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枝
小張的母親因腰痛住院,結果被診斷為肺癌并發(fā)生骨轉移。隨著病情的進展,小張母親疼痛癥狀日漸加重,夜不能寐,食欲下降。醫(yī)生建議她及時使用止痛藥??尚埬赣H聽別人說,止痛藥吃了會上癮,不能停藥,而且止痛藥一吃,人很快就沒了,所以堅決拒絕使用。
小張偷偷看了說明書,有那么多不良反應,心里也是打起了退堂鼓。可是,看著母親隱忍的呻吟、日漸消瘦的身軀,小張趕緊找到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科劉華教授。
劉華教授詳細分析了患者使用止痛藥的必要性,同時分析了關于癌癥疼痛(簡稱“癌痛”)止痛常見的幾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止痛藥會上癮
止痛藥會上癮,且需終身服用,這是90%的患者及其家屬擔心的問題。
其實,在醫(yī)生科學、規(guī)范、合理的指導下用藥,止痛藥的使用是非常安全的。
癌痛治療下,止痛藥的成癮率為0.0003%~0.0004%,而這絕大多數(shù)是由于長期、超大劑量用藥所導致的。如果癌痛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睡眠變差、食欲減退,繼而情緒悲觀,最終導致病情的進展加快。又因病情進展加快,導致癌痛進一步加重,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如果癌痛得到有效控制,能使患者重拾治療信心。
此外,由于癌痛本身是腫瘤導致的,如果通過腫瘤??浦委煟ㄈ缡中g、放療、化療、靶向、免疫等),腫瘤能得到明顯控制,那也能緩解疼痛,甚至告別止痛藥。
誤區(qū)二:止痛藥不痛不吃
很多患者認為止痛藥能少吃就少吃點,疼痛時吃,不痛就不吃。其實不然,癌痛的表現(xiàn)常是持續(xù)性疼痛及暴發(fā)性疼痛。在臨床診療中,我們強調止痛藥是按時、按需、個體化治療。
其中按時服藥排在首位。按時服藥可使血藥濃度保持穩(wěn)定,減輕疼痛發(fā)生的頻率。但如果是疼痛時才服藥,從服藥到止痛藥發(fā)揮作用需要一定時間,這段時間,患者只能忍著,長此以往,情緒自然受到影響,同時影響休息,進一步影響體能。
此外,不按時服藥,使止痛藥的血藥濃度時高時低,起不到持續(xù)鎮(zhèn)痛的效果。
這種反復、持續(xù)、強烈的疼痛刺激,會導致中樞敏化,對疼痛更加敏感,患者不得不加大止痛藥劑量,同時相關不良反應也會增加。所以,止痛藥一定要按時服用。
誤區(qū)三:吃了止痛藥后不舒服,就不能吃了
有些人吃了止痛藥后會惡心、嘔吐,認為是藥物過敏發(fā)生,不能再吃止痛藥了。這不是過敏,是止痛藥(阿片類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
阿片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有便秘、惡心、嘔吐、嗜睡、乏力、尿潴留等。
針對便秘,可以通過喝蜂蜜水、腹部按摩等輔助治療。
惡心、嘔吐也是常見的短期不良反應,一旦出現(xiàn),可適當予以止吐藥治療。患者對止痛藥耐受后,這種癥狀會逐漸改善,直至消失。
尿潴留發(fā)生率低于5%,但老年、合并前列腺增生等因素,可能增加尿潴留發(fā)生的危險。發(fā)生尿潴留時首先應嘗試非藥物治療手段,如流水誘導、熱敷等,上述治療無效再考慮導尿。
總之,阿片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大多是暫時性或可耐受的,不能因為有不良反應就擅自減藥或停藥,應該及時告知醫(yī)生予以處理。
此外,我們主張在三階梯止痛基礎上聯(lián)合中醫(yī)藥治療癌痛,一方面可以改善疼痛癥狀;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止痛藥帶來的不良反應,如便秘、惡心、嘔吐、食欲下降、乏力等。
劉華教授提醒:止痛藥不是“毒藥”,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維護生命尊嚴的良藥。
此外,在癌痛的治療過程中,患者及其親屬的理解、配合至關重要,應積極與醫(yī)護溝通打消疑慮,要堅定癌痛是可以控制的,才可以走出誤區(qū),樹立積極治療和戰(zhàn)勝癌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