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高專院校開設的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必須符合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向和學生特點,因而筆者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了反思,指出其不足之處。借助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東風,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和探索研究,嘗試提出了改革方案,并以一個單元為例初步提出了教學模式構想。
【關鍵詞】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報刊選讀;項目化改革;任務完成;教師角色
【作者簡介】李鈺,山東外貿職業(yè)學院。
商務英語報刊選讀是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一方面要求學生繼續(xù)打好語言基本功,熟悉報刊英語常用相關詞匯和國際商務專業(yè)術語,擴大詞匯量,并掌握報刊英語文章的結構與語言特點,從而提高報刊英語閱讀技能和翻譯技巧;另一方面要求學生進一步擴大知識面,從不同的側面了解國際商務知識,跟蹤經貿商務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啟迪思想,開闊視野,提高用英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報刊選讀課程在本??圃盒5纳虅沼⒄Z專業(yè)中普遍開設,是高職高專商務英語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這門課程如何能夠自成特色,更契合于學生特點和院校特色,筆者借著當前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東風,對此再次進行了相關思索與研究。
一、 突破傳統(tǒng)的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教學模式
在各類本??圃盒V?,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通常沿襲著整齊劃一的教學模式,僅僅是英語精讀和泛讀課的延續(xù),唯一區(qū)別是選材偏重于商務和經貿領域。教學方法也是沿襲普通閱讀課的慣例與做法,先由教師下發(fā)版本或新或舊的固定教材,內含若干篇報刊摘選文章,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因客觀條件的限制,內容較為陳舊。上課前,教師布置預習任務,完成與否全憑學生的自覺性;課堂上,教師進行引導閱讀和講解,涉及的內容不外乎、術語解釋、大意歸納、脈絡梳理、問題解答;課后,學生完成相關閱讀和翻譯練習。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角是老師,學生被動地聽,被動地學,整堂課結束后,學生所收獲的僅僅是有限的幾個術語和對幾篇文章的一知半解。毫不夸張地說,這樣的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只能視為英語精讀和泛讀的翻版,僅有的改動就是將閱讀素材替換為外文報刊中所摘取的文章而已。
當前,許多教師已經大膽地在授課過程中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加入了學生互動和課外補充環(huán)節(jié),但是據筆者觀察,效果并不明顯。
這種因循守舊的教學模式若一味發(fā)揚光大,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將失去其開設的意義,因而筆者經過深入思考和親身實踐后認為,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若想實現(xiàn)課程開設目標,釜底抽薪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 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的課程目標
既然改革勢在必行,從何處入手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首先必須明確課程目標,否則課程改革沒有方向,改革將無的放矢。
存在于高職高專課程體系中的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首先必須服務于高職高專院校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即要培養(yǎng)出畢業(yè)后能迅速進入企業(yè)第一線,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和較高的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具備一定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和職業(yè)遷移能力,能夠從事商務翻譯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因而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的教學目標可設定為:學生通過學習本課程,能基本讀懂英語國家大眾類報刊雜志上一般性題材和商務題材的文章,能閱讀所學專業(yè)的綜述性文獻,并能正確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jié)。能摘譯所學專業(yè)的英語文獻資料,能借助詞典翻譯英語國家大眾類報刊上題材熟悉的文章,譯文通順達意,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較少,能使用適當的翻譯技巧。簡而言之,學生能夠通過查閱相關報刊資料,獲取所需信息,并且能夠充分消化吸收,同時熟練輸出給他人。因而課堂主角應該是學生,學生要主動去探索,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在素質目標層面,本課程就是要訓練學生具有優(yōu)良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職業(yè)道德;具有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的工作態(tài)度和嚴謹細致、一絲不茍工作作風;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具備一定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養(yǎng)成用英語了解世界、關注時事的習慣,能用英語就較為廣泛的話題與他人進行較深層次的交流。因而本課程不能僅僅滿足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應該追求的是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要實現(xiàn)以上課程目標,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然不再適合,因此筆者從課程目標出發(fā),對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進行了初步探索。
三、 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初探
針對上述課程目標,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和研究,以及項目化教學理論,嘗試提出以下課堂授課模式,并希望以小博大,以此為起點,深入改革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的教學模式。下面以“宏觀經濟”這個單元的授課為例。
課前準備階段:
1. 教師設定項目目標:能夠通過查閱相關報刊文章,獲取并運用宏觀經濟相關信息。
2. 將學生分成4-5組,每組4-5人(要求小班化教學)。
3. 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查閱近一周的Chinadaily(由教師提供紙質版,或者讓學生瀏覽中國日報網站),確定一篇與宏觀經濟相關的文章(教師規(guī)定字數范圍),經教師確認許可后,各組員集思廣益,完成以下任務:
任務一:找出文中的經濟術語,遇到陌生術語,通過查閱相關書籍或者利用網絡資源自己尋求答案。
任務二:歸納總結文章主要信息:when, who, where, what, why, how,...
任務三:理清文章脈絡,能夠明確說明文章共闡述幾條信息,明確其中的邏輯關系。
任務四:能夠找出文中的關鍵字詞句,通過小組成員間的討論與資料查閱能夠理解并翻譯。
任務五:準備presentation。通過PPT形式展示上述任務完成的成果,如果有確實無法解答的難題也可在此提出。
4. 教師在課前將各組準備的文章匯總,課前下發(fā)給每一位學生進行預習。
上課交流階段:
5.各組進行成果匯報,其他同學通過聽取講解,理解掌握所提供的文章,與此同時(或者在講解過程中)針對不明之處進行提問,教師在此過程中進行輔助提問,將學生未能提出的問題明確指出。匯報組要根據事先準備的資料予以解答,不能解答的問題暫時予以保留。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及時對講解或解答不當之處予以糾正,涉及的閱讀和翻譯技巧要明確指出。
6. 每組匯報完畢之后,教師予以小結和點評(尤其是術語,閱讀和翻譯技巧方面的總結)。對于尚未得到解答的問題,重新進行任務分配:第一組所存留的問題分配給第二組,第二組的問題分配給第三組,以此類推。學生課下進行討論與資料查閱(此時也給教師一定時間進行資料查閱)。
7. 第二節(jié)課,各組針對所分配的問題進行解答,教師予以糾正和點評,并解答仍然存疑之處。
8. 完成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之后,教師對所有文章進行總結(主要涉及經濟術語、文章大意、文章脈絡、難詞難句理解和翻譯),課后最好以紙質或電子版形式下發(fā)給學生,作為復習材料。
課程效果驗收階段:
9. 項目驗收:每個項目后,教師搜尋一篇與宏觀經濟相關的文章,出具試卷,要求每位學生獨立完成任務。其間可穿插考查課上匯報中所涉及的宏觀經濟相關術語和常識,以及閱讀技巧。
10. 成績反饋:教師將考核結果反饋給學生(以集體講解或者個別談話方式),學生針對自身不足之處進行查漏補缺。
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是:首先,摒棄陳舊的教材。學生自己搜索文章,將接觸到浩瀚的信息,通過文章篩選,訓練文獻檢索的能力;其次,通過完成各項任務,學生自主消化吸收相關專業(yè)知識,能夠通過各種手段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也領會了團隊合作精神;另外,通過成果展示訓練,學生能夠自如運用英語進行演講展示和與人溝通,提高了臨場應變能力。
也就是說,除了英語素質得到提高外,學生的以下能力與素養(yǎng)也將獲得培養(yǎng)與拓展:Powerpoint制作和演示幻燈片的能力;熟練使用互聯(lián)網搜集信息的能力;具備腳踏實地的工作態(tài)度和嚴謹細致、一絲不茍工作作風;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英語文化素養(yǎng),養(yǎng)成用英語了解世界、關注時事的習慣,用英語就較為廣泛的話題與他人進行較深層次交流的能力等。
四、 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中教師角色的變化
在上述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得到弱化,舞臺充分讓位于學生,但是教師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視,教師所肩負的責任看似減輕,實則加重。教師以往僅僅拘泥于課本中的幾篇文章進行備課,因循往復,現(xiàn)在學生課上課下隨時會提供各種來源的信息和問題,教師需要逐一研究和解答,課堂上的任務也不再是沉悶的說教,而是包括組織學生展演、輔助學生互動、點評糾錯以及總結等各項活動。
具體說來,教師的任務主要有以下幾點:1.明確項目目標;2.學生分組,分配任務;3. 批改學生文章;4.針對所有文章進行資料查閱備課;5. 展示過程中進行輔助提問、錯誤糾正、表現(xiàn)點評、要點小結;6. 困難答疑,內容總結;7. 出具考核試卷;8. 反饋考核成績。
由此看來,教師已經從臺前退到幕后,以隱形的手總攬宏觀大局。而學生的角色得以凸顯,主觀能動性大大加強。
五、結語
高職高專院校的特點是重“實踐”輕“理論”,相對應的,每一個專業(yè)所開設的課程,其教學模式、課程目標就要契合這一理念,開設于高職高專院校的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就應該有別于開設在本科院校的報刊選讀課程,應發(fā)揮其時效性、真實性的特點,彰顯其自身價值,符合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契合學生特色和崗位需求,真真正正培養(yǎng)出畢業(yè)后即能進入企業(yè)第一線,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和較高的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具備一定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和職業(yè)遷移能力,能夠從事商務翻譯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為實現(xiàn)這目標,筆者從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教學模式入手,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了初步的思索與探討,思考的成果和提出的教學模式仍需實踐檢驗,以期探索更大的拓展空間,不斷積累,不斷改進,最終走出一條商務英語報刊選讀課程的特色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陸正海.學術英語寫作課程的設置與評估[J].英語教師,2019 (23):137-138,141.
[2]張敏,祝安,張芳.在線教育平臺用戶持續(xù)使用行為研究的影響因素[J].圖書館論壇,2020(5):82-91.
[3]蔣洪新.新時代外語教育改革的幾點構想[J].外語界,2019(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