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軍
一、兒童結核病
結核病是因為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導致的一種慢性感染性疾病,在十九世紀末期由德國細菌學家在病人痰中發(fā)現,當該細菌侵入人體后,會讓身體全部器官受到影響。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由于自身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健全,防疫機能和抵抗力差,成為結核菌的主要易感者,其中侵入肺部引發(fā)肺結核是最為常見的情況。兒童結核病是指患病人群處于十六歲以下的病人,一般是由其他成人患者傳染導致,兒童結核病人會比普通成人病人更容易發(fā)生血型播散或腦炎等癥狀,從而引發(fā)咳嗽、發(fā)燒、體型消瘦、頭疼、乏力、昏迷等癥狀。兒童結核病本身具有一定的致死率,并且不進行治療大部分病人不會自愈。因此當兒童患上這種疾病后,一定要盡早合理化療并規(guī)范使用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才能治愈結核病,大大降低死亡率,有效保證兒童的生命安全。此外,結核病是一種較為頑固的疾病,如果治療不徹底、產生耐藥性、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影響,就可能導致疾病的復發(fā),因此結核病患兒應該接受合理治療。同時也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定期去醫(yī)院進行隨訪檢查,以避免病情的復發(fā),這樣才能讓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兒童結核病的病因
結核桿菌是引起結核病的主要原因,這種病菌可以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等情況傳播。呼吸道傳播是最為常見的病因,兒童通過吸入病菌的飛沫等,都會讓肺部引發(fā)疾病。消化道傳播是兒童食用存有結核桿菌的飲品或食物后,就會導致腸道發(fā)病。除了上述病因外,皮膚傳播、遺傳感染等因素,也可能增加兒童患病的概率。
三、兒童結核病的臨床癥狀
當兒童患上結核病后,會導致自身出現發(fā)燒、倦怠、咳嗽和結核中毒癥狀等情況,如果兒童出現咳血、不明原因消瘦等癥狀時,代表疾病已經逐漸惡化,這時患兒家屬應該及時帶患兒去醫(y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結核患病位置不同導致疾病的癥狀也不盡相同,如兒童肺結核癥狀不典型,肺部體征也不明顯,但隨著病情的不斷嚴重,病灶發(fā)生擴大時可能會出現喘息、氣促等癥狀。此外,有些患兒也可能出現過敏癥狀,如紅斑等。兒童患病后進行就診時,家長應向醫(yī)生提供包括患兒和家庭成員在內的結核密切接觸史,還應提供患兒傳染病史,因為如果患有麻疹等傳染性疾病,也可能導致自身結核的發(fā)病。
四、兒童結核如何正確規(guī)范藥物治療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各種疾病也更加重視,其中結核病就是備受人們關注的話題。根據研究數據表明,治療時合理使用藥物能夠大大降低結核耐藥性的情況出現,由于兒童結核病在進行抗結核治療時,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病情,比如對于無合并癥及并發(fā)癥的活動性兒童肺結核治療總療程為6個月,結核性腦膜炎則需要9-12個月,耐藥兒童結核病的總療程需要時間更長,可達到24-30個月,所以在治療療程中如果患兒藥物使用不規(guī)范、擅自更改藥物等,都可能導致耐藥的情況發(fā)生,這樣不僅不利于病情的恢復,還會降低治療的效果。
兒童結核病在治療上都是遵循早期治療、劑量適宜、合理用藥、堅持全程、分段治療等原則。在兒童結核病進行治療的強化階段,一般都會聯(lián)合使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重癥可加用鏈霉素,有表達能力的兒童還可加用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藥物,通過強有力的抗結核藥物聯(lián)合治療,達到迅速消滅生長分裂活躍的結核菌的目的,一般時間為2-3個月。強化階段結束后開始繼續(xù)階段,一般使用異煙肼、利福平,目的在于消滅生長緩慢及細胞內存活的結核菌,鞏固治療、防止復發(fā),時間一般為4-6個月。由于結核患病位置不同,疾病的種類也不同,兒童結核病應該根據病情的種類、嚴重程度、年齡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以此來達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在治療兒童結核病時,異煙肼和利福平最為基礎的藥物,合理的使用能夠有效控制病情,從而降低病情的復發(fā)。如果患兒經過強化期治療后菌陽肺結核并不能轉換成陰性,就應該適當增加治療時間。當病情反復發(fā)作或治療效果不理想時,應該根據患兒治療史進行藥敏檢驗,根據結果重新制定合理的方案。如果兒童患上耐多藥肺結核,這種疾病是一種治療難度較大的疾病,由于該疾病對異煙肼、利福平等藥物產生耐藥性,從而降低了上述藥物的治療效果,這樣就大大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和時間,病人在進行治療時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環(huán)絲氨酸、吡嗪酰胺、阿米卡星等藥物進行治療。
五、兒童結核的護理監(jiān)測措施
當兒童在結核治療的過程中,應該制定合理的護理監(jiān)測措施來提高治療的效果,以此來幫助兒童更快的控制病情。
不良反應的監(jiān)測:兒童結核病治療周期長,使用的藥物品種較多,各類抗結核藥物都有不良反應,所以在抗結核治療過程中,家長和兒童要在醫(yī)務人員的指導下,熟悉所使用藥物的不良反應,定期進行必要的檢查,以達到早期發(fā)現和及時處理不良反應的目的。
充足睡眠,合理鍛煉:家長們應該讓兒童在患病期間多注意休息,并且盡量減少兒童的活動量,這是因為在運動中可能會產生呼吸困難、乏力、疲勞等癥狀,這就可能對病情的恢復造成影響,因此病人在急性期時應該盡量減少活動量。當病人經過治療渡過急性期后,就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來增強身體素質,這樣能夠幫助身體更好的恢復。
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在治療期間應該注意開窗通風,以此來保證空氣循環(huán)流動,但兒童家屬也應該避免空氣流動正對患兒,防止引起感冒等情況。由于兒童結核會導致發(fā)燒、出汗等癥狀,病人家屬應該及時更換衣服和床被。
合理飲食:由于結核病屬于慢性疾病,這類疾病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影響,因此應該及時為患病兒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同時患兒還需要適當增加每天的飲水量,這樣能夠稀釋痰液,從而保證氣道的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