現(xiàn)在的高考都在學(xué)校所在地進行,考生們要省心許多。而在古代,除了鄉(xiāng)試在省城考之外,會試和殿試都在京城。如果是江浙兩廣的考生考一場試,那可能就要不遠千里,所以,也叫“趕考”。考試重要,因此,古人便把“趕考”題材繪制在瓷器上,受到不少文人雅士們的喜愛。本文就來欣賞幾件敘述古人“趕考”的清代瓷器。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黍;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保ㄋ巍ぺw恒《勸學(xué)詩》)。圖一是清代的一只青花罐,高28.3厘米,口徑8.4厘米,底徑7.2厘米,描繪的是考生辭別娘子要去京城趕考的場景。只見亭臺之上,夫妻二人拱手相別,戀戀不舍,但又不得不踏上征程。古人的情感不像現(xiàn)代人這么奔放,一切都在心里,“碧云天,黃花地,秋風(fēng)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保ㄌ啤埣冻曛鞈c馀》)。圖二是一只清代的青花折腰大盤,直徑23.5厘米,高7.1厘米,上面描繪的是倆考生在路途中相遇,相互問詢其準備情況的情形。你看一個考生手拿折扇,一個考生神情傲慢,都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不知道到最后誰能真正金榜題名。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后》)。圖三是清代的一只五彩蓋罐,上面有蓋子,蓋子和罐身融為一體,它高12.5厘米,口徑4.3厘米,底徑7.2厘米,描繪的正是一個考生高中之后,滿面春風(fēng),著急慌忙地趕回家報喜的情形。你看他打馬揚鞭,喜不自勝的樣子,就知道他的心情有多美好了。
(摘自《景德鎮(zhèn)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