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巨坑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在小學教育中起著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增強小學生抵制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促進小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因此,教師要正確地認識到小學道德和法治的重要作用,運用現代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與方法。從基本學情出發(fā),確定教學策略,以此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以學生為主體,營造學習氛圍
現代化教育理念當中非常強調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需要將學生的位置明確化,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夠給學生更多的情感體驗,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此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首先,樹立起以人為本的觀念,教師轉變思想,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增加交流和互動,適當進行角色的互換。
其次,教師要善于把控課堂,在課堂上要關注學生學情,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使用多種方式營造輕松和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若是學生的興趣點比較低,教師就需要究其原因,對學生的表現作出更多的了解和反應,明確地擺正教師自己的位置,改變沉悶的課堂環(huán)境,進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堅持創(chuàng)新理念,優(yōu)化教學方法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效率,就要認真地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已有的知識體驗,不斷地創(chuàng)新已有的教學模式,不斷地對學習過程進行優(yōu)化,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知識的積累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參與其中才能夠激發(fā)出更多的探究欲望,才能不斷地產生對學習的新鮮感,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的留白在最近幾年的小學教學過程中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已經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廣和使用,并且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在課堂上教師并不是一味向學生灌輸學習的內容,而是要給學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時間,以此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多的探究性認識,提升探究能力,以達到學以致用,這也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突破。此種教學設計在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中能夠讓教學質量得到較大的提升,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不斷地突出特定的思維和習慣,找出更加科學的答案,由此提升學生的能力。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優(yōu)化課程資源
學校生活是一個人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是每個學生的權利。小學“道德與法治”應聯(lián)系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優(yōu)化課程資源,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去感受、體驗、領悟,并獲得各方面的發(fā)展。
課程的資源是多樣的、開放的,可包括各種各樣有形的和無形的資源,如教科書、教師指導書、參考材料、互聯(lián)網、其他學科、班級或學?;顒樱@文化氛圍;學生的經驗、興趣,老師和同伴;學生的家庭、社區(qū)中的各種物質設施,文化教育宣傳,傳統(tǒng)文化活動節(jié)日;自然界中的動植物、山川、自然現象等等。整合優(yōu)化、利用好這些資源,能使課程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常規(guī)重要課程,教師應不斷地革新教學思維,建立新的教學模式,由此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學對策。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對整個教學的環(huán)境和教學的過程進行優(yōu)化,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