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江南中學,江蘇 無錫 214000)
目前,隨著課程目標從“三維目標”提升為學科核心素養(yǎng),指向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已經成為新常態(tài)。那么,指向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該如何設計呢?美國教育專家格蘭特·威金斯和杰伊·麥克泰格的“逆向教學設計”為我們提供了可行的路徑。
逆向教學設計要求先確定學生需要達到的目標,然后尋找證據,評估目標是否達成,最后依據目標與證據設計教學活動。也就是從“終點”——預期的學習結果(目標或標準)出發(fā)進行逆向思考,并依據學習目標所要求的表現性行為設計教學,逆向教學設計的三個階段為:(1) 確定預期結果;(2) 確定合適的評估證據;(3) 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1]
傳統的教學設計傾向于“內容導向”,設計思路是從“教什么”到“如何教”。而逆向教學設計更注重“結果導向”,設計思路“以始為終”,先根據預期的學習結果確定學習目標,然后確定達成目標的證據,再設計合適的學習體驗和教學活動。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通過物理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等4個方面,可細分為14個要素,它指向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是物理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2]
逆向教學設計有效解構了學生的認知路徑,以預期的學習結果為導向、以評價和證據為依據來設計學習活動。這樣的教學設計既能引導教師緊扣核心素養(yǎng)來思考學習結果,也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育人理念。
那么,在物理教學中應該如何進行逆向教學設計?如何在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應以怎樣的方式對教與學的活動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又是什么?筆者以蘇科版初中物理第八章第二節(jié)“重力”的教學為例,針對逆向教學的三個階段來展開設計。
首先在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解讀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確定學生的預期學習結果,然后再從核心素養(yǎng)的4個方面來進行具體描述。
如何判斷預期的學習目標已經達成?這就需要教師根據預設的目標思考、設計多種評估方法來收集證據。這些評估方法既包括繪制圖像、口述匯報、動手制作等表現性任務,也包括小測驗、觀察報告等其他證據,還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反饋。
第三階段的設計決定了在一節(jié)課或一個單元中學生開展的活動,以及開展這些活動時所需的資源和材料?;谀嫦蚪虒W設計理念,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需要考慮以下問題:(1) 學生想用什么證明他們有效開展學習并獲得預期結果?需要哪些知識和技能?(2) 哪些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所需的知識和技能?(3) 教與學的體驗順序怎么安排,才能有助于學生參與、發(fā)展和展示預期結果?(4) 要完成這些學習體驗,哪些材料和資源是最合適的?[1]具體案例設計如表2中“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活動”部分,其中關鍵的教學和學習活動,均以WHERETO元素中的相應首字母進行了編碼,上述元素的具體含義如下。[1]
W:確定學習方向(Where)和預期結果(What)。
H:把握(Hook)學習情況和保持(Hold)學習興趣。
E:體驗(Experience)主要觀點和探索(Explore)關鍵問題。
R:進行必要反思(Rethink)和修改(Revise)學習表現。
E2:評價(Evaluate)學習表現。
T:體現個性化(Tailor)需要、興趣和能力。
O:組織(Organize)并激發(fā)學習動機與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效果。
表1
續(xù)表
在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不同單元層層鋪墊,物理思想和方法教育貫穿始終;各章節(jié)的內容設計均從自然現象、生活情景出發(fā),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再回歸到社會和生活;學生的認識從已有經驗出發(fā),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因此,教材中每一節(jié)教學內容的呈現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面雖側重點不同,卻能由此及彼、以小窺大,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物理逆向教學設計以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為導向,目標定位除了形成物理觀念外,還需追求更深層次的意義,即讓學生在獲得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思考,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逆向教學設計強調以清晰的學習目標為起點,目標源于課程標準,評價的設計先于教學的設計、指向學生學習結果。[3]其設計理念體現了指向目標、追求理解的學習方式,核心在于依據學生需要達成的目標設計評價,評價不再是依據教師的反饋,而是依據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證據。其關鍵在于將評價嵌入教學活動中,評價與學、教相融合,相輔相成實現“教學評一體化”,達到目標、評價與教學的一致性。
逆向教學設計中“三階段”的設計模式有助于教師從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設計課時教學、單元教學,在教學設計時應思考以下問題:學生的學習要達成什么目標?達成目標的證據是什么?如何收集證據?教師只有在認真思考這些問題之后,才能真正把握住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設計的方向,才能真正做到為理解而教。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逆向教學設計從預期結果著手設計教學,使教學活動緊扣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使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