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打工,本指做工,多用于臨時性的工作;打工人,原本指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通常為外來務工人員。此前,一名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發(fā)了一條自拍短視頻,視頻中他做出要出門打工的樣子,并說:“勤勞的人已經(jīng)奔上了塔吊,你卻在被窩里伸了伸懶腰,你根本沒把自己的生活當回事兒。早安,打工人!”這個視頻引來大量關注與模仿,“打工人”一詞隨即引爆網(wǎng)絡。在流傳中,“打工人”適用范圍擴大,指稱對象多元化,幾乎成了各行各業(yè)勞動者的統(tǒng)稱。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普通職員,無論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都稱 “打工人”。這一稱呼引發(fā)了人們的熱議,有人認為這三個字代表了勤奮、熱情、上進,是社會正能量的代表;也有人認為這一稱呼帶有調(diào)侃、嘲諷的意味,是人為地強行劃分階層,企圖通過幽默式的調(diào)侃,緩解當代年輕群體對高壓環(huán)境的不滿情緒。
讀了上述材料,你對“打工人”這個稱呼有什么思考與感悟呢?請以高中生的視角寫一篇文章向某晚報的“時評”欄目投稿。
【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 審題指導 ●
本題意在引導學生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思辨式審視,并通過時評的方式呈現(xiàn)自己的觀點和理由。
這是一道任務驅(qū)動型材料作文題目,由作文材料和任務指令兩部分組成。作文材料分為兩層:第一層解釋了“打工人”這個稱呼的來源及內(nèi)涵變遷,第二層點出了人們對這一稱呼的不同看法,同時也簡明點出了原因。要準確立意必須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關鍵句。第一層關鍵句“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普通職員,無論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都稱‘打工人”,暗示這一稱呼帶有勞動者人人平等的思想,是對每一個勞動者的尊重,是社會的一大進步。第二層關鍵詞“勤奮、熱情、上進”是對“打工人”的肯定,“調(diào)侃、嘲諷”是一種否定。寫作時,可以從積極的角度贊同這一稱呼,也可以否定這一稱呼,關鍵是要有理有據(jù)闡述看法。
立意可參考以下兩方面。 贊同:①這個稱呼代表了“勤奮、上進、積極”,是正能量的體現(xiàn);②體現(xiàn)了對每一個勞動者的尊重,倡導了勞動者人人平等的觀念;③體現(xiàn)了職業(yè)沒有貴賤之分的理念。不贊同:①帶有調(diào)侃、嘲諷的意味,是人為地強行劃分階層,暗示了勞動不平等觀念;②缺失主人翁精神,讓勞動者體會不到主體意識,難以激發(fā)斗志;③換成“奮斗者”“建設者”“接力者”更合適,更能體現(xiàn)新時代精神。
命題: 嚴州中學新安江校區(qū) 程 莉
品熱詞文化,窺青年風貌
[文] 嚴州中學新安江校區(qū)高一(13)班 吳夢晗
《后浪》中這樣評價年輕人:“年輕的身體,容得下更多的文化、審美和生活方式?!焙芏嗌鐣F(xiàn)象經(jīng)青年人的發(fā)酵被解釋成了代表青年特征的熱詞?!按蚬と恕边@個新鮮詞語的爆紅并非偶然,在此背后,我們得以窺見當今時代風貌,這是當下年輕人在面對紛繁而來的壓力時采取的一種心態(tài)平衡藝術。
面對尷尬的現(xiàn)實,我們自嘲,我們自勵。“尾款人”“工具人”乃至“打工人”切合實際地反映出了不少青年所面對的窘境。與幾年前的“月光族”相似,它們都是生活的真實映象?!皯K淡”的現(xiàn)實之中,我們借此戲稱來消解現(xiàn)實境遇的無奈與尷尬。面對再怎么“凄凄慘慘戚戚”的境遇,以幽默詼諧的話語表述出來,這又何嘗不能代表當代青年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打工人”一詞被人們口耳相傳,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打工人”的行列。每一個網(wǎng)絡熱詞的背后,時代是最基本的底色,孕育“打工人”的土壤是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
“打工人”表達了在群體標簽下強烈的個體歸屬感,無論是“談笑有鴻儒”的高層白領,還是“足蒸暑土氣”的農(nóng)民,他們都可以被稱為“打工人”。在這個詞語之下的他們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他們只是一個符號,是組成當今社會的一個小角色。這種群體認同模糊了身份歸屬的邊界,緩解了心理的壓力,為人們提供了情緒宣泄和心靈安放的領地,凝聚著個人對共鳴的渴求。當我們在偉大與平凡的天平中失控,我們會永遠記住遠方有和自己一樣的無名之輩,我們都是“打工人”。由“打工人”衍生出的“讀書人”亦是如此。當自己的努力暫未開花之時,或許我們會想諷刺功利化的教育體制,但我們更該做的,是抬起頭,看看我們周圍一樣在挑燈夜讀的其他“讀書人”,就會明白,這場兵荒馬亂的高考戰(zhàn)場中,我們并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明智的人絕不坐下來為失敗而哀號,他們一定樂觀地尋求辦法加以挽救。”“打工人”是年輕人與壓力和解的暗號,是一種樂觀的自嘲主義。它是工薪階層醞釀已久的集體宣泄,在這場集體狂歡下,他們不哀不愁,用帶有詼諧感的“打工人”來回應這個壓力俱增的世界。羅曼·羅蘭說過:“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舊愿意去熱愛生活。”即使詩與遠方如鏡花水月,奮斗了一生終究是個無名小卒。但反觀其他宣泄方式,那個因四次偷盜電瓶車入獄的周立賢接受采訪時說“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這句話或許一時撩撥起“打工人”的神經(jīng),但結果又是怎樣呢?我們一無所獲。“做生意不會做,只有偷車才能維持生活”,這樣的吶喊無疑是一種消極反抗?!叭松聛聿皇菫榱送现F鏈,而是為了展開雙翼。”身處困境,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掙脫,適當自嘲,又何嘗不是一種明智的自我保護之舉?
“打工人”的背后是我們追求平等的愿望,更是我們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的智慧!
點評:作者從“打工人”背后承載的文化心理、文化土壤入手,闡釋了這一熱詞體現(xiàn)的是青年消解現(xiàn)實境遇的無奈與尷尬,產(chǎn)生的土壤是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在此基礎上點出這個詞是青年們追求平等的愿望,更是與世界握手言和的智慧。此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不失為一篇好文章。
(指導老師: 程 莉)
“打工人”是有正氣的文化生態(tài)
[文] 嚴州中學新安江校區(qū)高一(13)班 汪欣怡
一則短視頻,讓“打工人”一詞風靡網(wǎng)絡。人為劃階,弱化不滿……各種批駁的聲音,紛至沓來。但其中也不乏支持者的聲音,“打工人”是社會正能量,“人人都是打工人”……不可否認,“打工人”在泛化的過程中存在著些許“分異”,但總體來說,我認為“打工人”這一稱呼展現(xiàn)的是充滿正氣的文化生態(tài)。
有人說這是人為劃分階層,通過幽默式自嘲來弱化人們對于社會的不滿,這種看法聽起來似乎挺有道理,但卻停留在了表面,沒有深入挖掘“打工人”的內(nèi)質(zhì),“打工人”這個稱呼蘊藏著群體對于職業(yè)的初心與熱愛。持如此說法的人,并沒有看到“打工人”的主體——廣大勞動人民,這也是社會的主體。人為地劃分階層并不確切,劃分階層的后果,應當是激化社會矛盾,可由于“打工人”的廣泛性與主體性,如此富有針對性的說法,失去了立足點?!霸绨玻蚬と恕笔钦f給自己聽的,就像把整個生命托付給一項事業(yè)的秘而不宣的快樂,千千萬萬個“打工人”感受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而這也是打破階層固化的動力。在某種程度上,“領”的桎梏被解除,職業(yè)鄙視鏈被消解。
“打工人”牢牢掌握的是面對真實生活的勇氣。老舍說過:“真正認識自己的人沒法不去謙虛,謙虛使人的心縮小像一粒小石卵,雖然小,但很結實,結實才能誠實?!彼^的“藍領、白領、紅領、金領”統(tǒng)稱為“打工人”,看似降級,實則他們通過自嘲化解了痛苦與焦慮,實現(xiàn)了對自身的平視?!按蚬と恕憋L靡網(wǎng)絡,并非群體的嘲弄并演化為群體的悲哀,而是化自嘲為向上走的堅定力量。
而這種堅定向上走的“打工人”正是對激情的另一種詮釋?!凹で椤痹诠畔ED語中的原意為“由自我延伸出來的對他人的愛”,這對應著“打工人”的社會屬性,他們?nèi)缤粋€個交錯重疊的點,交織成了社會這張無形的大網(wǎng)。因此他們個人的激情與奮斗,也終將成為整個社會的風氣。中村俊輔曾說:“我只知道一種興奮劑,一種咸味的興奮劑,那就是汗水?!焙顾谋澈笫恰按蚬と恕钡淖晕覍崿F(xiàn)需求,幸福是奮斗得來的,背后是自食其力的尊嚴。
從周立賢的“打工是不可能的”,到青年們喊出“早安,打工人”,這之間的跨越是整個社會良性價值觀的崛起?!按蚬と恕币膊辉偈呛喓唵螁蔚淖置嬉馑?,而是一種具有形而上意義的時代符號。
作為“后浪”的我們,是險峰,是急瀑,具有向前沖的動力?!按蚬ぞ瘛苯?jīng)過歲月的磨洗也必將深深地影響我們這一代?!按蚬と恕笔怯姓龤獾奈幕鷳B(tài),是需要傳承與發(fā)揚的社會正能量。希望在日后的某一天,我們也能夠自豪地喊出:“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shù)囊粋€‘打工人!”
點評:此文如同標題一樣,洋溢著滿滿的正能量。作者從勇氣、激情、價值觀三個角度詮釋“打工人”的內(nèi)涵,顯示了當代新青年對網(wǎng)絡熱詞的獨到見解。文章有理有據(jù),論據(jù)充實,論證嚴密,是一篇佳作。
(指導老師: 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