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曉倩 REN Xiao-qian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methods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after free flap transplantation.Methods Forty-six patients with VSD after free flap transplant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July 2020 were includ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23) and control group (n=23). Results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showed that the granulation growth time, epithelial tissue growth time and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For the burn patients with VSD after free flap transplantat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負壓封閉引流術(VSD)被廣泛應用于燒傷科的游離植皮術后,對于徹底清除創(chuàng)面滲液、壞死組織,維持創(chuàng)面清潔以及加快肉芽組織生長的意義重大[1-2]。在臨床上,對于游離植皮術后接受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的患者而言,實施科學護理成為促進康復的有效路徑[3]。醫(yī)院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發(fā)現綜合護理模式對接受負壓封閉引流術的患者效果顯著,為深入分析該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本文以2019年2月—2020年7月間收治的4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比較分析。
1.一般資料。選取醫(yī)院2019年2月-2020年7月收治的46例游離植皮術后負壓封閉引流術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入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各23例。
2.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評估創(chuàng)面狀態(tài)、護理人員叮囑患者遵醫(yī)囑用藥以及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有效干預等,并鼓勵患者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食物,促進創(chuàng)面預后。
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包括:(1)負壓治療。在臨床干預階段,護理人員接觸患者后接通中心負壓引流裝置,避免無負壓情況下滲出液浸泡貼膜的情況發(fā)生。負壓接通后,調整負壓壓力至0.017~0.060MPa之間,若發(fā)現負壓封閉引流術敷料塌陷則證明密封效果有效。(2)加強負壓封閉引流術患者觀察。接通負壓封閉引流裝置后,護理人員做以下觀察:負壓封閉引流術敷料是否存在滲出情況;判斷敷料是否有漏氣,如存在漏氣及時用貼膜封閉;引流管管型是否正常。若以上情況均正常說明負壓引流有效。記錄患者負壓封閉引流治療期間的各種異常情況及處理措施,并向主治醫(yī)生反饋。(3)強化管道護理。重點關注以下幾點:①管道出口應該保持在低位,負壓引流瓶應低于創(chuàng)面30cm左右,并確保引流管的長度適中,一般創(chuàng)面至負壓引流瓶管道的長度為100-120cm左右。②每日用生理鹽水沖管3次左右,避免管道堵塞,或根據患者引流液的性狀與數量調整沖管頻次,例如發(fā)現引流物渾濁則可以增加沖管次數。③對于任何原因造成的引流管堵塞情況,需暫停負壓,從沖洗管中吸入少量肝素鹽水浸泡10分鐘以上,當堵塞管道的引流物軟化后再重新連接負壓,保證管道通常。(4)疼痛護理。在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后,患者容易出現疼痛情況,對于輕度疼痛患者,護理人員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若疼痛加劇,則需要遵醫(yī)囑用藥并隨時做好VAS視覺疼痛評估。
3.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進行統(tǒng)計,包括肉芽生長時間、上皮組織生長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等,并記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4.統(tǒng)計學方法。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24.0軟件,患者肉芽生長時間、上皮組織生長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以表示,用t值檢驗;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表示方式為(n)%,用卡方值檢驗,p<0.05時認為差異顯著。
1.患者基本情況。兩組患者基本情況及臨床指標比較結果表明,兩組患者間相關數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基本情況
2.各項臨床指標。各項臨床指標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各項數據更理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相關臨床指標(天,)
表2 相關臨床指標(天,)
臨床指標 試驗組(n=23)對照組(n=23) t p肉芽生長時間 5.16±1.33 8.64±1.35 4.0630.001上皮組織生長時間 6.84±1.21 9.06±1.39 5.2270.001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 22.87±3.36 29.41±3.9210.4930.001
3.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颊卟l(fā)癥發(fā)生率顯示,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在燒傷患者臨床干預期間,負壓封閉引流術成為促進患者康復的重要手段,醫(yī)院在臨床干預階段,對患者實施了綜合護理模式,結果顯示該護理方法有助于促進患者康復,其中表1資料顯示,試驗組患者在綜合護理干預下,肉芽生長時間、上皮組織生長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分別為5.16±1.33天、6.84±1.21天、22.87±3.36天,且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與對照組相比,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作為一種科學護理方案,在患者負壓封閉引流術干預期間,綜合護理模式展現出了顯著優(yōu)勢,主要表現為:(1)綜合護理干預方案的實施充分考慮到負壓封閉引流術的治療需求,結合燒傷整形外科患者的護理需求,實現了護理方案與臨床干預的有效對接,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康復[4-5]。(2)綜合護理干預方法以預見性護理理念為對象,各項護理方案中充分認識到患者在負壓封閉引流術干預中可能發(fā)生的異常情況,并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手段加以預防,因此能夠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6]。(3)綜合護理強調了不同護理模式的有效結合,例如護理人員通過負壓觀察、引流管道護理、觀察負壓封閉引流術外形等手段,可進一步彌補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缺陷[7]。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模式滿足游離植皮術后負壓封閉引流術患者的臨床護理需求,對于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進康復的意義重大,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