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婷,劉寶松,謝 輝,張 鋼,呂 軍
1復旦大學中國殘疾問題研究中心,上海,200032;2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上海,200032;3上海市紅十字會,上海,200040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多種血液疾病的重要治療方式,而非親緣供者是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重要來源之一[1]。充足的志愿者數(shù)量對于建立足夠庫容的造血干細胞資料庫(以下簡稱“造干庫”)至關重要?,F(xiàn)階段,許多發(fā)達國家和我國部分地區(qū)采用口腔黏膜拭子技術(以下簡稱“口腔拭子”)作為造血干細胞資料庫入庫(以下簡稱“造干入庫”)志愿者招募的主要采樣方法??谇皇米幼鳛橐环N成熟的采樣技術,應用于造干入庫等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信息提取領域[2-3]。該技術相較于傳統(tǒng)的靜脈采血,具有無創(chuàng)性、靈活性、操作時間短等技術優(yōu)勢[4]。
自我國部分地區(qū)開展口腔拭子采樣造干入庫工作以來,相關研究主要聚焦于探討口腔拭子技術在造干入庫工作中的安全性[5]、有效性[6],以及相關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完善[7]。從志愿者角度出發(fā),分析造干入庫工作中口腔拭子接受意愿及影響因素的研究仍為空白。因此,本研究從社會視角出發(fā),著眼于廣大中青年志愿者群體,分析志愿者對口腔拭子采樣的接受意愿及影響因素,為后續(xù)造干入庫招募工作提出針對性建議。
于2017年3-11月,對造干入庫采集過程中進行口腔拭子采樣且符合納排標準的全部人群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年齡18-59歲;具有一般的文字閱讀能力;知情同意,自愿接受本調查。排除標準:有認知障礙、交流困難者;本人不愿意參加者。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本研究最終調查樣本量為2361人,回收問卷2361份。剔除376份無效問卷后,獲得1985份有效問卷,有效率為84.07%。
基于技術接受模型自制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人口學特性,技術認知情況(緩解緊張心理、減少醫(yī)療感染擔憂),等候時間可接受度,技術易用感知情況(采集操作難度、與現(xiàn)場采集人員溝通難度)以及技術接受意愿(是否愿意通過口腔拭子的采集方式留存樣本)。本研究問卷內部一致性較好(Cronbach's alpha為0.816),且經過了領域專家的多輪審核,具備良好的內容效度。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數(shù)據庫,利用Excel 2016和Stata 14.0分析數(shù)據。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接受意愿及影響因素。檢驗水準α=0.05。
本研究回收有效問卷1985份,調查對象的年齡均在18-59歲,屬于中青年群體。男性874名(44.03%),女性1111名(55.97%);漢族1843名(92.85%);初中及以下學歷151名(7.61%),高中及中專230名(11.59%),大專495名(24.94%),本科969名(48.82%),碩士及以上學歷140名(7.05%);學生人數(shù)最多,為598名(30.13%),事業(yè)單位為502名(25.29%)。
1922人愿意使用口腔拭子留存樣本,接受意愿為96.83%??ǚ綑z驗顯示,口腔拭子接受意愿在職業(yè)、排隊等候時間、對口腔拭子技術的認知、采集操作難度、與現(xiàn)場指導人員溝通難度上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口腔拭子接受意愿單因素分析 n(%)
以是否愿意接受口腔拭子采樣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進行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認為口腔拭子采集排隊等候時間可接受、可緩解緊張心理、可減少醫(yī)療感染擔憂、采樣操作容易、與現(xiàn)場指導人員溝通容易是口腔拭子接受意愿的獨立保護因素。具體來說,認為口腔拭子排隊等候時間可接受的志愿者接受概率大于不接受等候時間的志愿者;認為口腔拭子采集可緩解緊張心理的志愿者接受概率大于不認為其能緩解緊張心理的志愿;認為使用口腔拭子可減少醫(yī)療感染擔憂的志愿者接受概率大于認為其不可減少醫(yī)療感染擔憂的志愿者;認為口腔拭子操作容易的志愿者接受概率高于認為其操作不容易的志愿者;認為口腔拭子操作過程中指導人員容易溝通的志愿者接受概率大于認為其不容易溝通的志愿者,以上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口腔拭子在造血干細胞采集中的接受意愿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我國中華骨髓庫曾于2011年在上海市等5個城市進行口腔拭子采樣的試點工作,部分試點一直延續(xù)至今[8-9]。研究表明口腔拭子在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等層面均表現(xiàn)良好。從安全性看,口腔拭子已在多領域中廣泛應用,其無創(chuàng)安全的特點已得到普遍認同[10];從有效性看,通過口腔拭子采樣獲取有效的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基因片段信息的技術已成熟,其分型成功率高達99.67%[11];從經濟層面來看,口腔拭子采樣與傳統(tǒng)血液采集成本不存在顯著差異[7]。上述證據均表明,口腔拭子在造血干細胞資料庫志愿者招募工作中的應用具有較好可行性,但志愿者招募工作的核心考量應在于志愿者參與該項目的個人意愿。換言之,志愿者對于“口腔拭子造干入庫”較高的接受率是保障造血干細胞資料庫擁有足夠庫容的前提,也是廣泛推廣口腔拭子技術應用于造干入庫工作的人群基礎,本研究結果顯示志愿者對口腔拭子采樣接受意愿較高,該技術具有較高的社會接受度。
研究結果顯示,認為該方式能緩解緊張心理、減少醫(yī)療感染風險的志愿者更愿意接受口腔拭子采樣??紤]可能與該部分研究對象對口腔拭子認知較全面有關。了解其操作程序和技術優(yōu)勢、認同其安全性有助于研究對象減少采樣過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顧慮,使其更傾向于接受該種采樣方式。在我國實際造干招募過程中,常對捐獻造干的健康知識和捐獻有益性進行宣傳而忽視了對采樣技術的科普,可能會造成部分群體因對采樣技術不了解,產生顧慮或擔憂而拒絕捐獻的情況。提示在未來口腔拭子造干招募過程中,應加強技術安全性、無創(chuàng)性等技術優(yōu)點的宣傳,增加公眾對于口腔拭子技術的認知,降低其對該技術的心理恐懼。此外,職業(yè)影響口腔拭子采樣的接受意愿,與白領、軍人、服務人員相比,學生的接受意愿更高,可能因為該群體年齡小,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更高,更愿意嘗試新采樣方式;并且學生的受教育程度高,更容易掌握技術的操作流程,認識到技術的優(yōu)勢,提示可對捐獻意愿強、技術接受度高的群體進行針對性宣傳。
口腔拭子技術操作簡單方便,在良好指導的前提下,可有效縮短采樣耗時,減少志愿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依賴,具有良好的技術易用性。技術接受模型指出,雖然實際使用由使用意圖決定,但受“易用性因素”影響顯著[12-13]。當志愿者決定是否愿意使用口腔拭子時,除考慮其使用目的、切身利益以外,方法的可獲得性至關重要。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當某技術越容易操作,越容易獲取,人們就越愿意使用,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提示在未來造干入庫工作中應增強口腔拭子的技術易用性,積極培養(yǎng)現(xiàn)場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和指導能力,規(guī)范化現(xiàn)場工作流程,減少志愿者現(xiàn)場自主操作的障礙,增強其接受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