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初中英語的重要教學手段,但傳統(tǒng)閱讀形式只能讓學生去閱讀課本上的內容,因此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保持主動,同時得不到對應的互動,使得學生因為得不到互動可能會覺得閱讀無趣,也無法知道自身問題,所以傳統(tǒng)閱讀形式不利于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有效性及質量。而在信息技術支持下,人們提出了交互式閱讀教學方法,該方法可解決傳統(tǒng)閱讀教學問題,且適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因此具有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作用,本文也將展開相關研究,論述交互式閱讀的基本概念、教學積極作用,最后提出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英語;交互式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楊濤(1983.08-),男,漢族,甘肅武山人,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馬力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引言
英語教學需要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及英語思維、文化意識等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育,這些培育要素全部能在閱讀教學中實現,比如學生通過閱讀將掌握英語詞句的讀音、拼寫方式、中文意思等,同時也能體會課文語境,結合課文描述劇情能了解國外文化,可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可見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尤其在初中階段,通過閱讀教學能盡快讓學生吸收英語基礎知識。但任何形式的教學都會受教學環(huán)境、教學方式的影響,這使得初中英語教學在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及方式下無法發(fā)揮全部功能,導致學生英語學習水平普遍偏低,且參差不齊,說明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及方式需要得到改革,而信息技術就是改革方法,教師有必要利用信息技術構建交互式閱讀教學環(huán)境與方式,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一、交互式閱讀的基本概念與教學積極作用
1.基本概念。交互式閱讀泛指一種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在現代普及的PC端、移動端等設備之間傳遞信息,促進人與人交流及人與機交流的一種閱讀方式,因為在閱讀過程中,無論是人還是機都有明顯的主動性表現,所以交流雙方之間存在交互關系,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一方輸出,一方接收的關系,該閱讀方式就因此而得名。首先在人與人交流上,通過交互式閱讀人和人能在網絡上會面,提出自身對課文的看法或理解等,這樣能讓雙方受益,從對方的視角上對課文進行深度剖析,或者獲悉其中知識,使得雙方對課文的理解會越來越深。其次在人機的交流上,這種交流形式所涉及的概念為“人機交互”,就是借助信息技術去設計系統(tǒng)功能,再通過PC端、移動端等機械設備運作這些功能,人可以與這些功能展開一些特定的互動,如人可以通過外接設備向設備輸出語音,設備可通過“語音識別功能”判斷人的語義,再結合語音庫給出反饋信息,包括對話反饋信息、問題答案反饋信息、訓練檢測結果反饋信息等(各類反饋信息分別代表了一種特定的互動方式),使得人可以有效開展自主閱讀活動,并通過這種活動吸收知識。
2.教學積極作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交互式閱讀主要可起到四大積極作用,分別為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予以充足英語應用機會、促進師生交流,各作用具體內容如下。
(1)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英語作為外來語是比較陌生的語言,因此很多初中學生在閱讀英語課文時總是興致缺缺,對課文并不感興趣,這導致很多學生通過閱讀只能使自身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提升,但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依舊薄弱,同時因為對課文不感興趣,所以不少學生還會在閱讀中開小差,嚴重影響了閱讀教學質量。而通過交互式閱讀的人機交流形式,學生在閱讀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文字,還可以是一則學生感興趣的視頻短片,甚至是可以與學生操作互動的短片,這種閱讀方式與傳統(tǒng)閱讀方式差別很大,會讓學生感到新奇,同時內容也符合學生興趣取向,因此學生會在閱讀中感到快樂,這種感受將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為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思維品質大體可以分為普通品質、高品質兩種,前者中人的思維活動會相對被動,面對自身不了解的事物不會主動思考,比較依賴外力來為自己解答,而后者就會主動思考,即使得不到答案也會盡力去尋找正確答案,因此相比之下兩種品質的思維孰優(yōu)孰劣一眼可見,后者明顯更加優(yōu)秀,當學生具備高品質思維,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就會主動思考問題,促進自身對課文的理解,說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當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yǎng)。但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很難起到這一作用,學生的思維依舊處于普通品質,這是因為學生閱讀所接觸到的內容大多為文字,形式上比較被動,所以學生得不到有效啟發(fā),思維品質就無法朝著高品質方向發(fā)展,而在交互式閱讀下,信息技術構成的系統(tǒng)會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向學生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將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且舉一反三地找出更多、更深入的問題進行思考,這樣學生的思維活動就有較強的主動性表現,符合高品質思維特征,說明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了培養(yǎng)。
(3)予以充足英語應用機會。因為閱讀本身就是一種人與課文的交流活動,所以英語閱讀與英語交流之間有密切關系,人要通過良好的交流能力使其更深層地理解閱讀內容,但要提高人的英語交流能力就需要讓人多使用英語。而英語作為外來語言,我國學生在生活中幾乎沒有應用英語的機會,使得他們的英語交流能力比較弱。在學生英語交流能力弱的基礎上,學生閱讀時就很容易遇到問題,且學生普遍會使用一些生硬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如假設學生閱讀時遇到了將“I had shrimp today”翻譯成漢語的問題,很多學生會將其翻譯成“今天我吃了蝦”,這個翻譯結果是正確的,但語言表述上比較生澀,若學生將整篇課文都翻譯成這種語義來進行閱讀,則閱讀的難度會大幅上升,很難深層去理解閱讀內容。而通過交互式閱讀的人與人交流形式,學生可以在網絡中相互交流,甚至還能和外國同齡人交流,通過交流將閱讀內容轉化為更易于理解的生活化語義,便于他們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理解,讓閱讀教學質量提升。
(4)促進師生交流。在很多傳統(tǒng)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案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頻率都比較低,這導致教師不了解學生閱讀情況,不能予以針對性的指導,而學生也不會主動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會選擇性地忽略這些問題繼續(xù)閱讀,或者開始神游云外。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開展交互式閱讀,使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觀察學生的閱讀情況,并隨時向學生提出針對性的引導問題,使得學生找到正確思路,能夠解決現有問題,并繼續(xù)深入閱讀,最終完整地理解課文。
二、交互式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做好線上下銜接,促使學生自主閱讀。在交互式閱讀正式應用之前有一個要點需要教師予以重視,即信息技術下的交互式閱讀是一種線上教學模式,其雖然應用價值突出,且具備相對完整的閱讀教學功能,但不代表交互式閱讀教學可以取代線下閱讀教學,相反線下閱讀教學有交互式閱讀教學不具備的優(yōu)勢,同時前者能促進后者作用發(fā)揮,因此在交互式閱讀應用前教師要先做好線上下銜接,促使學生在課外進行線上自主閱讀。線上下銜接工作首先從線下閱讀教學開始,教師可以在線下課堂中采用常規(guī)的領讀等方式讓學生閱讀課文,也可以讓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進行閱讀討論,這能讓學生先對課文有一定的認識,同時也挖掘出學生閱讀時遇到的問題。其次教師要主動詢問學生在閱讀時遇到了哪些問題,或者是閱讀得到的感受,使得教師能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初步判斷,隨后在閱讀完成后圍繞問題或學生感受提出新的問題,這個問題既可促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到課外,并開始思考問題,而思考問題就會促使學生利用線上渠道進行交互式閱讀。例如某教師在Lesson 12“Let's go shopping”課文閱讀完成后,就向學生提出了“How can we express our shopping intention in English?”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學生腦海中構筑成了各種購物場景,使得學生開始思考不同場景下的對話方式,而為了找到正確對話方式,學生會在課外通過線上軟件進一步的對課文進行閱讀,并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這樣就做好了線上下的銜接,讓交互式閱讀融入初中英語教學體系。
2.教師在線引導,提供課外資料。初中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具備獨立完成閱讀,并對閱讀內容進行思考的能力與習慣,但在能力提升與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約到很多問題,這時教師就要發(fā)揮自身效用,幫助學生度過這些難關,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考習慣,這一點在交互式教學中也是一樣。即建議教師在線上的交互式閱讀中將自身放在引導者地位,利用信息技術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或者了解學生是不是遭遇了新的問題,若發(fā)現此類問題教師就要為其答疑解惑,但答疑解惑的方式并不是讓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答案,而是提供一個更接近正確答案的思路,讓學生沿著這個思路進行思考,最終就能找到正確答案。另外,在閱讀教學的引導工作中教師應當給學生提供一些課外資料,包括課外讀物、教師對課文的注釋等,這些資料能夠在教師引導中使用,學生閱讀這些資料能開闊眼界、活躍思維,更好地對課文進行思考,思維習慣也會更快養(yǎng)成。例如某教師在Lesson 37“Seasons and weather”中就給學生提供了自己對課文的注釋,注釋中提到“課文中用Seasoning來表述季節(jié),而我們課本上的單詞是Season,這是為什么呢?”,這種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思考,開始回憶以往學過的知識,最終找出了正確答案,理解到課文表述的是“現在正是某個季節(jié),Seasoning是Season的現在分詞”。
3.設計系統(tǒng)功能,支撐學生自主閱讀。在以上兩個交互式閱讀教學的應用方法作用下,初中學生逐漸會開始在課外進行線上閱讀,這時學生一般是出于獨立狀態(tài)下的,教師不應當過多進行干預,否則會影響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提升,但為了保障學生獨立自主閱讀行為可以順利開展,教師應當著重對交互式閱讀教學系統(tǒng)功能進行設計,利用這些功能實現人機交互,讓學生自主閱讀行為得到良好支撐,學生能借助這些功能開展一系列訓練或測試。交互式閱讀教學系統(tǒng)功能有很多,本文主要列舉“智能對話功能”,該功能能夠向學生提出多個對話主題,且各對話主題全部與課文有關(教師通過設計可實現這一點),學生能根據自身意愿選擇任意主題開始對話,即系統(tǒng)先提出一個問題,學生要在對話框中輸入正確答案(其他輸入方式也可以),然后系統(tǒng)會根據學生答案進行反饋,這樣逐漸引出課文全文與中心思想,形成一種具有動態(tài)性的交互式閱讀,這不但能讓學生保持良好閱讀狀態(tài),也更有利于學生應用英語、學習英語。如某教師圍繞Lesson 48“English-speaking countires”對系統(tǒng)“智能對話功能”進行了設計,該功能會先提出“Do you know which countries have English as their mother tongue?”的問題,假設學生回答“U.S.A”,則回復到“What language do you speak?”等一系列問題。
結語
綜上,本文分析了交互式閱讀對初中英語教學積極影響,說明交互式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具有良好應用價值,教師應當了解其基本概念。隨后文中提出了交互式閱讀教學的應用方法,各方法可以循序漸進地讓教師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最終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怡敏.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英語交互式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4):522.
[2]黃玉紅.芻議初中英語交互式閱讀教學模式的運用[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4(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