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益
過度肥胖不僅會使人行動不便,還會誘發(fā)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多種疾病。近年來,老年群體也越來越關(guān)注體重問題,許多人也加入減肥大軍。
最近,成都71歲的潘先生為了減肥,進行了減重手術(shù),希望能夠告別大腹便便。潘先生非常重視健康問題,可是臃腫的腹部成了他一個難解的心結(jié),他和老伴也想過一些方法,比如飲食清淡、減少肉食等等,但并沒有明顯的改善。近年來,體重已近200斤的潘先生開始持續(xù)關(guān)注減重治療,希望通過科學的方式減肥。醫(yī)生檢查后,發(fā)現(xiàn)肥胖的確對他的健康造成了威脅,存在血壓高、血脂高的問題,特別是潘先生的腰圍高達111.9厘米,比正常值高出近25%,而腹型肥胖導致的健康風險遠大于全身肥胖。醫(yī)生表示,通過適宜的方式仍可幫助他實現(xiàn)減重目標,為健康提供更大保障。
老年人多見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又稱“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指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內(nèi)蓄積過多。腰圍測定值是判定腹型肥胖的標準,我國腹型肥胖的標準如下: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5厘米;或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5。符合上述兩條,即可判定為腹型肥胖。
研究顯示,吸煙、飲酒、心血管病家族史等,都與腹型肥胖顯著相關(guān),而且年齡在55至64歲人群的腹型肥胖率最高。其中,飲食過量是導致肥胖的最根本原因,攝入的熱量超過了消耗的熱量——只吃不動,攝入的熱量無法消耗,就會轉(zhuǎn)化為脂肪囤積在體內(nèi),腹部更是脂肪囤積的“重災區(qū)”。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運動量的減少,人的代謝能力會有所下降,進而引發(fā)肥胖;久坐不起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及代謝,長久缺乏運動也極易引發(fā)肥胖。
腹型肥胖易致脂肪肝,腹部是肝、胰、胃、腸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當腹部肥胖,過多的內(nèi)臟脂肪進入消化系統(tǒng),會損害肝臟,導致脂肪肝。腹型肥胖還易致糖尿病,影響新陳代謝,影響糖分的消耗吸收,容易導致糖尿病。腹型肥胖還會增大患心臟病的可能性,腹部脂肪堆積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會導致胰島素抵抗、血脂異常、高血壓,進而危害心血管。
時下幾種錯誤減肥方法
當下常見的減肥法真是五花八門,對此醫(yī)生呼吁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科學減肥,很多減肥法可能會產(chǎn)生諸多不良后果。老年人由于自身機體功能的退化、慢性疾病的困擾等原因,減肥千萬不要只求快速,一兩個月體重減輕一斤即可。這樣算下來,一年可減肥6至12斤。
吃減肥藥會抑制食欲,減少攝食量,體重自然下降。但是長期或大量服用減肥藥會產(chǎn)生營養(yǎng)不良、虛弱、情緒緊張、易怒等現(xiàn)象。而不服用時,體重又恢復原狀。
針灸、按摩可以減低食欲,以控制攝取多余的甜食,但是減肥后,若不了解食物的選擇技巧,不采取實際的減肥方式,體重仍會上升。至于一些宣傳減肥的腰帶、拖鞋、按摩霜效果也甚微,因為脂肪不可能平白無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