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的飛速發(fā)展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新媒體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現(xiàn)今的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利用PPT進行講課,利用相關軟件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已經司空見慣。小學生的課外學習更是離不開新媒體的幫助。許多學習軟件以及微信公眾號中會推送很多關于中小學生的學科知識。家長們也會選擇一些有幫助有營養(yǎng)的內容來豐富小學生的課外生活。本文主要探討新媒體究竟對小學生課外的語文學習有什么樣的影響,進而借助新媒體這一媒介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新媒體;小學生;課外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8-010-02
【本文著錄格式】于非群.新媒體對小學生課外語文學習的影響[J].課外語文,2021,20(18):10-11.
引言
在當今的時代,新媒體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而且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任何一件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們應從客觀的角度來對待新媒體,不可一味地夸大其正面影響,也不可一味貶低其存在的意義。本文主要圍繞新媒體技術對于小學生課外語文學習產生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來分析我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新媒體這一媒介來促進小學生的學習。
一、新媒體對小學生課外語文學習的積極影響
1.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階段最需要學習的便是漢字。而漢字的學習非常需要學生的日積月累,僅僅依靠課堂中學習到的有限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軟件的使用恰好可以彌補這一方面的不足。一方面使用軟件進行學習與普通的做課后作業(yè)有所差別,軟件的外觀設計是極為有吸引力的,另一方面軟件是以游戲闖關等方式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軟件的內容包含很多,主要有漢字的讀音、筆畫、易混淆的字、詞語的近義詞與反義詞等等。
以教師留的課后作業(yè)為例,我們可以通過分析“一個作業(yè)利用新媒體來完成,一個作業(yè)仍然以紙質的書寫來完成”這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首先,采用紙質作業(yè)的方式來留作業(yè),主要有讓學生讀寫背這三種形式。在寫作業(yè)的時候學生面對的事物是沒有生機的課本,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生也只是機械地一遍又一遍地抄寫,至于讓學生自己在家進行朗讀或默寫也是很難完成的。在學生的眼中這只是會減少他們玩耍時間的絆腳石,朗讀這種無法以書面形式實際表現(xiàn)出來的作業(yè)很容易被學生忽視。而默寫也是如此,在家中學習沒有教師的監(jiān)督,學生是自己默寫還是直接抄寫教師們都無法知道。學生與作業(yè)的關系也是呈現(xiàn)出了對立面。而且現(xiàn)在的科技很發(fā)達,幾乎每家每戶都有電腦、電視、手機、游戲機等等娛樂的物品。讓學生置身在這樣一種充滿娛樂氛圍的環(huán)境中寫作業(yè),學生又怎會有很大的興趣呢?
相反讓學生利用軟件來學習一些知識就可以避免以上寫紙質作業(yè)的弊端,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是留了讓學生書寫、朗讀和默寫的作業(yè)。學生可以利用已經下載完有這一方面功能的軟件。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今的技術在軟件中設置任務點,讓學生以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的方式來做作業(yè),這樣就會賦予學生一種使命感,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會提升很多。另一方面對于讀的訓練,教師可以找相關文章,讓學生以提交語音作業(yè)的方式來完成。完成一個句子的朗讀會有相關的鼓勵提示,學生會非常有興趣地去學習。這樣學生面對的事物是鮮活的,是可以鼓勵他們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提升。而對于默寫的練習,教師可以以遠程與學生視頻的方式來完成。
這樣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了現(xiàn)今技術的發(fā)展,將學生與這樣的大環(huán)境融為一體,學習的興趣會與傳統(tǒng)的紙質作業(yè)的學習大大相反。學生在游戲中進行學習,在游戲中獲得快樂。這也體現(xiàn)出了新媒體技術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的積極影響。
2.擴大學生的認知范圍。在這樣一個科學技術和新媒體技術十分流行的時代,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是極為充沛的。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僅僅是學生學習的眾多知識的非常微小的一個部分。學生僅僅學習這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這樣一個時代需要學生有更強的學習能力與知識儲備。從中也體現(xiàn)出了新媒體對于學生課外學習的積極影響。
新媒體技術包含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知識以及一些技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一些可以增加知識的課外語文學習軟件。比如小學語文識字課堂、熊貓課堂等學習軟件。又或者引導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去獲取知識。比如,在學習《觀潮》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提問引導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們利用互聯(lián)網或者軟件獲取知識的意識。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一下課本原文,之后,問學生作者觀的潮叫什么名字。這種可以從書本中獲取的知識學生可以很快速地回答出來。之后,教師可以問學生對于錢塘江大潮有什么了解。學生的回答顯而易見是不了解,之后便可以體現(xiàn)出教師的引導作用了,教師可以說我有一種方法可以深入了解錢塘江大潮,你們想知道方法是什么嗎。之后,教師可以借助投影軟件在課堂上展示出用互聯(lián)網搜索的方式,也可以向學生展示用其他軟件獲得知識的方式。這也解釋了教授學生知識最有效的辦法是教授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的道理。
學生在利用軟件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獲取的知識會比課堂上多得多,學生的知識面也會在無形之中被拓展開來。這也是新媒體技術的積極影響的體現(xiàn)。
3.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借助新媒體技術進行學習的過程是一種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的過程。新媒體技術的使用讓學生在沒有家長與教師的環(huán)境下學習知識,是自己主動地學習一些知識,而非家長與教師的硬性灌輸。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可以獲得學習知識的快樂與成就感。而豐富多彩的軟件,使得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降低,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
在學生利用軟件進行學習時,通過完成一些任務來獲取獎勵或者積分。學生會非常積極主動地去尋找完成任務的方式方法,在尋找的過程中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得到加強。軟件通過將學生學習的知識與游戲進行結合,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將自己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種主動學習的意識會慢慢地培養(yǎng)起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得以提升。自主學習逐漸成為一種習慣,內化于心。學生在使用這些軟件時,可以以一種很放松的狀態(tài)去鍛煉自己的能力,這也是非常能提升學生自覺性的。學生在沒有教師的監(jiān)督下去學習、去培養(yǎng)自己的思考能力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新媒體技術可以在無形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二、新媒體技術對于課外語文學習的消極影響
1.學生學習的惰性增加。任何一件事物的出現(xiàn)都有利亦有弊,新媒體的出現(xiàn)亦逃脫不過這個定律。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學生學習的惰性增加。每個人都會有惰性,比如早上不想起床,可以坐車絕不騎自行車等等,這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但是不能讓惰性完全控制了自己。學生使用新媒體技術也是如此。但是,目前學生利用多媒體的便捷性來增加自己的惰性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
比如,教師在課堂上留了一個要學生做練習題的作業(yè),又或者是讓學生讀一篇文章并寫下讀后感。學生會非常自然地使用一些搜題軟件去搜題,或者是使用互聯(lián)網搜索相關讀后感,自己幾乎不會思考答案是否正確,僅僅是照抄照搬。這便是新媒體技術的濫用。一部分學生借助利用新媒體技術學習的理由,讓自己每天假裝很認真地在學習,實則在借助互聯(lián)網玩游戲。這是非常常見的學生濫用新媒體技術的表現(xiàn)。長時間下來,學生會越來越懶得動用自己的腦袋。教師在講課時,學生對于要接收教師所給予的知識時會感到很抗拒,十分不喜歡接受這樣需要花費腦力的事情。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很快下降,時間一長,學生會越來越不喜歡動用自己的腦力,腦力越是不使用思考能力就越差,思考能力越差學生更不喜歡動腦子,長期以來形成惡性循環(huán),學生的學習意識會逐漸減弱,甚至被網絡控制以致瓦解。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教師必須要足夠重視起來。
2.降低交流能力。在新媒體技術廣泛普及的今天,大家普遍使用新媒體技術在網絡上交流思想,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面對實際的人和事時,學生會慌亂,不知如何應對。在課外的語文學習中與他人進行交流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學生在利用新媒體獲取一些東西時,交流的對象僅僅是沒有感情的機器,所以學生在交流時可以隨意進行輸入,不需要有邏輯與表達的嚴謹性。但是,就課外活動的實際目的來討論,這并沒有達到語文課外活動的目的。學生不可僅僅活在抽象的世界中,與現(xiàn)實的世界進行適當?shù)慕涣饕彩潜夭豢缮俚模@也是語文能力的體現(xiàn)。長期在抽象的世界中,使得學生交流能力欠缺很多。有很大一部分人在網絡中說話十分有理有據(jù),但是,在現(xiàn)實世界中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看法。而語文這門學科的突出特點便是教學生學會表達,學會說話。這樣持續(xù)下去,與語文學習的目的背道而馳。
三、結語
新媒體技術作為如今非?;馃岬囊环N技術,它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意義。我們所能做的便是適應新媒體技術,學習新媒體技術,讓新媒體融入語文的課外學習中。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積極影響,盡最大可能去避免新媒體技術的消極影響,讓新媒體技術為我們服務。教師在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同時也要潛移默化地向學生灌輸這種思想,讓學生們逐漸培養(yǎng)起自己的判斷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
參考文獻
[1]王穎. 新媒體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實踐[J].課外語文,2019(1).
[2]袁貞宏.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運用[J].課外語文,2016(1).
[3]張穎.新媒體在小學生作業(yè)布置中的作用之調查分析[J].課外語文,2016(21).
作者簡介:于非群,女,1976年生,江蘇揚州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