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厲
摘要:2020年白衣天使逆向而上,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的號召下團結一致,10天建成火神山醫(y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yī)院,這既是“中國速度”,亦是“世界奇跡”,他們展現(xiàn)了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當前是大數(shù)據(jù)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為大數(shù)據(jù)傳輸和統(tǒng)計提供了重要作用,由此引申出的信息化給人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也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而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更是讓信息傳輸再無停頓,只有有手機只要有網(wǎng)絡,工作就隨時隨地可以開展。
當手機為人們生活帶來便捷和精彩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也淪為“手機控”,初中生也是如此。本文就初中生“手機控”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引導初中生正確合理使用手機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手機控;初中生;分析;對策
一、“手機控”產(chǎn)生原因
(一)“手機控”含義
手機控是指具有手機情結的低頭一族(群體)。主要集中在80、90、00……后,以學生和上班族居多,“手機控”總把手機帶在身邊,否則就心理不踏實,做工作心不安;經(jīng)常下意識地通過手機查看信息;當手機無法連線網(wǎng)絡、收不到信號時,脾氣也變得急躁。
(二)初中“手機控”成因分析
1、心理(從眾)需求。當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信息交流傳輸極其發(fā)達,基本上人手一臺智能手機,當初中生看到很多身邊的長輩、同學都在使用智能手機,享受手機帶來的種種好處時,他們就會產(chǎn)生擁有一臺智能手機的內在心理需要,他們或自己省吃儉用或借錢或以各種理由要求父母為自己購買手機。一旦擁有手機后,初中生也會和周圍人一樣使用手機。
2、生活(過度)需求?,F(xiàn)階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人民之間的交流卻因為工作太忙、太累、離家太遠等無法正常進行,甚至農村家庭中父母均外出打工,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交流只能通過手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連接進行,同學之間交流亦是如此。手機網(wǎng)絡上豐富精彩的虛擬生活,強烈吸引著處于青少年發(fā)展時期好奇心強的自律能力相對薄弱的初中生,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能結識更多的朋友,排遣寂寞,體驗更多的樂趣,慰藉孤立的心靈,促使他們玩手機的內在動機逐漸增強,導致“手機控”越來越嚴重。
3、“偽和諧”家庭關系。我們家長均擁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父母一切以學生(學習成績)為主,成績好家庭和諧,成績不好則家庭不和諧,孩子也會把“擁有手機或使用手機”作為學習進步的目標。因此“手機控”已成為家庭關系的重要紐帶,如“手機控”的孩子成績會下滑、厭學逃學,表面上是因為手機問題不去上學,實際是在用不上學的行為與父母對抗。因此手機問題折射出的“家庭是否和諧”的問題。我們應當讓家庭充滿愛,建立一個溫馨的家庭,從根本解決因家庭關系缺失導致孩子迷戀手機的問題。
二、正確合理使用智能手機措施
(一)正確認識手機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正確合理使用手機意識
社會、學校(老師)、家庭(家長和孩子)需要共同建立對手機的正確看法,正視手機的意義和價值。手機是當下社會中不可缺少的溝通工具,也是初中生的重要社交話題來源,正確合理使用手機才是核心。社會、學校和家庭家應當給孩子足夠多的關愛和關心,把眼光從管理限制手機拉回到孩子身上,聆聽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孩子認識如何合理使用手機。
同時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意識,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學會正確使用手機工具,學會自我控制,逐漸減少對手機的依賴,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有擔當?shù)那嗌倌辍?/p>
(二)營造和諧向上的校園氛圍
學校明確使用手機“限入校園禁入課堂”的規(guī)章制度,學生如因特殊要求必須攜帶手機進入校園的須家長提出申請,報班主任和學校同意后方能進入。但學校應積極營造和諧向上的校園氛圍,在處理與手機有關的學生問題時,不能單一地采用批評的方式,更要從學生心理入手,找到真正原因,及時給與幫助,如為同意攜帶手機進入校園的學生統(tǒng)一妥善保管。例如學生每日到校后將手機統(tǒng)一保管在班主任處,放學后再取回。如利用手機通過家校通、QQ群、班級論壇等分享學習資源助力教學。并利用學校公告欄、班級板報、校園廣播等宣傳指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手機等,將學生的注意力從虛擬社交、虛擬游戲拉回到現(xiàn)實生活,在現(xiàn)實生活中體驗到樂趣和成就感。
(三)建立和諧共贏的手機合理使用家庭公約
和諧的家規(guī)有助于孩子正確人格的樹立,在和諧溫馨的家庭中,學生應能發(fā)表和表達個人的意見和看法,與家長一道共同建立家庭管理公約,明白彼此的權利和義務,學會和孩子合作,教會孩子懂得合作,在與孩子的合作中相互學習,共同成長,使孩子學會自我約束,懂得健康地生活學習。
手機合理使用家庭公約應明確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段和時長,明確孩子必須保證正確使用手機工具(如不履行須受到懲罰),明確父母要尊重和信任孩子,但是保留檢查手機和代為保管手機的權利;明確父母以身作則。明確嚴格執(zhí)行家庭公約,會給家庭內部帶來一次凈化,幫助雙方表達立場和溝通情緒,促使家庭成員的相互理解、和諧共處。
三、思考
未來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智能手機的使用將越來越頻繁。智能手機仍將是一把“雙刃劍”,給人們帶來便捷和負面影響。如何讓初中學生享受手機的科技進步,但不成為“手機控”,值得學生、家長、教育工作者共同重視思考。
參考文獻:
[1]中國電子學會,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中國生物物理學會手機發(fā)射的微波對大鼠大腦神經(jīng)元的損傷[C]/第三屆電磁輻射與健康國際研討會暨2003年全國電磁輻射生物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4-11-25.
[2]教育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體育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八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Z] 2018-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