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波
夏日清晨是一種什么味道?虞老師說那是香瓜的味道!
狀物作文里有一個點同學們很容易忽略,那便是物的由來。雖然只是一兩句話,但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有時在開篇交代,有時在文中順勢提及。例如本文第一段用兩句話簡要交代“咸地”的由來。
所謂狀物作文,基礎就在于“狀”,狀中豐富物,狀中升華主題。立體的狀物,少不了要從顏色、形狀、氣味等方面描寫。于是我們讀到:“外婆年年在咸地種香瓜,青皮,球形或橢圓,表皮上多為縱溝紋,偶有細碎斑紋。瓜那個香甜哪,甜汁全滲進了記憶里,貪饞的心惦念經(jīng)年?!?/p>
催芽的過程要浸泡種子,但作者用“睡”,就像種子睡了一覺,做了一場夢,嫩芽就露出來了。我相信大家對“擬人”并不陌生。它確實是極經(jīng)典、好用的一種修辭手法。仔細閱讀這篇美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多處出現(xiàn)這樣的擬人。比如:“外婆起的壟筆直,一排一排并列而坐,繩子拉過了般?!薄肮鲜峭蝗幻俺鰜淼?,初萌于藤蔓間,看著怯生生,其實無敵堅韌,風一吹就能長個,氣球似的,一個勁兒地膨脹?!薄岸駪浖埃敃r的天流云漓彩,落日紅著臉不忍離去,小河靜靜流淌,牛在不遠處吃草,青草嫻婉如淑女?!?/p>
細節(jié)是作者走進讀者內(nèi)心的重要法寶之一,也是同學們作文寫長的方法。本文有兩個細節(jié)很經(jīng)典,第一個是外婆種瓜,第二個是外婆送瓜。虞老師以從遠到近,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細致刻畫外婆種瓜的過程。那份煩瑣、辛苦深入人心。有心的同學大概已經(jīng)拿出自己的摘抄本了?!八逼鹕?,一手拄鋤頭,一手握成拳頭,反手伸到背后,敲鼓似的輕捶腰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跟著一抖一抖”,這起身休息、擦汗的畫面不正是我們經(jīng)常遇到的嗎?比如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日常。雖然這一系列的勞作很煩瑣、辛苦,但同樣很有成就感,外婆就像一位魔法師,所到之處原本黑褐色的咸地因為有了秧苗而活泛起來。
有人說要想寫好作文就必須深入生活,仔細觀察。這道理是不言而喻的?!懊缫淹ね?,水要一點一點澆,才洇得深。澆一次長一下,一日日蓬勃起來,翠綠放肆地漾了開來?!?/p>
如果沒有一定農(nóng)村的生活經(jīng)驗,是很難寫出如此精準的句子的。水澆得多浪費水資源不說,還停于淺層,極易蒸發(fā),所以要一點點澆。“鄰近的田也像都說好了,要一起盎然?!边@還是一句擬人,但這里的擬人表現(xiàn)得更委婉和高明。瓜苗相互之間有約定,就像小孩子相約著上學,一起手拉手,頭上翹著同樣可愛的小辮子。
香瓜苗一天天喝水,一天天長大。瓜突然冒了出來。這個“冒”字既是情理之中又在想象之外。其實并沒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比如春天的來臨,勢必要經(jīng)歷一次次寒霜飛雪才能重回人間。同理,一朵花、一個瓜也需要一定生長過程。作者用“冒”,恰恰說明一種心心念念的期待。
虞老師的文字是凝練干凈的。有些地方若按同學們的表達習慣常會跳過,但她在這些細微之處都有精準的安排,恰恰說明其功力。比如:“我將信將疑,接過形狀不規(guī)則的一小塊,一口下去,被那種濃郁的甜震住,半晌才吐出兩個字,好甜。每個字兒都拖了長音?!薄靶螤畈灰?guī)則”是延續(xù)上面用拳砸,“每個字兒都拖了長音”是表達那份激動、滿足和不可思議。
如果同學們問我本文最喜歡的句子在哪里。我會推薦這句:“瓜葉如小蒲扇,烏壓壓占了一大片,微風徐徐,葉子隨著風的節(jié)奏,忽左忽右擺動,是在給瓜娃子扇風吧?而瓜娃們拽牢了莖枝,在田里躺得橫七豎八,無賴一樣。”如詩一般的語言讓人身臨其境。建議同學們再次拿出摘抄本,將它們收錄,等暑假回老家描寫那片瓜田,這些妙筆就會歡快地跳進你們的腦海啦!
除了擬人,我還要和同學們分享“通感”。通感又叫“移覺”,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zhuǎn)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zhuǎn)換。結(jié)尾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通感的寫法。作者把香瓜的甜美記憶,那份味覺轉(zhuǎn)化為班得瑞的《清晨》那份聽覺來寫。這樣的升華是不是很妙呢?
夏日將至,愿同學們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夏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