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俐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產七科,山西 大同 037006)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是一種嚴重的產后并發(fā)癥,該病是導致產婦發(fā)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據統(tǒng)計,發(fā)生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產婦約占產婦總數(shù)的2%[1]。臨床上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B-Lynch縫合術是臨床上用于預防及治療產后出血的常用術式??ㄇ傲兴匕倍∪际且环N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該藥能夠促進子宮平滑肌收縮,改善凝血功能[2]。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lián)合B-Lynch縫合術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將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間在大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進行剖宮產手術后發(fā)生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87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經臨床診斷,患者存在宮縮乏力的現(xiàn)象。2)患者產后2 h的出血量>1000 mL。3)患者為足月妊娠產婦。4)患者均進行剖宮產手術。5)患者未合并有嚴重的妊娠并發(fā)癥。6)患者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患者合并有認知功能障礙、凝血功能異常、嚴重的器官功能障礙及貧血。將這87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43)和觀察組(n=44)。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5~35歲,平均年齡為(29.96±1.85)歲;其孕周為37~42周,平均孕周為(39.41±1.09)周;其中初產婦及經產婦分別有26例和17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4~37歲,平均年齡為(30.21±1.94)歲;其孕周為37~42周,平均孕周為(39.62±1.22)周;其中初產婦及經產婦分別有24例和2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P>0.05。
對對照組患者使用縮宮素(生產廠家:寧波人健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3021019)聯(lián)合8字形縫合法進行治療,方法是:1)胎兒娩出后,使用20 U的縮宮素對患者進行宮體注射,然后再將10 U的縮宮素與25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相混合,并使用此藥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2)對患者的子宮動脈上行支進行結扎,使用8字形縫合法對出血量最多的位置進行優(yōu)先縫合。術中,根據患者的病情對其進行靜脈加壓輸血。對觀察組患者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生產廠家: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4183)聯(lián)合B-Lynch縫合術進行治療,方法是:1)術前,使用0.25 mg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對患者進行宮體注射。若治療效果不理想,可在30 min內進行第2次用藥治療,總劑量<2 mg。2)將子宮從腹腔內托出,清除宮腔內的積血并對宮體進行按壓。使用可吸收線于切口右下方約3 cm處垂直進針,經宮腔從切口右上方約3 cm處出針。將縫線拉至子宮底部距離右宮角3 cm處進行縫合。將縫線繞過宮底垂直到達子宮后壁,在子宮前壁右方相同位置進針至宮腔,橫向拉至左方,并在對側左方宮體后壁水平出針。將縫線繞至子宮前壁,在左方的切口上緣進針,下緣出針。由助手擠壓宮體,確定無出血癥狀后收緊縫線并打結。將子宮放回腹腔,確定子宮恢復正常收縮后關腹。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住院時間、術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有效止血的優(yōu)良率、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及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情況。將患者的止血效果分為優(yōu)秀、良好及差三個等級。1)優(yōu)秀:用藥后15 min,患者子宮收縮的強度明顯增加,其陰道出血量<50 mL。2)良好:用藥后30 min,患者子宮收縮的強度有所改善,其陰道出血量<50 mL。3)差:患者重復用藥后仍未達到上述標準。優(yōu)良率=(優(yōu)秀例數(shù)+良好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對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更短,其術中的失血量更少,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及住院時間的對比(±s )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及住院時間的對比(±s )
組別 手術時間(min)術中失血量(mL)住院時間(d)觀察組(n=44) 53.18±6.92 517.39±73.65 8.06±1.55對照組(n=43) 74.16±8.34 722.14±93.05 10.13±1.74 t值 12.782 11.394 5.862 P值 <0.001 <0.001 <0.001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術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均更少,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2 h及24 h出血量的對比(mL,±s )
表2 兩組患者術后2 h及24 h出血量的對比(mL,±s )
組別 術后2 h出血量 術后24 h出血量觀察組(n=44) 305.76±69.31 149.58±51.92對照組(n=43) 422.08±73.65 273.64±48.55 t值 7.588 11.506 P值 <0.001 <0.001
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有效止血的優(yōu)良率更高,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有效止血情況的對比
在觀察組的44例患者中,術后并發(fā)癥為感染及腹痛的患者各有1例,術后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腹瀉及面色潮紅的患者各有1例,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分別為4.55%(2/44)、6.82%(3/44);在對照組的43例患者中,術后并發(fā)癥為感染、腹痛及宮腔粘連的患者分別有2例、1例及1例,術后不良反應為腹瀉、發(fā)熱及皮膚瘙癢的患者分別有3例、1例及2例,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分別為9.30%(4/43)、13.95%(6/43)。治療后,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較,P>0.05。
子宮收縮乏力是導致產婦發(fā)生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產后出血具有發(fā)病急驟、出血量大等特點。產后出血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易發(fā)生失血性休克,嚴重時可導致其死亡。產后出血的止血機制主要為增加肌纖維收縮強度,致使交織于肌纖維之間的子宮壁內的血管受到壓迫,從而可關閉血竇,最終達到控制出血量的目的[3]??s宮素是治療產后出血的常用藥。該藥僅能促進子宮上段收縮,且半衰期較短。單用該藥治療產后出血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臨床上常將縮宮素與手術治療聯(lián)用,以提高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8字形縫合法主要是通過阻斷出血部位及周圍動脈的血流來達到止血的目的。該縫合法對胎盤剝離所致的產后出血具有較好的效果,利于患者保留子宮。受宮頸狹窄情況的影響,從宮腔內進行8字形縫合的難度較大,因此,該縫合法在臨床實際應用中受到限制??ㄇ傲兴匕倍∪际且环N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其中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2α。該藥可增強子宮平滑肌的收縮強度,促使胎盤附著部位的血竇關閉,軟化并擴張宮頸,從而達到減少出血量的目的[4]。與常規(guī)的前列腺素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半衰期更長,在達到同樣止血效果的同時所需的藥量更少。張華鳳[5]等在研究中指出,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減少其出血量,縮短其出血時間,且安全性較高。B-Lynch縫合術的止血原理是,通過對子宮平滑肌的擠壓來改善血流速度,促進血流形成血栓,進而起到止血的效果[6]。袁社霞[7]在研究中指出,用B-Lynch縫合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的確切效果,且對患者的卵巢功能影響較小。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lián)合B-Lynch縫合術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術中及術后的出血量,加快其康復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