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
(河南省鄭州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鄭州450003)
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是一種發(fā)生在鼻黏膜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以鼻黏膜腫脹、鼻分泌亢進、噴嚏以及鼻癢為主要特點[1],其發(fā)生和環(huán)境、遺傳等因素密切相關。 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污染程度不斷加重,兒童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發(fā)病率也顯著提高。 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發(fā)作時間較長,且易反復性發(fā)作,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 故在臨床中需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2]。 臨床上治療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時,通常會采用鼻用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等藥物,但臨床實踐顯示,單一用藥難以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3]。為了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本研究將糠酸莫米松鼻噴劑+氯雷他定應用到兒童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中,對其應用效果進行探究。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 年 8 月~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兒童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患兒88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 例。 觀察組年齡3~12 歲,平均年齡(4.26±1.29)歲;病程 2~20 個月,平均病程(15.62±1.59)個月;男 27 例,女 17 例。 對照組年齡 2~11 歲,平均年齡(4.01±1.04)歲;病程 3~22 個月,平均病程(15.98±1.88)個月;男 29 例,女 15 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兒家長已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研究符合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要求。 納入標準:(1)病情穩(wěn)定;(2)符合《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09年,武夷山)》[4]中變應性鼻炎的診斷標準,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3)未合并其他疾病;(4)無糠酸莫米松鼻噴劑與氯雷他定應用禁忌證。 排除標準:(1)對氯雷他定與糠酸莫米松鼻噴劑過敏;(2) 存在激素應用史;(3) 入組前采用其他藥物治療;(4) 存在精神障礙。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氯雷他定片(國藥準字H20040797)治療,口服,若患兒體質量低于30 kg,每次服用5 mg,每天1 次;若體質量超過30 kg,則 10 mg/次,1 次 /d,連續(xù)治療 5 周。 在對照組基礎上, 觀察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國藥準字H20113481)治療,每側鼻孔 1 撳,每天 2 次,連續(xù)治療5 周。
1.3 觀察指標
1.3.1 癥狀積分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鼻癢、鼻塞、流涕、噴嚏等癥狀積分,具體評分方法見表1。
表1 癥狀積分計算方法
1.3.2 炎癥介質 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兒晨起空腹靜脈血3 ml,以3 500 r/min 的速度行5 min 離心處理, 保存在 -20℃冰箱中, 備用。 血清 γ 干擾素(IFN-γ)、白介素 -4(IL-4)、白介素 -10(IL-10)均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
1.3.3 臨床療效評定 以臨床癥狀積分減分率為依據(jù),減分率=(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 臨床癥狀積分減分率≤25%,為無效;臨床癥狀積分減分率26%~65%,為有效;臨床癥狀積分減分率≥66%,為顯效。 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主要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癥狀積分對比 兩組治療前臨床癥狀積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治療后鼻癢、鼻塞、流涕、噴嚏各項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積分對比(分,)
表2 兩組臨床癥狀積分對比(分,)
組別 n 時間 鼻癢 鼻塞 流涕 噴嚏觀察組對照組44 44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 兩組治療前P 兩組治療前t 兩組治療后P 兩組治療后2.10±0.58 0.21±0.12 2.06±0.74 0.98±0.85 0.282 2 0.778 5 5.949 9 0.000 0 2.15±0.39 0.19±0.13 2.12±0.52 0.96±0.62 0.325 8 0.625 8 6.325 8 0.000 0 2.60±0.38 0.52±0.22 2.65±0.35 1.02±0.86 0.125 8 0.815 6 10.268 5 0.000 0 2.05±0.76 0.20±0.08 2.03±0.75 0.82±0.25 0.695 8 0.326 5 3.625 8 0.000 0
2.2 兩組炎癥介質表達水平對比 兩組治療前IFN-γ、IL-4、IL-10 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 IL-4 低于對照組,IFN-γ、IL-10 高于對照組,P<0.05。 見表 3。
表3 兩組炎癥介質表達水平對比()
表3 兩組炎癥介質表達水平對比()
組別 n 時間 IFN-γ(μg/L) IL-4(ng/L) IL-10(ng/L)觀察組對照組44 44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 兩組治療前P 兩組治療前t 兩組治療后P 兩組治療后20.80±3.38 59.68±5.95 20.75±3.75 40.05±5.32 0.065 7 0.947 8 16.313 9 0.000 0 77.56±6.58 12.05±2.28 77.45±6.96 22.59±3.62 0.026 5 0.856 2 18.625 7 0.000 0 4.59±1.08 12.02±2.28 3.39±1.12 3.40±1.09 0.012 5 0.925 6 20.062 5 0.000 0
2.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經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73%,高于對照組的79.55%,P<0.05。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多發(fā)于兒童群體, 是一種呼吸道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若不及時干預,則可能導致患兒慢性缺氧,降低睡眠質量,引發(fā)中耳炎與支氣管哮喘等疾病,嚴重影響小兒正常生長發(fā)育。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的發(fā)生主要與過敏原作用有關,過敏原作用會讓免疫系統(tǒng)產生免疫抗體,誘導致敏癥狀,當與過敏原再次接觸時則會出現(xiàn)強烈免疫反應,并刺激介質細胞釋放活性物質,增高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促使鼻黏膜血管收縮,使患兒出現(xiàn)鼻癢、鼻塞、流涕、噴嚏等癥狀[5]。 臨床上通常采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以及抗組胺藥物治療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但口服糖皮質激素具有較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會對患兒生長激素分泌產生嚴重影響,阻礙正常生長發(fā)育,所以通常會選擇鼻用糖皮質激素。 糠酸莫米松鼻噴劑是一種糖皮質類激素藥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首次用藥后,能在7 h 內起效,鼻腔部、全身副作用小,能有效減少鼻黏膜中的嗜酸粒細胞與嗜堿性細胞,擴血管作用顯著,安全性高。 氯雷他定屬于第二代抗組胺藥物,能有效抑制H1受體與組胺之間的作用,改善患兒癥狀。 聯(lián)合以上兩種藥物能充分發(fā)揮藥物協(xié)同作用,有效改善臨床癥狀,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
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各項癥狀積分、IL-4 均低于對照組,IFN-γ、IL-10 高于對照組, 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與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噴劑治療,能獲得更為顯著的療效,不僅能有效改善患兒各種臨床癥狀, 同時還能抑制機體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糠酸莫米松鼻噴劑+氯雷他定治療方案應用于兒童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中, 能降低患兒炎癥因子水平,緩解臨床癥狀,療效顯著,推廣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