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德軒,方 鑫
(1.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生產力促進中心,北京 朝陽100013;2.遼寧鐵法能源公司,遼寧 鐵嶺112700)
松動圈探測分為地震折射層析法、高密度電阻率法、地質雷達法、多點位移計量測法和聲波法[1-2]。前三種方法測試成本高,第四種方法工作量大,本次采用超聲波探測技術測量[3-5]。通過測試大強煤礦松動圈范圍的大小,修正了原有的錨固支護參數(shù),使大強煤礦的支護結構形式更加科學合理,避免過度支護和支護強度不足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6]。
大強煤礦井巷工程位于中生代白堊系地層中,巖性以粗砂巖、粉砂巖、砂質礫巖為主。該區(qū)煤系地層含煤段的主要巖性為泥巖、含砂泥巖、砂質泥巖、含炭泥巖、粉砂巖、細砂巖、中砂巖、粗砂巖、砂礫巖和煤層等。
根據(jù)室內巖石力學試驗及現(xiàn)場工程地質條件分析,該礦區(qū)深部煤層頂?shù)装逡阅鄮r為主,其中頂板泥巖厚度30~50 m,底板為砂巖和泥巖互層。煤層天然強度約5 MPa,且較破碎,節(jié)理和裂隙發(fā)育。頂板泥巖天然強度約40 MPa,厚度30~50 m。底板砂泥巖互層天然強度約30 MPa,厚度15~20 m,巖體整體性差,多為層狀分布。
施工后,圍巖應力集中使巷道周邊及深部圍巖破壞后產生新的應力平衡,圍巖中出現(xiàn)一個破裂區(qū)——圍巖松動圈。其外是塑性極限平衡區(qū)及彈性區(qū)[7-8]。巷道圍巖松動圈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巷道圍巖支護的難易程度[9]。測試儀選用4 m長度的鉆桿,采用濕法打眼,以避免卡壞測試探頭。
松動圈動態(tài)測試選取大強煤礦-890水平軌道石門為測試巷道。
大強煤礦-890水平軌道石門巖性以泥巖、砂巖、砂質泥巖為主。-890水平軌道石門共測試6個斷面,每個斷面3個點,斷面間距為20 m。鉆孔位置如圖1所示。
圖1 鉆孔布置示意Fig.1 Drilling layout
針對-890水平軌道石門6組斷面分別進行了松動圈測試,經過現(xiàn)場實地測量,得到4組超聲波傳播時間-深度關系曲線。
3.2.1 1號斷面測試結果
1號斷面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1號斷面測試結果Fig.2 Test results of section 1
1~3號孔超聲波傳播時間分別在0.4、0.5、0.8 m處突然減小,因此1~3號孔的松動圈厚約0.4、0.5、0.8 m。1號斷面松動圈范圍約為0.4~0.8 m,右?guī)痛笥谧髱汀?/p>
3.2.2 2號斷面測試結果
2號斷面測試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2號斷面測試結果Fig.3 Test results of section 2
1~3號孔超聲波傳播時間分別在0.7、1.1、1.0 m處突然減小,因此1~3號孔的松動圈厚約0.7、1.1、1.0 m。2號斷面松動圈范圍為0.7~1.1 m,右?guī)痛笥谧髱汀?/p>
3.2.3 3號斷面測試結果
3號斷面測試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3號斷面測試結果Fig.4 Test results of Section 3
1~3號孔超聲波傳播時間分別在1.2、1.4、1.6 m處突然減小,因此1~3號孔的松動圈厚約1.2、1.4、1.6 m。3號斷面松動圈范圍為1.2~1.6 m,右?guī)痛笥谧髱汀?/p>
3.2.4 4號斷面測試結果
4號斷面測試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4號斷面測試結果Fig.5 Test results of section 4
1~3號孔超聲波傳播時間分別在2.0、2.3、2.4 m處突然減小,因此1~3號孔的松動圈厚約2.0、2.3、2.4 m。4號斷面松動圈范圍為2.0~2.4 m,右?guī)痛笥谧髱汀?/p>
3.2.5 松動圈厚度隨時間和距離變化趨勢
松動圈厚度隨時間和距離變化趨勢如圖6~圖7所示。
圍巖變形規(guī)律呈現(xiàn)為典型的巷道開挖后的加速變形、近似線性的恒速變形和二次加速變形3個階段。3段對應的時間分別為開挖后3~15 d、25~45 d、45~60 d以后。
由圖6、圖7可以看出,松動圈厚度在巷道開挖0~20 d時,加速增大;在開挖20~50 d時,恒速增大;在開挖55~70 d時,第二次加速增大。與圍巖變形規(guī)律相一致。松動圈隨時間、距離逐漸增大,最終超過300 cn的范圍,因此,支護應采用以錨網噴為基礎的復合支護。
圖6 松動圈隨施工時間變化關系曲線Fig.6 Curve of loose circle changing with construction
圖7 松動圈隨距迎頭距離變化關系曲線Fig.7 Variation curve of loose circle with time distance from head on
測試巷道不同方向對松動圈大小的影響,選取3條不同方向巷道的3個斷面。
3個斷面的支護方式相同,時間大體相同,圍巖性質大體相同,消除了支護方式、施工時間和圍巖性質等因素的影響,通過比較可以得出方向對巷道圍巖松動圈的影響[10-12]。圍巖性質對松動圈的影響,選取了2條平行巷道的2個斷面。2個斷面施工時間相同,支護方式相同,方向平行,通過比較可以得出巷道圍巖的不同性質對巷道松動圈大小的影響[13]。
為測試巷道不同方向對松動圈大小的影響,分別選取A、B、C三個斷面,3個斷面分別位于不同方向的3條巷道上。不同方向斷面位置如圖8所示。
圖8 不同方向斷面位置圖Fig.8 Location of section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不同方向巷道松動圈測試結果如圖9所示。
圖9 不同方向巷道松動圈測試結果Fig.9 Test results of roadway loosening circle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A斷面超聲波傳播時間在3.2 m深度之內沒有突然減小,因此A斷面的松動圈厚均超過了3.2 m。B斷面超聲波傳播時間在3.0 m處突然減小,因此B斷面的松動圈厚度為3.0 m。C斷面超聲波傳播時間在2.7 m深度突然減小,因此C斷面的松動圈厚度為2.7 m。
由測試結果可以看出,A斷面松動圈范圍最大,B斷面次之,C斷面最小,由此可以推斷地應力主應力方向大體為東西方向。由于C斷面所在的巷道與主應力方向平行,受到的構造應力影響最小,因此松動圈范圍最小。A斷面所在巷道與主應力方向垂直,受到的構造應力影響最大,因此松動圈范圍最大。
(1)通過對大強煤礦-890水平軌道石門的6個斷面進行松動圈測試,發(fā)現(xiàn)松動圈的變形規(guī)律呈現(xiàn)為典型的3個階段,即巷道開挖后的加速變形階段、近似線性的恒速變形階段和二次加速變形階段。時間分別為:加速變形階段巷道開挖后3~15 d;恒速變形階段25~45 d;二次加速變形階段為巷道開挖后45~60 d以后。
(2)松動圈厚度在巷道開挖0~20 d時,加速增大;在開挖20~50 d時,恒速增大;在開挖55~70 d時,第二次加速增大。與圍巖變形規(guī)律相一致。松動圈隨時間、距離逐漸增大,最終超過300 cn的范圍。
(3)松動圈的范圍還與地應力主應力方向有關,當巷道布置與地應力主應力方向垂直時,巷道松動圈范圍最大。當巷道布置與地應力主應力方向平行時,巷道松動圈范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