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革命烈士陳喬年親筆填寫的履歷表首次被公開,引起了廣大網(wǎng)友的熱烈討論。
在這張履歷表上,陳喬年詳細地填寫了自己家庭構成、教育程度、經(jīng)濟情況等。透過泛黃的紙頁,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鮮活的陳喬年,我們知道他生于1902年9月2日;他的曾用名有“羅熱”“何忍”“秋水”;他家是“官僚兼地主”,祖母有七八百畝田和兩個商店;他的父親陳獨秀“曾充過教授”,哥哥陳延年的職業(yè)是革命。他曾于1920年起在法國學習、工作,并于1923年路過德國……
從陳喬年的履歷表中,我們讀懂了兩個字——忠誠。一方面,對于自己的收入來源和個人經(jīng)歷,陳喬年事無巨細,用清秀有力的筆跡,向組織原原本本地進行了匯報。哪怕是1923年曾路過德國,哪怕是去法國的路費來源,他都清清楚楚地寫在了這張履歷表上。自己不了解的情況,他也詳細寫上了原因。另一方面,履歷表也顯示,他雖然出身官僚兼地主家庭,自己卻脫離家庭,靠著父親給的很少的一點生活費,靠著朋友、組織的幫助以及自己做工,完成學業(yè),奔走于革命之途。
這幾張穿越百年歷史而來的泛黃紙頁,承載的精神依然鮮活。字里行間,一個年輕共產(chǎn)黨員毫無保留的赤誠之心和毅然決然的奮斗足跡,躍然紙上。這便是信仰的力量,它能夠點亮中國漫漫長夜,同樣能夠抵達百年后的億萬網(wǎng)民內(nèi)心,讓人們?yōu)橹钌罡袆印?/p>
(據(jù)“半月談”微信公眾號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