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觀點報》7月28日文章,原題:中國越來越讓美國緊張中美關系凍結在一個不穩(wěn)定的平衡點上。美國顯然擔心越過一條臨界線——與中國的競爭、對抗演變成全面沖突。美官員的聲明以及中美最近的會談結果都證明了這點。
美中正試圖將復雜的關系變成文明的競爭。如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所說,兩國需要某種“護欄”以避免競爭升級為沖突。美國副國務卿赴華與中國外長和副外長會面。美方一直想將其部分立場強加給中國,而中國人對美國的這種做法是絕對不滿的。中方提出自己的條件。
實際上,中國并未提出什么特別要求,一切都很合乎邏輯和現(xiàn)實。但美國不會接受其中任何一點。它不會放棄反對中國制度的攻擊——事實上,如今世界上越來越少人相信關于(西方)民主是最好管理制度的童話。西方在管理國家中不斷出現(xiàn)的失敗和錯誤(比如疫苗接種、移民危機)讓人們更加確信這種懷疑。一些人開始認為,威權制度(例如中國)能保障國家實現(xiàn)高增長和有效對抗各種危機。鑒于這種形勢,美國展開大規(guī)模信息戰(zhàn)并妖魔化對手。
美國也需要一個假想敵,從而分散國內民眾對內部問題的注意力。華盛頓想通過妖魔化北京,以某種方式壓住其國內對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問題的不滿。
(作者格沃爾格·米爾扎揚,柳玉鵬譯)
“今日俄羅斯”網(wǎng)站7月29日文章,原題:美中對抗意味著兩國戰(zhàn)爭不可避免?美中關系將走向何方?還有沒有挽救的可能?北京的官方立場是,中國并不尋求與美國的全球對抗,反而是華盛頓出于種種原因選擇與中國對抗,中方不得不作出回應。盡管中國表示樂于與美國共存,但另一方面,中國在經(jīng)濟、國家主權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一些紅線如今與美國發(fā)生根本性沖突。所以解凍似乎很難,甚至在很多方面是不可能的。
北京表示希望得到尊重,并提出一些要求。但滿足具體要求意味著美國將在如何運作外交政策利益方面作出巨大妥協(xié),反之美國對中國的要求也如此。
中國無意稱霸全球或取代美國。北京沒有輸出意識形態(tài),也沒像西方所說的那樣自起爐灶,試圖建立另一個世界秩序。但中國不得不制定戰(zhàn)略維護國家利益,以應對美國的種種行徑。中國必須應對這樣的事實——美國試圖阻止中國科技進步,試圖使其周邊地區(qū)軍事化,試圖煽動地區(qū)動蕩,試圖游說盟國建立反華同盟……一言以蔽之,試圖遏制中國。中國不謀求成為全球霸主,但作為一個日益繁榮的國家,其崛起正受到美國威脅。因此,不論美國想要什么,中國都將按照推動本國利益的方式行事。▲
(作者湯姆·福迪,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