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藝
《尚書》有云:“玩物喪志。”然而玩物是否真的喪志呢?我以為不然。物,與心相對,是心之外獨立存在的東西?!爸?,知也;知,接也?!敝?,是接觸外物的感知能力。通過“玩物”,我們其實是可以“長志”的。
實際上,失志與否不在于是否玩物,而在于玩的是什么物,以及我們?nèi)绾瓮嫖??!巴嫖铩逼鋵嵤且环N藝術(shù),也是一門學問。
首先,我們玩的是什么物。就比如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生活情趣,就有高雅與庸俗之分。庸俗情趣如抽煙、喝酒以及網(wǎng)絡(luò)上的不良游戲等,會對人們產(chǎn)生極大的危害。玩這些會使人經(jīng)受不住誘惑,貪圖安逸享樂,不利于身心健康。而高雅的情趣,抑或是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是能使我們驅(qū)向于正能量的事物或一些正能量的事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林語堂曾言:“人生必有癡,而后有成。”葉嘉瑩一生癡愛詩詞,她從不覺得詩詞中的晦澀難懂的平仄聲韻等是折磨,反甘之如飴,最終,她成為享譽世界的古典文學學者。撰寫《昆蟲記》的法布爾,憑著從小到大對昆蟲不變的熱愛,寫出了一曲曲優(yōu)美的昆蟲贊歌。
數(shù)不勝數(shù)的名人軼事為我們展現(xiàn)了積極興趣的巨大魅力。那么,是否只要選好了這個“物”我們就能“長志”呢?
答案是否定的?!叭绾瓮嫖铩币彩且粋€重要因素。玩物喪志否?人心堅毅否?一顆強大而堅毅的心靈是我們玩好物的必備條件。我們可以熱愛,但絕不能放縱。后唐莊宗李存勖本有著一片光明的未來,他南擊后梁,北卻契丹,東取河北,西并河中,本可一統(tǒng)天下,卻因沉湎酒色,重用伶人而亡了國,為天下人取笑。其實愛好聽戲本無可厚非,可他把控不住自己,耽于其中,不務(wù)正業(yè),不理朝政,這就是他最大的錯誤。一代英杰,竟淪落到這般地步,可悲可嘆,令人警醒。
玩物喪志否?理想遠大否?網(wǎng)癮青年與電競選手皆玩味于游戲,然前者沉溺于虛擬世界的快感,逃避現(xiàn)實,后者則以為國爭光為目的,專注于技術(shù)操作、經(jīng)營策略,他們雖是在“玩物”,但是不為一時之樂,而是為榮譽而戰(zhàn),為使個人價值閃耀高光。有遠大的志向,“玩物”才會變成“長志”的金鑰匙。
“玩物”這門藝術(shù),要求我們?nèi)∥镏?,不耽于物,立宏偉之志。只有這樣,我們方可將“玩物喪志”化為“玩物長志”。
【作者系山東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高二36班學生,指導老師:徐西霞】
點評
本文標題設(shè)問,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文章開篇引用《尚書》名句,然后發(fā)問設(shè)疑,再分析點題,開篇明旨。在論證中先論述要看“玩”的對象,再論述如何“玩物”,層層遞進,思路嚴謹。論證既有引證法,又有典型事例,說服力極強。本文長短句結(jié)合,語言簡潔有力生動,富有文采,是一篇很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