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喜杰
將戲劇運用于學生生涯規(guī)劃教育,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可讓學生通過自編自導自演戲劇來代入現實社會中的各種職業(yè),體驗人生的不同角色,加強對生涯規(guī)劃的認知,在輕松有趣的互動狀態(tài)下探索自我、規(guī)劃人生。
戲劇運用于生涯教育的方式
論壇劇場。在論壇劇場中,演繹者和觀眾可以進行深入互動。論壇劇場設有一個關鍵人物,即劇場主持人,他把正在演出的戲劇中斷,此時觀眾成為演出者,以劇中人的身份表達對事情的意見。
教育劇場。教育劇場的表演人數一般只有3—4名,理想的觀看人數是一個班的學生,30—40人,演出可以在教室、活動室、學校禮堂、校外劇院等地方進行。教育劇場不是單純的演出,而是一個設計精密的教學活動,演員既要演出,又要擔任教師的職責,故又被稱為“演教員”。在演出前,演教員一般會先讓學生探討學習課題,給予學生充足的資料并進行解釋,安排學生作小組討論。演出期間,演員不斷向觀眾發(fā)出挑戰(zhàn),讓觀眾就劇場的主題作出多角度的反思。演出后通常有跟進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分組討論,對劇中人的際遇作出評論,再向全班匯報,鞏固所學。
中學生生涯劇場《人生何以重來》
教師運用戲劇方式幫助學生進行生涯規(guī)劃,需要提前準備劇本或者戲劇大綱。以中學生生涯劇《人生何以重來》為例,該劇在建構戲劇情境時可以交互運用論壇劇場和教育劇場兩種形式——
《人生何以重來》主人公是兩名初三學生,男生明,女生敏。老師督促明用心選擇準備升高中的課業(yè),但是他態(tài)度敷衍,不以為然。敏雖然成績沒有明好,但她認真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做出規(guī)劃。明不滿于劇中老師的責罰,向編導說,把他送到30歲的未來世界。
30歲的明因為高中胡亂選課,大學又選擇了自己并不擅長的工商管理專業(yè),職場生涯一直受挫。一天,他去某公司應聘,發(fā)現總裁竟然是敏。
明再次暫停請編導讓他回到高中,他發(fā)現高中的自己不會規(guī)劃時間,而且非常貪玩,所選的大部分學科都是自己的弱項,沒有顧及自己的能力,結果高中的成績一塌糊涂。
又回到30歲,成人明終于看清楚問題:沒有認真理會老師精心為自己設計的生涯規(guī)劃教育。30歲的明叫停,回到18歲,跑回學校,然而,學校選課申請期已過……
設計一份劇場觀賞學習單。第一部分:欣賞《人生何以重來》后,回答下列問題:劇中提及明同學選課要注意哪些因素?請列出至少三項;劇中的明在高中選擇學科時有何問題?請列出兩點;劇中的明最終職場受挫,你認為原因何在?請列出。第二部分:分享三個你想達成的人生目標。第三部分:你期望將來的職業(yè)是什么?要從事該職業(yè),需要什么學歷、技能?如何取得那些學歷、技能?從現在起,你要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歷程,以取得上述學歷、技能?人生不單只是學業(yè)和事業(yè)成就,更有社會承擔,如支援弱勢社群,你同意嗎?倘要承擔,自己首先要有能力,你是否把社會承擔放入了個人的生涯規(guī)劃?如果愿意承擔,需要有何學歷、技能?
教育劇場引發(fā)的思考。教師給出學生時間,讓學生完成學習單,教師提問學生作答。教師需指出劇中的明職場受挫主要源于他對生涯規(guī)劃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事實上,明在每一個關鍵時刻,只要能積極上進,就有機會扭轉結局。進而延伸出,個人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有無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生涯劇場不僅能達到情緒凈化的效果,更能提升學生對事物的洞察力,有助于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通過生涯劇場活動可以加強學生溝通能力、協(xié)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作者單位:北京市海淀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重點課題“戲劇治療應用于智障學生社會交往能力訓練的研究”(CADA16046)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周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