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矯明
又到了“百般紅紫斗芳菲”的六月,轉(zhuǎn)眼間也要迎來期末考試了??梢惶崞鹌谀┛荚囈R場寫作,同學(xué)們便開始緊張不已。不用忐忑,也莫要慌張,今天矯老師就來“江湖救急”,給大家分享一種常用而又簡單的寫作手法——欲揚先抑。
“欲揚先抑”中的“揚”是抬高,褒揚;“抑”是按下,貶低。具體來說,就是褒揚某個人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先是按下,從相反的貶抑處落筆。這種寫作手法的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平鋪直敘帶來的無趣與乏味,從而使文章形成波瀾起伏之勢,情節(jié)曲折動人,但是要注意“抑”的目的在于“揚”,“抑”下去是為了“揚”得更高,所以“抑”在文章中所占比例要小于“揚”,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雖然有些人相貌長得很普通甚至還有些丑陋,但是內(nèi)在卻很美,具有高尚的品質(zhì),高貴的靈魂,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運用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啦!法國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那個既聾又啞的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就是典型的代表。
同樣,魯迅先生的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中也運用了此種寫作手法,主要是贊揚魯迅先生的這位無民族偏見,正直、無私,治學(xué)嚴謹,熱情誠懇,生活儉樸的老師。但是文中起初對這位可敬的老師卻是這樣描述的:“這藤野先生,據(jù)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lǐng)結(jié);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車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他們的話大概是真的,我就親見他有一次上講堂沒有帶領(lǐng)結(jié)。”這段略帶“否定與嘲諷”的描寫,難道真的是為批評藤野先生穿著邋遢(lā tɑ)嗎?其實不然,這樣來寫實際上是為了下文突出他身上可貴的精神做鋪墊,就是一個看起來如此不拘小節(jié)而又普通的人,身上卻有無限光芒,匯聚著一般人所沒有的高尚品格。
《白楊禮贊》中有一段精彩描寫正是該手法的體現(xiàn)?!八鼪]有婆娑(suō)的姿態(tài),沒有屈曲盤旋的虬(qiú)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zhì),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作者想要贊美白楊樹,沒有開門見山直抒胸臆(yì),而是采用了這種迂回的方式,反而更讓讀者記憶深刻。
這個常用而又簡單的寫作手法你學(xué)會了嗎?如果已經(jīng)心領(lǐng)神會,那就趕快用起來吧!如果在這個芳菲的六月,每一位同學(xué)都能不再懼怕寫作,并將矯老師所講過的寫作技巧全都玩轉(zhuǎn)起來,面對期末考試的挑戰(zhàn),大家定能“一遇風(fēng)云便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