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雙燁 楊光建 裴謙鳳 何 婷
[1.成都市龍泉驛區(qū)婦幼保健院婦科,四川成都 610100;2.成都市龍泉驛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龍泉醫(yī)院)婦科,四川成都 610199]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雙鏈環(huán)狀DNA病毒,屬于乳頭瘤病毒家族,是男性和女性最常見的性傳播病原體之一[1]。流行病學研究證實HPV和生殖器疣及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和陰莖癌密切相關。大量證據表明持續(xù)性HPV感染,特別是高危型HPV感染,是導致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主要原因[2]?;诖?,本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成都市龍泉驛區(qū)婦幼保健院就診的4 722例女性為研究對象,分析探討人乳頭瘤病毒分型檢測聯合液基薄層細胞檢測(TCT)檢查在宮頸癌篩查中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間4 722名到成都市龍泉驛區(qū)婦幼保健院就診并接受HPV及TCT檢查的女性的資料。研究經成都市龍泉驛區(qū)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受檢者年齡22~78歲,平均年齡(48.36±1.58)歲。納入標準:①年齡在18歲以上,有活躍性生活;②12個月內未參加過宮頸癌篩查。排除標準:①患有重大疾病者;②存在相關檢查禁忌證者;③臨床資料不全者;④妊娠或因良性疾病切除子宮者。
1.2 方法 標本采集:由經驗豐富的婦科醫(yī)師用棉拭子將宮頸口黏液擦去,然后用一次性宮頸刷刷取宮頸脫落細胞,放于裝有保存液的密閉保存管中送檢。①細胞學檢查。采用沉降式全自動液基薄層細胞制片染色系統(tǒng)(福建泰普生生物科學有限公司,型號:JY-8000C)制片,操作按說明書進行。液基細胞學術語根據Bethesda系統(tǒng)定義[3],包括未見上皮內病變或惡性腫瘤(NILM)、不能明確意義的非典型鱗狀細胞(ASCUS)、不除外高級別上皮內病變的非典型鱗狀細胞(ASC-H)、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②HPV-DNA分型檢測。采用醫(yī)用核酸分子快速導流雜交基因分型試劑盒(潮州凱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賽默飛MagMAX)對宮頸細胞樣本中的HPV-DNA進行檢測??蓹z出高危型13種、低危型5種以及中國人常見感染亞型。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4 722名婦女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TCT檢查結果及分布情況 TCT檢查共篩查出HPV陽 性患 者1 213例(25.69%),NILM 占 比 為73.70%,ASC-US及以上級別占比26.30%,見表1。
表1 TCT檢查結果及分布情況
2.2 HPV感染分型分布情況及感染率 1 213例HPV陽性患者中檢出高危型13種共994例,低危型5種共70例、中國人常見感染亞型共149例。檢出構成比居于前3位的高危型分別為52型、16型、58型,見表2。
表2 HPV感染分型分布情況及感染率
2.3 高危型感染與TCT異常的關系 ASC-US及以上級別的患者中,高危型HPV混合感染檢出率94.04%;NILM的患者中,高危型HPV混合感染檢出率為77.63%;前者的高危型HPV混合感染檢出率高于后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高危型感染與TCT異常的關系[例(%)]
2.4 HPV分型檢測聯合TCT檢查結果 在4 722例標本中,HPV陽性感染率為19.72%,其中NILM單發(fā)感染率76.78%,多發(fā)感染率68.98%;ASC-US單發(fā)感染率14.40%,多發(fā)感染率18.52%;LSIL單發(fā)感染率3.78%,多發(fā)感染率8.33%;ASC-H單發(fā)感染率2.38%,多發(fā)感染率2.31%;HSIL單發(fā)感染率2.66%,多發(fā)感染率1.85%,見表4。
表4 人乳頭瘤病毒分型檢測聯合TCT檢查結果
宮頸癌是原發(fā)于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多由HPV病毒感染所導致。因此臨床上在不斷推廣并完善宮頸癌篩查,使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能夠得到及早發(fā)現和治療,對于降低我國宮頸癌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傳統(tǒng)細胞學檢測易受陰道環(huán)境影響,如采集子宮頸細胞樣本中攜帶的血液、黏液等均會對細胞學檢測結果造成干擾,導致樣本模糊不清,不易于分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漏診的概率。TCT檢查對傳統(tǒng)細胞學檢測流程進行了改進與完善,通過將采集器整體置入裝有細胞保存液的容量瓶中進行漂洗的方式,能夠盡可能保留采集器所收集到的子宮頸細胞樣本,不僅能夠為TCT檢查提供足夠的條件支持,同時也能夠降低反復取材檢測概率,節(jié)約患者的時間及費用。此外,TCT檢查中的細胞樣本更加清晰明顯,也有助于提升細胞學診斷的準確性。HPV病毒包括數十種類型,各類型之間感染部位,臨床癥狀及嚴重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鑒別診斷HPV類型對于宮頸癌篩查及預后評估具有重要價值。相較傳統(tǒng)細胞學檢查,TCT檢查具有敏感性高,操作簡便等顯著特點,將兩者聯合應用后,既可用于宮頸癌篩查,同時也能夠實施HPV分型檢測,對于指導后續(xù)宮頸癌篩查流程并擬定相關治療方案具有較高價值。
HPV感染是性接觸傳播導致的,也有少部分是因經污染的內褲、便盆及浴盆等傳播,人體感染病毒后,病毒潛伏在基底角朊細胞間,并且于表皮細胞內進行復制,基于合適的環(huán)境下生長繁殖,如果易感上皮裂隙中進入大量病毒顆粒的角蛋白碎片或者脫落表層細胞,容易導致感染。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宮頸癌的發(fā)病涉及多種因素,相關研究證實HPV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發(fā)病的主要高危因素[4]。根據HPV引起宮頸癌的危險程度大小將其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高危型主要包括13種,低危型主要包括5種[5]。另有3種HPV基因型為中國人常見感染亞型,分別是HPV53型,66型,cp8304型。歐美地區(qū)主要以HPV16、18型為主,亞洲地區(qū)主要以HPV52、58型為主[6]。本研究結果提示:檢出構成比居于前3位的高危型分別為52型、16型、58型。這與我國其他地區(qū)的報道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還觀察到中國人常見感染亞型HPV53的檢出率位于第5位,由此推測HPV53可能與中國人的宮頸癌發(fā)病有密切關系,值得臨床進一步探討。
此外,本研究還發(fā)現在TCT結果為 ASC-US及以上等級的患者中,高危型 HPV 以混合感染方式為多見;在TCT結果為NILM的患者中,高危型HPV以混合感染方式為主。這與鄧如琦等[7]在HPV分型與TCT檢測在宮頸疾病初篩中的臨床價值中報道的結果一致。
研究顯示,在4 722例標本中,HPV陽性感染率為19.72%。針對單發(fā)感染率結果而言,NILM為76.78%,ASC-US為14.40%,LSIL為3.78%,ASC-H為2.38%,HSIL為2.66%;針對多發(fā)感染率而言,NILM為68.98%,ASC-US為18.52%,LSIL為8.33%,ASC-H為2.31%,HSIL為1.85%。提示NILM陽性單發(fā)感染患者具有較高的HPV檢出率,且檢出結果顯示高危型為主,本研究與魏玉業(yè)等[6]關于HPV分型檢測診斷早期子宮頸癌的價值研究相一致。
由此可見,HPV分型檢測與聯合TCT檢查能夠明確反映出HPV陽性感染率、HPV基因分型、單發(fā)率以及多發(fā)率等信息,在龍泉驛地區(qū)實施HPV疫苗計劃時,應考慮HPV基因型特異性流行的結果。兩者聯合篩查對于提高宮頸癌篩查效率,指導后續(xù)診療方案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