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香蓉 農(nóng)彩瓊
摘要:目的 研究腦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礙患者采用膀胱容量測定訓練法的效果。 方法 選擇從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400例腦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礙留置尿管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均200例,對照組:定時訓練法,研究組:容量訓練法,觀察兩組排尿相關(guān)情況、IPSS、OABSS評分。 結(jié)果 兩組治療前IPSS、OABSS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IPSS、OABSS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自行排尿(93.50%)高于對照組(80.00%),再尿失禁(4.50%)、殘余尿量低于對照組(14.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 腦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礙患者,可使用膀胱容量測定訓練法,能夠改善患者排尿情況,患者膀胱功能有所好轉(zhuǎn),值得應用。
關(guān)鍵詞:腦血管病;膀胱功能障礙;膀胱容量;測定訓練法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149-01
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嚴重,腦血管疾病患者不斷增多,尿失禁這類患者中常見并發(fā)癥,急性期發(fā)病率可達到40%-60%,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尿路感染,影響患者康復,導致生活受到影響[1]。留置尿管是臨床常見的解決措施,但臨床護理大多對膀胱康復認識不足,拔除尿管時機并不統(tǒng)一。定時訓練法是目前使用率較高的方式,通過夾閉尿管定時開放排尿,但不利于膀胱逼尿肌收縮,病人無尿意感,或護理人員工作忙后未能按時或及時開放尿管排尿,造成膀胱功能無規(guī)律性訓練,不利于功能的恢復[2]。因此本文通過將膀胱容量測定訓練法納入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400例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腦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礙患者進行研究,按隨機法分為兩組均200例。納入標準:①均為腦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礙留置尿管意識清醒(格拉斯GCS評分≧13分);②知曉本文相關(guān)研究。排除標準:①存在尿路感染患者;②認知功能障礙者;③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紊亂。對照組:其中男性151例,女性49例,年齡51-84歲,平均為(64.11±4.23)歲;腦出血66例,腦梗塞134例,尿潴留32例、尿失禁164例。研究組:男性156例,女性44例,年齡52-83歲,平均為(64.05±4.11)歲;腦出血64例,腦梗塞136例,尿潴留34例、尿失禁166例。兩組以上資料,無差異,P>0.05,可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定時訓練法,操作前評估,用物準備:尿壺或便盆、鐘表,筆,記錄表等。操作步驟:夾閉尿管每2~3h由護士手工開放尿管排尿一次并記錄。
研究組:容量訓練法,根據(jù)患者病情,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測定的目的和意義、注意事項,取得配合。容量監(jiān)測間隔時間,根據(jù)患者輸液和不輸液而定2~3h一次。操作前評估:①患者GCS評分、性別、年齡、基礎(chǔ)疾病、排尿情況等;②上次測量排尿時間。用物準備:遼寧漢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便攜式膀胱容量測定儀(HD5)”,耦合劑、尿壺或便盆、鐘表,筆,記錄表等。操作步驟:開機(ON/OFF鍵)→選擇操作模式(專家、簡易)→輸入病人信息(PATIENT鍵)。患者取仰臥位,注意遮擋及保暖,松腰帶暴露下腹部。定位:恥骨上緣三厘米處(膀胱區(qū))。探頭涂抹耦合劑,將探頭置于恥骨上緣三厘米處(膀胱區(qū)),操作鍵指向患者頭部,測量期間探頭應與膀胱前壁保持垂直狀態(tài)形成“十字”(向尾骨方向稍傾斜)且保持探頭穩(wěn)定,防止移位,避免探頭位置偏移過大或角度傾斜過大,所測數(shù)值誤差較大,當輔助引導線呈綠色時按鍵預掃描→按鍵自動掃描(結(jié)束提示音)→觀察(↑↓鍵)→存儲(save鍵)→回放(PEVIEW)即讀取膀胱容量。關(guān)機(ONOFF鍵),擦拭患者下腹部。容量大于300ml時放尿(小于300ml暫不放尿),并洗手記錄。操作后評估,整理患者,清理用物。
1.3 觀察指標
均持續(xù)訓練5天后,留置最后一次膀胱內(nèi)尿液,即容量訓練方法尿量達300~400ml,定時訓練方法時間達2~3h,拔除尿管,囑病人自行排尿后,即刻測量膀胱殘余量,觀察有無再尿潴留或再尿失禁,并記錄[3]。
在患者術(shù)前術(shù)后,使用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總分為35分,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用膀胱過度活動癥自我評價量表(OABSS)分為4個問題,得分越高患者癥狀越嚴重[4]。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文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兩組排尿相關(guān)情況
研究組自行排尿(93.50%)高于對照組(80.00%),再尿失禁(4.50%)、殘余尿量低于對照組(14.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IPSS、OABSS評分
兩組治療前IPSS、OABSS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腦血管病患者發(fā)病后大多發(fā)生膀胱排尿功能障礙,即尿潴留或尿失禁,均需要留置尿管。而定時訓練法發(fā)生再尿潴留或再尿失禁多,延長了留置尿管時間,甚至終生留置尿管,增加尿路感染的機會[5]。容量訓練方法可減少發(fā)生膀胱過度充盈及上尿路損害的潛在危險,有規(guī)律地訓練膀胱功能,達到恢復排尿功能的目的,避免尿路感染發(fā)生[5]。
本文通過將容量測定訓練法納入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治療前IPSS、OABSS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IPSS、OABSS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自行排尿(93.50%)高于對照組(80.00%),再尿失禁(4.50%)、殘余尿量低于對照組(14.00%),P<0.05。結(jié)果證實了患者在經(jīng)過容量測定訓練法后,能夠改善其自行排尿情況,降低尿失禁發(fā)生率,患者膀胱功能明顯好轉(zhuǎn),對整體治療起到一起幫助。通過評估患者膀胱情況,準確檢測患者在儲尿期與排尿期的內(nèi)壓變化,可持續(xù)觀察容量情況,準確獲得相關(guān)數(shù)據(jù)信息。容量訓練膀胱功能方法可減少膀胱殘余尿量及再尿潴留或再尿失禁的發(fā)生,對膀胱功能康復效果好[6]。容量訓練方法是使用膀胱容量測定儀測定膀胱容量,直觀膀胱內(nèi)尿量達到膀胱正常容量后開放尿管排尿,在于膀胱達到安全容量(300~500ml)前,(膀胱內(nèi)壓力超過40cm/H2O,或出現(xiàn)輸尿管反流前的膀胱容量)進行排尿,減少患者發(fā)生膀胱過度充盈及上尿路損害的潛在危險,能有規(guī)律地訓練膀胱功能,膀胱逼尿肌有規(guī)律收縮,達到恢復排尿功能的目的,經(jīng)訓練后拔除尿管,膀胱殘余量少,提高膀胱功能恢復率。
綜上所述,膀胱容量測定訓練法在腦血管伴膀胱功能障礙患者中,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改善患者排尿情況,使得患者膀胱功能有所好轉(zhuǎn),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曾秋萍,黃小瓊,吳笑君,等. 簡易膀胱容量壓力測定法在缺血性腦卒中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評估中的應用[J]. 廣東醫(yī)學,2017,38(8):1301-1303.
[2] 朱寧,馬蕾,楊彩霞. 簡易膀胱容量測定法結(jié)合膀胱掃描儀在脊髓損傷神經(jīng)源性膀胱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 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39(3):311-313.
[3] 梁詠嫻,黃小瓊,吳笑君,等. 簡易膀胱容量壓力測定法聯(lián)合排尿日記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拔除導尿管時機選擇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9):28-30.
[4] 黃小姣,劉冠強,周麗榮. 簡易膀胱容量—壓力測定指導間歇性導尿在神經(jīng)源性膀胱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5):84.
[5] 耿勤,張逢俠,欒曉娟. 簡易膀胱容量壓力測定技術(shù)的正交試驗研究及在神經(jīng)源膀胱管理中的效果觀察[J]. 安徽醫(yī)藥,2018,22(1):92-95.
[6] 梁玉蓮. 膀胱容量測定對神經(jīng)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狀態(tài)以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2):100-101.
河池市科技計劃項目 合同項目:河科B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