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樂 鄧穩(wěn)橋
(長沙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湖南長沙 410003)
苦瓜為葫蘆科苦瓜屬一年生攀援性草本植物,是華南地區(qū)重要的蔬菜種類之一。其果實含苦瓜甙,具有清涼解暑、清熱降火的功效,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大,種植面積逐步增加。長沙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針對長江流域苦瓜主栽區(qū)的生產需求,收集、篩選優(yōu)良苦瓜種質并進行配組,選育出早中熟、豐產、優(yōu)質的白綠珍珠苦瓜新品種春麗。
母本LZ12 是2012 年由江蘇引進的白綠珍珠苦瓜地方品種美玉經8 代自交、定向選擇而成的優(yōu)良自交系。該自交系早熟,第1 雌花節(jié)位為第10節(jié),雌花節(jié)率高,節(jié)成性好,果實中長棒形,小珍珠瘤與刺瘤相間,果皮白綠色,有光澤,果長28 cm,橫徑5.5 cm,單果質量400 g,品質好,抗霜霉病。父本BZ34 是2011 年由福建引進的黑籽白綠珍珠苦瓜品種中華麗秀經10 代自交分離純化獲得的優(yōu)良自交系。該自交系中熟,果實短棒形,珍珠瘤,瘤粒較大,果皮白綠色,有光澤,果長25 cm,橫徑7 cm,單果質量380 g,品質好,抗疫病。
2016 年春季在湖南長沙配制雜交組合,同年冬季在海南三亞進行篩選試驗,組合LZ12 × BZ34早中熟,瓜形美觀,坐果能力強,整齊度高,豐產穩(wěn)產。2017 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18—2019 年進行區(qū)域試驗,2019—2020 年進行生產試驗;2020年6 月通過由長沙市農業(yè)農村局組織的專家現(xiàn)場評議,并定名為春麗。目前該品種已經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推廣種植逾100 hm2。
2.1.1 品種比較試驗 2017 年在本院中試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當?shù)爻D暝耘嗥贩N春綠為對照。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 次重復,小區(qū)面積45 m2;3月6 日播種育苗,4 月8 日定植,株距50 cm,每小區(qū)種植60 株;大棚平架栽培,5 月中旬始收,8月10 日采收結束。試驗結果表明(表1):春麗早熟性好,第1 雌花節(jié)位為第10 節(jié),始收期比對照春綠提早5 d(天);雌花節(jié)率高,20 節(jié)以內雌花數(shù)8 個;豐產性好,前期產量和總產量均極顯著高于對照,前期產量為1 282.1 kg ·(667 m2)-1,比對照增產29.9%,總產量為5 018.8 kg ·(667 m2)-1,比對照增產31.6%。
表1 春麗品種比較試驗結果
2.1.2 區(qū)域試驗 2018—2019 年在湖南省長沙、瀏陽、岳陽、邵陽、郴州進行區(qū)域試驗,以春綠為對照。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 次重復,小區(qū)面積300 m2;3 月上旬播種育苗,4 月上旬定植,株距50 cm,每小區(qū)種植400 株;大棚平架栽培,5 月上旬始收,8 月上旬采收結束,其他田間管理措施與當?shù)厣a一致。試驗結果表明(表2):春麗平均前期產量為1 399.1 kg ·(667 m2)-1,比對照春綠增產29.1%;總產量為5 371.9 kg ·(667 m2)-1,比對照增產34.2%;除郴州試驗點2019 年前期產量差異達顯著水平外,其他各點前期產量和總產量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
表2 春麗區(qū)域試驗產量結果
2.1.3 生產試驗 2019—2020 年在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望城區(qū)、寧鄉(xiāng)市進行生產試驗,以春綠為對照。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 次重復,小區(qū)面積667 m2;3 月上中旬播種育苗,4 月中旬定植,株距50 cm,每小區(qū)種植800 株;大棚平架栽培,5 月中下旬始收,8 月中旬采收結束,其他田間管理措施與當?shù)厣a一致。試驗結果表明(表3):春麗平均前期產量為1 434.8 kg ·(667 m2)-1,比對照春綠增產25.8%;總產量為5 446.9 kg ·(667 m2)-1,比對照增產24.5%,各試驗點前期產量和總產量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
表3 春麗生產試驗產量結果
2018—2019 年進行區(qū)域試驗時,分別于2018年6 月下旬、2019 年7 月上旬進行田間抗病性調查。結果表明(表4),春麗霜霉病和疫病的平均發(fā)病率分別為8.0%和7.0%,明顯低于對照春綠,說明春麗田間對霜霉病和疫病的抗性強于對照。
表4 春麗田間抗病性調查結果
春麗為白綠珍珠苦瓜一代雜種,早中熟,第1雌花節(jié)位為第10 節(jié)左右;植株生長勢強,雌花節(jié)率高,節(jié)成性好,連續(xù)坐果能力強,果實大小較整齊;果實中長棒形,珍珠瘤,瘤粒圓潤飽滿,果皮白綠色,有光澤,果長28 cm 左右,橫徑6 cm 左右,單果質量420 g 左右;肉質脆,苦味中等,商品性佳,果肉厚、緊實,硬度好,耐貯運;田間對霜霉病和疫病的抗性強于對照春綠,每667 m2產量5 200 kg 左右,適宜長江流域苦瓜產區(qū)露地栽培。
長江流域露地栽培,3 月中旬播種育苗,4 月上旬定植。宜采用大棚平架栽培,株距50 cm 左右,每667 m2種植900 株左右,定植后及時澆水。及時引蔓上架,主蔓1 m 以下側蔓全部摘除,上架后留2~3 條粗壯的側蔓均勻分布在主蔓兩側。生長前期宜采用人工輔助授粉,開花坐果前追肥、澆水3~5 次;及時采收,每采收1 次重施追肥1 次。生長中后期摘除植株下部的衰老黃葉、畸形瓜,保持田間良好的通風透氣。注意防治枯萎病、疫病、霜霉病、白粉病、根結線蟲、蚜蟲、瓜絹螟、瓜實蠅等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