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杏
[摘要] 心理健康的關鍵或核心是情緒的健康,兒童的情緒、情感對其人格的健全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皩W困生”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本文通過案例呈現(xiàn),探究學生消極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提出情緒管理策略,增強學生的心理韌性。
[關鍵詞] 情緒管理;案例診斷;輔導策略
研究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督逃筷P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指出:“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薄白灾靼l(fā)展”部分指出“健全人格”的具體表現(xiàn)為:“具有積極的心理品質,自信自愛,堅韌樂觀;有自制力,能調節(jié)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具有抗挫折能力等?!蹦敲?,如何讓學生擁有積極的心理品質,能夠調節(jié)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呢?
一、案例呈現(xiàn)
小昕是我們班來自臺灣地區(qū)的學生。二年級轉學過來一段時間后,小昕慢慢地在情緒上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一天下午放學,小昕的媽媽在校門口叫住了我:“老師,想和您溝通一下小昕最近在家的情況。她一看書、一做短文閱讀就說頭疼,一看到字多就說頭暈,看到的字的位置和字實際所在的位置不同,這個孩子是不是有閱讀障礙啊?我要不要帶她去醫(yī)院做個檢查?”一天收作業(yè)時,小組長跑到辦公室找我:“老師,小昕又哭了?!蔽襾淼叫£可磉叄瓉硪笥喺淖鳂I(yè)她還沒有訂正好,看上去特別緊張。將小昕最近的在校表現(xiàn)與她媽媽反映的情況聯(lián)系在一起,我想,小昕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擾,而自己又無法解決。
二、原因探究及情緒管理策略
積極心理學認為,“不是發(fā)生在人們身上的事件決定了他們是否感到幸福,而是人們對事件的解釋和看法決定人們的幸福感”。為了弄清楚小昕為何會有此種種表現(xiàn),我控制住想批評她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的情緒,我要找到她認為事情糟糕至極的想法,要盡快找到她行為背后的心理原因。
那怎么走進小昕的內心世界,讓她能夠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呢?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我堅持觀察小昕的行為表現(xiàn),采取家訪與談話相結合的方式。首先,我在校園里找到一個只屬于我和小昕的“秘密基地”,讓這個“秘密基地”給小昕一定的安全感,緩解她的緊張與不安情緒,先讓她愿意說。接著,在每次聊天過程中逐步幫助小昕學會表達情緒、正確認識情緒、合理調節(jié)情緒,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對話,并在每次談話后,及時與小昕的家長反饋溝通情況,最后再觀察每次聊天后小昕的轉變。
1.情緒會“說話”——表達情緒
小昕愛畫畫,我便先從她的愛好聊起。在聊的過程中,小昕慢慢說道:“學習對我喜歡的畫畫沒有什么幫助。學習沒意思,我對學習沒興趣。我每天都覺得特別緊張?!庇捎谛£縿傓D學,環(huán)境、學習要求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一開始可能不能適應。為了讓小昕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能跟上學習進度,父母在開學前給她報了許多輔導班,她“填鴨式”地學習了一二年級的語文、數(shù)學等內容。轉學前,她沒有學過拼音,不會寫簡體字,看的書從繁體字過渡到簡體字,課程的難度也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短時間內的“惡補”與“轉變”,讓她面對著繁重的課業(yè)壓力,覺得特別累,成績比較差,變成了“學困生”。很多題不會做,課上也就更不想聽了,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
小昕聽到了情緒“所說的話”。幸運的是,我打開了她心里緊閉的一個“黑暗世界”的大門,聽到了她的情緒里滿是緊張、焦慮,被消極情緒所占滿。能夠表達自己的情緒是第一步,接下來需要讓小昕了解不善于調節(jié)消極情緒會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首先,就是會感到身體不舒服,有時候會覺得喘不上氣。其次,學習效率低,跟不上學習進度。第三,和朋友交流變得越來越少,沒有好朋友可以一起玩耍。對于小昕母親,需要她在最近的一段時間里適度調整對小昕的學習要求及成績期待,讓小昕能夠喘口氣。
2.與情緒“對話”——認識情緒
小昕說只有抱著陪伴她一起入睡的“兔子”時才覺得放松。于是,我便讓她把“兔子”帶來,陪她一起來我們的“秘密基地”,這次小昕比上次更放松了,我們從她的“兔子”聊起。
這只“兔子”已經(jīng)陪伴她五年了,去哪里她都會帶著,有“兔子”在就睡得香。她在沙發(fā)上抱著心愛的“兔子”,和我說起了她在臺灣的生活。她說以前有時媽媽回到南京辦事,會有較長時間不在自己的身邊,特別想念的時候見不到,就會看著窗戶外面哭,感到很孤獨,說著說著小昕哭了出來。后來父母離異,她便隨母親生活。她還說在以前的學校里遇到過校園欺凌,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是會感到害怕?!澳愫蛬寢屨f過這些事嗎?”“有的說了,有的沒說。”“無論是恐懼、害怕,還是覺得孤單,這都是我們遇到這些事情時的正常反應,是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時會產(chǎn)生的情緒和感受。”原來這些恐懼、孤單、不安的消極情緒已經(jīng)在小昕的心里這么久了,難怪她不愿與人交流,內心缺乏安全感。這次聊天結束后,我與小昕媽媽交流,希望她盡可能地在精神上、心理上多關心孩子,讓缺乏安全感、缺失父愛的小昕能夠更多地感受到溫暖的母愛。
3.同情緒“和解”——調節(jié)情緒
第三次聊天,我讓小昕想一想消極情緒如果一直在心里會怎樣?!安婚_心?!薄澳悄銜趺醋??”“有時候我會畫畫,有時候我會找到我在臺灣最喜歡的姐姐送給我的那本故事書看一看?!痹瓉恚£恳膊皇强词裁磿紩^暈。只是她喜歡看圖多字少的書,看到字多的書覺得難,有的字不認識就不想讀了,覺得自己讀不懂。小昕并不是有“閱讀障礙”,我終于找到了癥結所在。后來,我和小昕一起讀她最喜歡的繪本故事《最美的禮物》,一起看插圖聊感受。她說她最喜歡的一句話:人的美麗必須從他的眼中找到,因為這才是他的心靈之窗與愛心之房?!捌鋵?,當我們覺得不開心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方式讓自己變得開心起來?!薄爱斈愀械礁吲d、快樂時可以與家人、好朋友說一說,如果不開心,你也可以和他們說,或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情,這些都能幫助我們把消極情緒趕走。我們可以試一試?!苯?jīng)過一次次聊天,小昕有了積極的改變。
三、效果反饋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曾說過:“每一種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親般的眼睛時時刻刻準確無誤地從孩子的眼、嘴、額的動作來了解他內心情緒的每一種變化?!痹谶@幾次的秘密分享后,我發(fā)現(xiàn)小昕之前持續(xù)性消極情緒的情況有所轉變。她的積極情緒逐漸增加:課間時,她有時會參與到同學的游戲中,和同學相處變得融洽,有時也會來到我的身邊說說同學之間發(fā)生的搞笑的事情。在學習上,主動學習的愿望變得強烈了,課上能夠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yè),整個人看上去像一朵向陽而生的向日葵,嘴角上揚,臉上掛著微笑。
作為班主任,應留心觀察每位學生,感知學生的情緒變化,有耐心地培養(yǎng)兒童健康的情緒能力,增強他們的心理韌性,讓孩子們都能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擁有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侯瑞鶴,俞國良.情緒調節(jié)理論:心理健康角度的考察[J].心理科學進展,2006(3).
[2]李竹平.如何引導小學生進行積極的情緒管理[J].教育視界,2018(07)
[3]王榮欣.談目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 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