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初中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得出調查結果,通過對比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總結,特別提出了針對性問題,以及問題結果的原因及相應的解決措施。最后文章參考借鑒,也提出了對于初中生英語學習需求的前景展望。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學習需求
【作者簡介】王馨悅(1998-),女,黑龍江嫩江人,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級碩士研究生,西語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引言
本文通過對初中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分析進行相關調查問卷,調查了81名初中生,不斷對比研究數(shù)據(jù),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得出了一些極具價值的結論。初中生的英語需求大體可分為初中生目標需求分析和初中生學習需求分析,目標需求分析更加著重于目標場合運用英語,而學習需求更加強調的是學習者自身對于英語能力的提升和培養(yǎng)的需求,通過兩組數(shù)據(jù)的調查,本次筆者選取了學習需求分析的樣本數(shù)據(jù),特從如下方面進行分析概括。
一、學習需求分析
1.內涵。學習需求對于大家而言并不陌生,因為只要學習,自然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這也就表示了初中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渴望和積極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那么初中生英語學習需求是什么呢?維果斯基曾提出過“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ZPD),即一端是指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水平,另一端是指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二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這一理論也通過畫圖的方式完美地呈現(xiàn)了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本質。當然,學習需求分析跟ZPD圖表的呈現(xiàn)方式很像,不過區(qū)別在于兩端所代表的事物有所不同,一端是學習者現(xiàn)有的學習水平,另一端則是學習者期望自己達到的水平,二者之間的差距就是學習者的需求,這種圖式呈現(xiàn)能夠更好地理解學習需求的內涵,以此來加深二者之間的差異。
2.具備條件。對于初中生而言,學習者所產生的學習需求大體可分為四類,即物質條件、心理條件、知識技能條件以及支持條件。
我們在內涵中提及了學習需求,言簡意賅就是學習者想要學習的需要。因此,想要初中生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就要完善各方面條件去滿足初中生的需要,比如提供學習材料作為額外輔助、可以提供適宜的學習場所等等。同時,我們要知道,初中生處于青春期,他們的心理其實很脆弱且敏感。同時時代在發(fā)展進步,初中生的心理素質也普遍得到了相應提升,但隨之的早熟、敏感更是當下各年段心理調查方面的重點。除此之外,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因此家長的素質也是影響學生成長極為重要的因素,所以家長的學習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初中生的學習需求,無論是內在或是外在的影響因素都需要通過調查研究,經過數(shù)據(jù)比對方可對初中生的學習需求做出簡要分析。
二、學習需求分析方法
1.基本信息。每組調查研究需要對基本信息情況有最精準的了解,本次筆者的調查問卷是針對初中生的目標需求和學習需求分析,基本信息調查則是相同的。
初中生的學習需求的背景信息包括如下方面。首先為了保密起見,我們可以不調查初中生的姓名,也是為了規(guī)避名字傾向。其次,我們要知道學習者的所在年紀,其中主體年級是初三年級,調查結果顯示,參與人數(shù)高年級居多,這也讓這組數(shù)據(jù)更具參考價值,畢竟年級高的初中生可能思維更加成熟,視野更加開闊。接下來進行男女比例的調查,正常來說,現(xiàn)在學校的教育制度采取的是九年義務教育,所以男女比例人數(shù)應該均等,但是由于參與問卷女生人數(shù)可能偏多,所以在這一點上,調查結果可能出現(xiàn)了些許偏差。大部分初中生在班級都是中等學習水平,上等和下等的學生偏少,這也是比較符合班級學生學習等級高低的一個分布的。通過數(shù)據(jù)結果分析,大部分人還是非常喜歡上英語課的,初中生容易被有趣的事物所吸引,當然相對來說這就對英語學習的內外部環(huán)境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可避免也會存在不喜歡或者是一般喜歡的情況。大部分人每天花在英語學習的時間都不超過1小時,其次是1-1.5個小時,接下來是超過1.5個小時,人數(shù)層級遞減,在目前看來,這個數(shù)據(j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可觀的,畢竟初中生玩性較大,還沒有樹立學習意識,當然不排除有個別熱衷學習的孩子對學習或是提高自身有極大的意識。
接下來就是英語難度系數(shù)的調查結果,大部分人表示可以接受,有小部分同學覺得難學,跟不上進度,這一點也不乏是城鄉(xiāng)教育水平存在差異,雖是一方面,卻是根本因素,因為城市的孩子可能從小就接受英語環(huán)境思維的教育和培養(yǎng),亦或是家長思維意識較高,所以嚴格要求孩子在很小的年齡就開始學習英語,這一點在調查中的消息者背景情況中也有所涉及。
2.學習者背景情況。除了基本信息,較為細微的就是學習者背景情況。這一方面主要包括英文名字、年齡、英語學習中的最大障礙、能否在課下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及對英語和英語國家持什么態(tài)度。調查表明,初中生在各年齡段開始學習英語,其中在10歲左右分布較多。而學習障礙是最值得注意的,聽不懂以及不會說占比過半,這一點也是值得教師注意的,畢竟初中生雖然在課標中重視聽說讀寫四方面綜合技能的培養(yǎng),但是初中生更為重視的是讀寫技能的培養(yǎng),由此也導致了學生記不住單詞,當然了,不會說聽不懂又怎么能記住單詞呢?所以這方面需要重點審視。大部分人運用日常所學在課下進行簡單交流,且對英語持肯定態(tài)度,但是由于初中生思維有所受限,也會存在難以交流等情況。以上是筆者對初中生背景情況所做出的基本分析。
3.為什么學習英語課程。基于此,初中生為什么要學習英語呢?英語學習中是否擁有明確目標各占比一半,這個比例相對可觀,畢竟成年人也很難做某一件事是擁有明確目的的,更何況是初中生呢?有明確目的的大部分人也是希望考試取得高分,這也是很現(xiàn)實的問題之一,還有人想要學以致用,能進行簡單交流,這也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方向奠定了一定基礎。
4.學習者如何學習。對于學習者而言,除了學什么,怎么學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谀壳皩W校和社會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大部人都通過課內外互補的方式進行英語學習,畢竟光靠課內或課外有些不現(xiàn)實,畢竟課內時間有限,拓展知識可能存在不足,課外拓展過多也會脫離課堂,從而偏離課堂學習的意義,所以在筆者看來課內外結合符合現(xiàn)實發(fā)展,也會加強初中生的深入理解學習。
對于母語是中文來說的初中生而言,英語學習最讓人頭疼的就是二語習得難以脫離母語進行學習,所以課前預習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課堂的方法,因此對于這個問題做出了調查。大部分初中生都經常預習,但并非每節(jié)課都預習,這也符合初中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每節(jié)課都預習或是從來不預習的人也存在,但占比較少。畢竟攀比心理是現(xiàn)代孩子的“特色”,有一種競爭意識,可能會存在比著學的現(xiàn)象。接下來對他們內心的一些真實向往做出了調查,所以將這道題設置為多選,希望大家可以從多角度提出自身的意見,也是為了教師采納意見、促進教學。舉措大體為:多聽幾遍發(fā)音一起讀、看圖或事物實物理解意思、自然拼讀法加以記憶、教師中文講解解釋詞義、課后習題加強記憶以及抄寫單詞。以上方面大體就是對初中生的一些基礎信息以及原因、方式所做出的分析理解。
三、學習者需求及前景展望
經過上述分析及結果顯示,自然要明確初中生的真實需求是什么,那么這種需求的前景又是如何?接下來分別從對教材、對教師、對學校的需求方面進行分析。
1.對教材的需求。首先對教材進行分析,我們都知道人是一種視覺動物,更何況是有好奇心的初中生,圖片、動圖或是視頻等等更能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所以運用這種教學方式的教學往往能引發(fā)良好的反饋。因此,大家對于這樣的課本感興趣的程度較高,幾乎沒有不感興趣的,除非是一些極度厭惡學習及書本的學生,所以對于現(xiàn)在的課本編排,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持滿意態(tài)度的,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也是較多。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讓人意外的一點是,許多學生都希望課本內容可以更多地與日常生活相關,以便于未來可以運用所學到生活當中,從側面也反映出來學生的思想較之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許多改變,更為貼近現(xiàn)實。因而,對于教材的意見想法成熟了許多,當然也要在文章類別中多方面普及,諸如文化類、體育類、科技類等等。
2.對教師的需求。經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老師真的是可以影響一名學生是否喜愛這門學科的關鍵,所以現(xiàn)代化教育體系中對教師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因此調查學生對教師有哪些需求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們現(xiàn)在提倡跨文化交流,所以單純地脫離母語教授英語未必是值得采取的教學模式,初中生也是更希望老師采取中英文結合的方式,這種建設性意見還是非常值得參考的。英語教師也要學會去幽默,在保留自身教學風格的同時得到學生的喜愛,真實、合理地評價學生,并非一味呵斥,這樣學生才會尊重老師,也會提升在課堂上主動回答問題的頻率。
3.對學校的需求。從教材到教師在逐步提升到對學校的需求,簡而言之,在初中生的思維邏輯中,教育體系對他們較遠,所以他們把更多的需求訴諸班級英語學習氛圍、充足的課外活動以及學校的教學設施上。因此,學校也要不斷改進,不僅僅是把教室、多媒體等基礎教育設施擺在那兒,而是應該真正地運用于教學中,與教學相結合,從而改善教學、促進教學的進步。同時,在充分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加以組織充足的課外活動,活躍課堂氛圍,讓師生充滿激情地教、學,保證學生學習及興趣的積極培養(yǎng)。
結語
本文通過調查報告分析得出了上述結論,由此得知,研究初中生的英語學習需求涉及各方面,并非只是簡單地說到初中生、英語學科或是學習需求那么簡單。所以,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背景信息,了解學生的真實所需,教材更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學校盡可能地保證師資,充足地提供完好的教學設施,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專業(yè)技能,學會和學生做朋友,讓他們在尊重自身的同時,幫助學生強化自身,從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及綜合能力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初中生。
參考文獻:
[1]程曉堂,孫曉慧.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9.
[2]郭憲敏.小學英語初學者學習需求的個案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
[3]陸蓮花.基于初中生英語體驗式學習運用的探析[J].文理導航(下旬),2015(9):67.
[4]錢麗萍,余永紅,李絲絲,等.中初中生參加英語培訓班學習的動機及需求調查研究——以花溪昂立外語培訓學校學生為例[J].亞太教育,2015(16):45-46.
[5]趙玉紅.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考試周刊,2018(2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