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乃堯 張進
或許,有不少蘇州評彈聽眾會給上海評彈團著名彈詞演員毛新琳送上“著名評彈藝術(shù)家”“【張調(diào)】第一人”等一頂頂美好的桂冠。而毛新琳對此的回應仍然還是那樣一以貫之,樸實無華,他說:“我只是一個評彈演員,一個評彈老演員?!?/p>
從1980年進入蘇州評彈學校,到如今年近花甲仍然在評彈碼頭第一線獻藝,毛新琳始終是一名沒有挪出書場這個“窩”、這個藝術(shù)根據(jù)地的評彈演員,仍然是一位孜孜不倦地執(zhí)著于【張調(diào)】之美的美學工匠,仍然是一個想要百尺竿頭再進一步的,把【張調(diào)】唱腔演繹得爐火純青的評彈藝人?!叭匀弧眱勺趾喓唵螁?,但微綠能照春光,涓滴能映七彩,這簡簡單單兩個字中,就有蘇州評彈藝術(shù)傳承和發(fā)展的豐富信息——以前,評彈藝術(shù)家鍛造這門藝術(shù)的根基,離不開“仍然”;如今,毛新琳發(fā)揚光大【張調(diào)】,同樣離不開“仍然”;往后,后來者要延續(xù)宏展評彈事業(yè),則更加需要這個“仍然”。上承流韻,下接洪謨,毛新琳仍然孜孜不倦地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仍然”的含義,為此,我們應當為毛新琳點贊。
出發(fā),再出發(fā),就是新時代的文藝信號召。為了擴展【張調(diào)】特色,助力蘇州評彈美學精神的再升華,蘇州評彈演員毛新琳的再出發(fā),仍然是那么簡簡單單,但又孜孜矻矻。
少年時代,毛新琳常隨著父母到未來的師祖張鑒庭家去玩,耳濡目染,仰慕漸生。14歲時,愈加喜愛評彈藝術(shù)的毛新琳就把【張調(diào)】的氣韻裝在了心里。
如果說,出身評彈世家有家學淵源,進入評彈學校能求術(shù)業(yè)精專,走碼頭坐書場可得千錘百煉,那么,1997年調(diào)入上海評彈團后,毛新琳就決定了要為【張調(diào)】藝術(shù)而不斷進取。40多年彈指一揮間,毛新琳已成為“說過了萬回書目,放下了四十功名”的彈詞名家。
很多聽眾說,毛新琳是21世紀以來蘇州彈詞【張調(diào)】唱腔第一人,凡舉【張調(diào)】經(jīng)典唱段,他皆得心應手。與此同時,他為使【張調(diào)】的唱腔神韻更加豐華、藝術(shù)氣質(zhì)更加圓熟而不斷鉆研學習。《蘆葦青青》《林沖?誤責貞娘》《秦香蓮·迷功名》等名段成了他的保留節(jié)目,影響所及,經(jīng)久不衰。許多蘇州、上海的聽眾深愛著【張調(diào)】唱腔藝術(shù),而無錫、寧波等地更有他的擁躉,主動請他上門演出。2018年6月,一批耄耋之年的無錫粉絲還趕到蘇州光裕書廳,為毛新琳、周慧合作的長篇《曾榮掛帥》加油捧場。從大眾中來,到大眾中去,不是看你把口號喊得多響亮,而是要看你真真切切地做了什么。
毛新琳精勤鉆研【張調(diào)】唱腔藝術(shù),他認為,【張調(diào)】兼收【夏調(diào)】之蒼勁與【周調(diào)】之開放,其美學特質(zhì)應該是開放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需要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探尋新的高度。他在【張調(diào)】唱腔“蒼勁悲涼,氣韻沖天”的原生特色上,穩(wěn)健深化了【張調(diào)】的藝術(shù)神韻,釀造出了屬于他自己的,氣韻本作、意味深厚的“興味濃郁,氣韻悲沉”的新生風華。張鑒庭的《迷功名》之所以聽來一直是“悲郁深達,苦痛之至”的,是因為老先生懷著同情和批判的精神,將《迷功名》鍛造成了指向取“才”而又誤人的科舉制度的美學利劍。因此,《迷功名》中陳平這一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代表形象,就成了【張調(diào)】美學精神的具象化,浸潤了張鑒庭對那些皓首窮經(jīng)卻終生不能赴鹿鳴宴、登明倫堂的讀書人悲劇命運的同情。藝隨時代是蘇州評彈藝術(shù)精神最堅實的根基,毛新琳在表現(xiàn)老陳平的寒窗苦讀和科舉生涯的場景時,一方面,繪聲繪色、惟妙惟肖,仿佛穿越到了那個老陳平的身上,真切地與他共情;另一方面,悲苦悲哀、流血流淚,站在老陳平身邊,見而不忍卻無能為力、徒呼奈何。共情與旁觀相交織,毛新琳在【張調(diào)】“蒼勁悲涼,氣韻沖天”的基礎(chǔ)上,更加入了自己對古往今來人生名利的深刻思考。聽著毛新琳這段《迷功名》,觀眾似乎都會覺得自己的靈魂在生疼、流血,在一點一滴擔負起陳平科考一生卻仍然布衣加身的茫然與無奈,真切體會封建舉子身入彀中難以掙脫的心靈折磨,對老陳平“中了,中了”而又“完了,完了”這個不可避免“發(fā)了瘋”的慘痛悲劇有更加深切的理解和同情。這樣的一個老陳平,是毛新琳對張鑒庭《迷功名》中陳平形象的豐富與延展,也是對【張調(diào)】藝術(shù)特質(zhì)的發(fā)展與深化。
藝術(shù)氛圍,至關(guān)重要。進入上海評彈團后,毛新琳如吸水的海綿,為達到更高的藝術(shù)境界而兼容并蓄,攢取諸華。他先后求教于吳君玉、張振華、陳希安、余紅仙等名家,受益匪淺。以“小書大說”聞名于評彈界的張振華團長帶著毛新琳一起體驗《神彈子?拋頭》的那份無比精彩;跟吳君玉、沈世華兩位老師一起參演中篇《王昭君?建章宮》,毛新琳悟得了“說書要活,路數(shù)要清,語言要精,情境要明”的道理;評話藝術(shù)大家顧宏伯的點撥,為毛新琳深植【張調(diào)】藝術(shù)傳統(tǒng)、光揚【張調(diào)】藝術(shù)境界注入了自信的動力。
藝術(shù)哲學,貴在“舍”“得”。對于【張調(diào)】藝術(shù)來說,不管是說表還是唱腔,“聲調(diào)高與低、響與啞,狀態(tài)沖與藏、升與沉”等一直都是毛新琳取舍的重點。在長期藝術(shù)實踐中,毛新琳反復淘洗選擇,把那些只會阻礙甚至損害【張調(diào)】藝術(shù)健康肌理的“翻門檻、灑狗血”的不利因素與潛伏毒素,統(tǒng)統(tǒng)“舍”在了自己藝術(shù)門戶之外,由此,他收獲了“得”,得到的是【張調(diào)】藝術(shù)不能走下流,要在“悠悠空塵,忽忽海漚”中“淺深聚散,萬取一收”的藝術(shù)真理。
毛新琳與秦建國聯(lián)袂創(chuàng)作的對唱開篇《將相和》,既是【張調(diào)】【蔣調(diào)】的高端合作,也是毛新琳對藝術(shù)“收與放”理論的生動實踐。秦建國【蔣調(diào)】是“放”,因為在《將相和》的故事中,藺相如年富力強,正處于上升過程,“放”是必須的。而毛新琳【張調(diào)】的“收”,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疑惑與問答的自然延伸,縱然老將軍仍能“頓餐斗米,肉十斤”,但“安得不老”與“間或不辨是非”仍然接踵而來,所以“收”是必須的。具體到【張調(diào)】內(nèi)部,毛新琳藝術(shù)匠心更是凸顯到十分?!傲H聞言心慚愧,背負荊仗請罪到相府去,長跪不起在中廳”——由慚愧,而請罪,到長跪,唱腔放而漸收,收而至微,讓人聞之叫絕。慣作沖拔高亢、爆發(fā)向上“騰淵蛟”的【張調(diào)】唱腔,竟轉(zhuǎn)為低婉悲切、泣不成聲的“海底鯨”。這是毛新琳行腔用韻的一次創(chuàng)新,與蔣月泉“庵堂認母”唱段中徐元宰“尋不到你娘親,我決不轉(zhuǎn)家門”的泣不成聲,有異曲同工之妙。雖只是一個開篇,但《將相和》這一曲“中國古代將相為了正義握手言和”之歌,卻也收藏了【張調(diào)】珍貴的藝術(shù)密碼。
有學習之動力,說書才可能有創(chuàng)舉。2004年,為了唱好《將相和》中“廉頗”這個花臉角色,毛新琳特地去上海京劇院向著名凈角演員安平學習京劇花臉的演唱技巧,增加自己的藝術(shù)營養(yǎng)。多少年來,就是這許多簡簡單單而又不可或缺的學習節(jié)點,被毛新琳用“說中有唱,唱中有說”的美學絲線串成了線、構(gòu)成了面、立成了像。
藝術(shù)境界隨創(chuàng)造而不斷拓展。2018年10月,在第七屆中國(蘇州)評彈藝術(shù)節(jié)上,在中篇書目《趙氏孤兒》中,毛新琳塑造的“屠岸賈”一角,刷新了【張調(diào)】藝術(shù)“說中有唱,唱中有說”的生動藝術(shù)境界。早在1978年,蔣月泉先生就強調(diào):“彈詞說唱中,說表和唱腔要能夠達到‘說中有唱,唱中有說才是較為高級的藝術(shù)境界?!薄罢f中有唱,唱中有說”,這正是【張調(diào)】唱腔的藝術(shù)魂靈。毛新琳在塑造《迷功名》里“陳平”的形象時,又說又唱,亦唱亦說,使得簡短的說表語短情長,同時活躍豐富了唱腔的韻味。在進入到“屠岸賈”這個反派人物角色后,毛新琳更有機升華了【張調(diào)】藝術(shù)中的“說中有唱,唱中有說”的藝術(shù)特質(zhì)。
可以說,毛新琳把“承、鑒、創(chuàng)”融為一體,給“屠岸賈”這個評彈聽眾相對比較“熟悉的陌生人”注入了新的美學元素。承,是指他傳承了張鑒庭說唱反面人物(如現(xiàn)代書目《紅巖》中的徐鵬飛)時要“舍其高亢,得乎低沉”,著重于唱出人物性格內(nèi)涵的節(jié)制手法。在《趙氏孤兒》中,他對【張調(diào)】唱法做出了陰郁化的改腔和變形,以符合屠岸賈這個人物在特定情境中“滿肚子壞水,陰陽怪氣”的兇惡狀態(tài)。鑒,是指他在借鑒吳君玉老師處理屠岸賈形象手法的基礎(chǔ)上,又加強了對屠岸賈“身為高官而特別奸詐”的特殊氣場的營造。如第四回中,屠岸賈出場時的念白,聲音蒼老有力,調(diào)門曲折怪異,氣氛陰森驚怖,一下子就把現(xiàn)場聽眾扯進了“此情此景”中。創(chuàng),是指他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人物形象。毛新琳塑造的“這一個”屠岸賈,性情奸詐而又不完全暴露在外,身居高官確實也有過人之處。按照通用價值評判,屠岸賈當然是令人生厭的。然而,作為一個形象生動的書中人物,他又具有著很高的審美和認識價值?!笆怯姓嬖?,與之沉浮”,壞人在現(xiàn)實中有著存在的合理性,而在藝術(shù)作品中則能讓觀眾與之“沉浮”——一方面讓人揪心,擔心好人的安危;另一方面提醒觀眾,何所為何所不為??傊?,“屠岸賈”這個人物在毛新琳的藝術(shù)觀照與創(chuàng)作下,典型性非常顯著,復雜性相當?shù)轿?,價值性至為突出。
毛新琳剛進蘇州評彈學校那會,他的父親就教導他:“藝海無涯,必須下足苦功,才有希望成為一個好演員?!焙髞?,他拜張鑒庭之子張劍琳為師攻習【張調(diào)】藝術(shù),張劍琳老師給他留下了諄諄教誨:“博采眾長、學無止境,臺上認真、臺下低調(diào)?!比缃?,毛新琳并沒有因為自己“用著心,手舉著【張調(diào)】藝術(shù)火把”而沾沾自喜,而總是認為,也許“我們這代人有幸接過、悟到了【張調(diào)】藝術(shù)的薪火和美學密碼,但是,【張調(diào)】藝術(shù)不會自己長了翅膀自動飛到下一代青年演員的手里,他們需要美學橋梁和藝術(shù)路徑?!?/p>
從大眾中來,到大眾中去,廣大評彈聽眾中不乏【張調(diào)】的擁躉,喜愛【張調(diào)】唱腔、以之為立身藝術(shù)殿堂之根本的彈詞演員更是不在少數(shù)。因此,動態(tài)滿足聽眾欣賞【張調(diào)】的強烈愿望,并較好地把【張調(diào)】藝術(shù)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傳承下去,就是包括毛新琳在內(nèi),多位【張調(diào)】傳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毛新琳得師祖張鑒庭親炙,傳帶了《十美圖》《顧鼎臣》等看家書目。毛新琳的老師張劍琳兼彈詞演員、作家于一身,所以,他還從老師那里獲傳《正德訪嘉靖》《元宰入閣》等長篇書目。寶貴的藝術(shù)財富是他手中【張調(diào)】藝術(shù)火把永不枯竭的火種,就像傳遞奧運圣火一樣,毛新琳一定要一字字、一句句、一曲曲、一回回地把【張調(diào)】傳遞給青年演員們。
“退休不推責,休息不休業(yè),評彈藝術(shù)傳承需要有人挑起擔子?!苯陙?,毛新琳先后收下了幾檔學生,為【張調(diào)】藝術(shù)注入了青春的活力。如倪雅靜、陳寅奇已經(jīng)成為活躍在書場碼頭的實力派青年彈詞演員。張振陽、黃濟璠這一年輕檔,在毛新琳和周慧的悉心指導下,成長迅速、進步較大。入門才半年多,兩個年輕人就不僅對【張調(diào)】【俞調(diào)】等唱腔有了新的領(lǐng)悟,且初步能于15天演出檔期內(nèi)在書場、碼頭表演【張調(diào)】的長篇書目。3月28日,毛新琳、周慧帶著張振陽說唱長篇折子《十美圖?罰三樁》,登上了上海逸夫大舞臺。4月25日,成長中的張振陽、黃濟璠又在上海長江劇場成功地獨立演出了“張派”折子《十美圖?堂樓送別》。
青年是希望,傳承有榜樣。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毛新琳向他的學生們揭示了參悟的藝術(shù)密碼——“用功,苦功,久久為功”。自身條件好,有了初步基礎(chǔ),但還要用功,經(jīng)過“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基本歷練;登堂入室了,想要更上層樓,達到相當水準,還必須得下苦功,“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似乎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還是要多抬頭看看前方和高處,不驕不躁,馭心束懷,孜孜矻矻,久久為功。如此,青年一代才有望高舉【張調(diào)】的藝術(shù)火把。
多少事,從來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21世紀以來,尤其是蘇州評彈于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之后,蘇州評彈藝術(shù)迎來中華民間文藝千載難逢的“小陽春”發(fā)展機遇。蘇州評彈再出發(fā),毛新琳適逢其時,【張調(diào)】藝術(shù)從大眾中來、到大眾中去,在路上。
(責任編輯/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