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鑫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0)
長期以來,煤炭一直是我國的主體消費能源[1-2],隨著煤炭開采強度和需求的不斷增加,賦存條件較好的煤炭資源已經不足以滿足國家的經濟發(fā)展需求,因此,必須在一些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富含豐富煤炭資源的煤田建立新礦井。在新礦井的建設中,常常會遇到復雜地層,比如在淮南淮北礦區(qū)、兗州礦區(qū)、開灤礦區(qū)等地方建設礦井時,經常遇到幾十米到上百米的表土層,表土層內含有多層流沙,涌水量較大,給井筒施工帶來了嚴峻考驗[3-4]。凍結施工技術具有適應性強、施工速度快、質量高等優(yōu)點,是我國鑿井施工的首選技術。凍結法施工預先在含水巖層中施工鉆孔,并鋪設鋼管,在鋼管內導入循環(huán)的液氮,加劇鋼管周邊的巖層凍結,以形成一層具有足夠強度的凍土層殼,強度達5~10 MPa,可有效隔絕地下流沙和涌水,尤其適用于松散、含水、不穩(wěn)定巖層鑿井[5-6]。
東周窯礦設計年產量1000萬t,井田地處山西黃土高原向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屬晉西北低山丘陵區(qū),為黃土丘陵地貌,地形起伏不大,沖溝發(fā)育,地勢南高北低,一般海拔標高1300~1500 m。礦井計劃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副立井及中央回風立井四個井筒。其中,主斜井布置于礦井工業(yè)場地東北約300 m處的選煤廠內,井筒傾角16°,凈寬5.0 m,凈斷面16.6 m2,井口標高+1 335.50 m,落底于主采5號煤層,井底標高+866.0 m,斜長1 703.3 m。依據(jù)礦井水文地質資料,主斜井井筒在穿透表土層期間將穿過第四系松散含水層、碎屑巖含水層、巖溶裂隙含水層、風化殼含水層,需采用凍結施工技術。
(1)第四系松散含水層。位于河床漫灘及兩岸一、二級階地區(qū),厚度為0.6~11.31 m。含水層由砂土,礫砂等組成,透水性較強,單位涌水量為1.21~2.47 L/s·m。
(2)碎屑巖含水層。巖性為中、粗砂巖、含礫粗砂巖,含水微弱,富水性差。其中侏羅系大同組可采煤層已普遍開采,開采中礦井排水改變了地下水的補給排條件,天然流場發(fā)生了改變。
(3)巖溶裂隙含水層。為富水程度極不均勻的承壓含水層,在巖溶裂隙發(fā)育地帶,富水性極好。
(4)風化殼含水層。不分地層時代而與地形相關,接近地表30 m之內,巖石呈強風化—微風化,風化裂隙發(fā)育,巖石破碎,易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和地表徑流補給,靠近河岸,含水性中等,單位涌水量一般在0.03~1.88 L/s·m。
由于主斜井井筒掘進斷面大,斜長較長,技術難度相對較大,加之巖層地下水豐富,與地表水有直接聯(lián)系,因此,解決好東周窯礦表土層是凍結施工技術的關鍵所在。主斜井表土段采用凍結施工技術,基巖段采用普通施工方法。表土段施工參數(shù)見表1。
表1 表土段施工參數(shù)
主斜井133.4~421.75 m段采用凍結施工技術,根據(jù)井筒斷面與地質資料,設計采用分段鉆孔、分段凍結的方法進行施工,保證鉆孔、凍結、掘進、砌碹等工序連續(xù)。設計每60 m為一段,共計5段。第1段凍結30 d后第2段開始凍結,凍結60 d后第1段開始施工,依次完成5段凍結施工。共設計5排凍結鋼管,778個凍結鉆孔,33個溫度測量鉆孔,鉆井量共計71 800.89 m。具體凍結施工技術參數(shù)如表2。
表2 表土段凍結參數(shù)
(1)在地面施工垂直鉆孔,鉆孔由淺入深。邊排孔最淺、最深深度分別為41.554 m、122.289 m,中排孔最淺、最深深度分別為41.554 m、122.449 m。其中,中排孔穿過井筒斷面,穿過井筒區(qū)域的鋼管應進行必要的隔熱保溫措施。
(2)凍結期鹽水溫度設計為-30~ -32 ℃,井筒頂板凍結巖層平均溫度設計-10 ℃,兩幫和底板設計-8 ℃。
(3)井筒頂板凍結巖層厚度設計為8.0 m,兩幫凍結巖層厚度設計為2.5 m,底板凍結巖層厚度設計為5.0 m。
(4)井筒頂板凍結采用Φ89 mm×5 mm無縫鋼管,底板凍結采用Φ133 mm×5 mm無縫鋼管,兩者之間采用變徑管相連。
凍結施工技術應用后,及時進行了現(xiàn)場監(jiān)測,主要包括凍結狀態(tài)信息和井筒變形監(jiān)測。凍結狀態(tài)信息主要采用鹽水系統(tǒng)監(jiān)測,同時還監(jiān)測了筒壁凍結巖層的溫度;井筒變形監(jiān)測主要監(jiān)測了頂?shù)装寮皟蓭偷淖冃问諗壳闆r。
現(xiàn)場鹽水系統(tǒng)監(jiān)測反饋,凍結技術施工過程中,系統(tǒng)運轉良好,各鉆孔鹽水循環(huán)正常。圖1給出了某一凍結基站鹽水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鹽水系統(tǒng)中去路溫度-25 ℃,與回路溫差1 ℃,表明該區(qū)段表土層已形成基本凍土層,每增加一路凍結鉆孔,溫度略微增加,后期鹽水溫度大概保持在18~20 ℃之間。圖2給出了某一側孔筒壁凍結巖層的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側孔附近的巖層溫度在0 ℃左右,具備良好的開挖條件。同時,現(xiàn)場開挖顯示,筒壁巖層凍結效果良好,未出現(xiàn)漏水現(xiàn)象。
圖1 凍結基站鹽水溫度變化曲線
圖2 測孔筒壁巖層溫度變化曲線
圖3和圖4分別給出了井筒掘進后頂?shù)装搴蛢蓭偷淖冃吻€。
圖3 井筒頂?shù)装遄冃吻€
圖4 井筒兩幫變形曲線
由圖可知,頂?shù)装遄冃沃饕l(fā)生在開掘35 d內,最大變形量約7.3 mm。變形初期(0~6 d),變形速度相對最大,約0.67 mm/d;變形中期(6~15 d),變形速度減緩,約0.45 mm/d;變形后期(25 d后),變形趨于穩(wěn)定。兩幫變形主要發(fā)生在開掘30 d內,最大變形量約23 mm,同比頂?shù)装遄冃斡忻黠@增加,但其穩(wěn)定時間有所減小。變形初期(0~12 d),變形速度相對最大,約2.2 mm/d;變形中后期(12~20 d),變形速度相對減緩,約0.38 mm/d。
東周窯礦主斜井穿過富水巖層采用凍結施工技術,設計了凍結施工技術與參數(shù),并進行了現(xiàn)場應用與監(jiān)測。鉆孔鹽水系統(tǒng)溫度、筒壁凍結巖層溫度、井筒變形等監(jiān)測結果表明,筒壁巖層凍結效果良好,井筒變形在允許范圍內,驗證了富水表土層井筒凍結施工技術與參數(shù)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為富水表土層井筒施工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