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海峰
(徐州市中醫(yī)院呼吸內科 江蘇 徐州 221000)
研究顯示,老年患者出現(xiàn)慢性肺部疾病的概率越來越高[1]。其中最為常見的慢性肺部疾病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屬于一種不可逆氣流受限性疾病,患者癥狀以胸悶,氣促及咳嗽咳痰等癥狀為主,有可能會轉變成呼吸衰竭甚至窒息死亡,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2]。對于COPD 患者來說,普遍伴有呼吸道堵塞癥狀,導致肺部氣體交換難度增大,非常容易出現(xiàn)缺氧狀況,甚至影響呼吸。同時,患者需要長時間進行呼吸活動,使得熱量消耗增大,非常容易導致患者營養(yǎng)不足[3-4]。經(jīng)臨床研究表明,此癥狀易反復發(fā)作,且治愈難度非常大,對于COPD 的護理方案會對患者的后續(xù)治療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為此,試驗組予以6 min 步行結合呼吸訓練法護理[5]。統(tǒng)計比較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護理滿意度、以及肺功能狀況?,F(xiàn)報道如下。
以在我院2018 年12 月—2019 年6 月治療的穩(wěn)定期COPD 患者42 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數(shù)字表法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21 例。納入標準:(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6]中有關診斷標準,病程>7 年。(2)意識清楚,溝通良好。排除標準:(1)存在精神異常;(2)伴有結核病。(3)合并腫瘤。(4)未能配合完成研究。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為患者提供一個整潔、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并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以此加快患者病情康復。在此基礎上,試驗組予以6 min 步行結合呼吸訓練法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健康教育?;颊咭驗槿狈膊≈R的了解,易產生不良情緒,為此,護理人員可通過專題報告、講座等方式進行疾病宣教,以此提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消除患者顧慮,讓患者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2)飲食護理?;颊咭驗椴∏?,導致蛋白質消耗非???,應及時補充高蛋白食物,禁食辛辣、油膩的食物。同時,叮囑患者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注意飲食搭配,保證營養(yǎng)均衡,以免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3)呼吸訓練。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進行縮唇呼吸訓練、腹部呼吸訓練。對于縮唇呼吸訓練而言,具體操作如下:吸入氣后用舌頭頂上頜部位,嘴呈魚嘴形狀,慢慢呼出氣體,四秒呼出。每天進行三次呼吸訓練,每次15 min。對于腹部呼吸訓練來說,具體操作如下:叮囑患者放松肌肉,用鼻子進行吸氣,至腹部肌肉舒張感覺為適,之后用口緩慢呼氣。按照上述操作反復訓練,每分鐘呼吸8 次,呼吸訓練15 min??s唇呼吸。(4)6 min 步行訓練。在患者進行步行訓練之前讓患者口服沙丁胺醇用于支氣管舒張。患者的訓練位置為醫(yī)院的過道,患者每天訓練0.5 h 左右,分為4 次進行,在訓練間歇時休息1 min,每次約為6 min。在訓練過程中,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讓患者盡量加快步速,并詳細記錄患者步行距離,同時對患者的心率以及指脈氧進行檢測。如果患者身體狀況允許可以增加訓練次數(shù)。
(1)護理滿意度。利用自制滿意度調查量表評價患者滿意度,由患者進行滿意度評分,選項包括:非常滿意(計85 ~100 分)、基本滿意(70 ~84 分)、滿意(55 ~69 分)、不滿意(≤54 分)。由護士協(xié)助患者進行滿意度評價,并統(tǒng)計平均滿意度評分。(2)肺功能指標。對兩組患者肺活量、呼氣容積進行統(tǒng)計比較。(3)癥狀改善情況。與治療前相比,患者咳嗽、咳痰癥狀基本消失,評價為Ⅰ級;患者癥狀明顯好轉,評價為Ⅱ級;患者癥狀有所改善,評價為Ⅲ級;患者癥狀未改善,評價為Ⅳ級;患者癥狀加重,評價為Ⅴ級。達到Ⅰ級、Ⅱ級、Ⅲ級者為有效。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 21 95.51±0.65對照組 21 71.51±1.05 t 3.59 P<0.01
試驗組肺功能各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s)
PEFR/(L?s-1)觀察組 21 2.02±0.35 1.68±0.19 77.68±7.39 3.28±2.19對照組 21 1.51±0.35 1.18±0.22 62.23±6.12 2.63±1.25 t 8.59 11.23 12.11 2.13 P<0.001 <0.001 <0.001 <0.05組別 例數(shù) FVC(L)/分 FEV1/L FEV1/FVC/%
試驗組癥狀改善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COPD 是患者發(fā)生氣道阻塞導致呼吸困難的一種臨床病癥[7]。經(jīng)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引發(fā)COPD 的原因非常多,如工業(yè)污染、吸煙等。COPD 的病程及康復時間比較長,在臨床治療中,因為患者呼吸不順暢,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同時患者的肺功能遭到打擊甚至心臟功能受損,病情嚴重患者會產生呼吸衰竭[8]。對于COPD 患者來說,日常生活習慣與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所以,必須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
在COPD 治療中,因為老年患者心理較為脆弱,非常容易喪失治療信心,且患者的身體素質較差,運動功能退化。因此對患者進行運動訓練以及呼吸訓練就顯得十分重要,應根據(jù)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特征,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以此滿足患者的各項需求,對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6 min 步行距離常被作為一個衡量指標,因為研究權威數(shù)據(jù)顯示五分鐘以下的鍛煉對患者的康復是無效的。在COPD 治療中,通過呼吸訓練的應用,不僅可以顯著增強患者體質,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還可以有效縮短患者康復時間,改善患者肺功能,減少患者復發(fā),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
本結果顯示,在護理滿意度、肺功能、癥狀改善率方面,試驗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與有關文獻[8]的報道結果基本相符,由此證實,6 min 步行結合呼吸訓練法的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對穩(wěn)定期COPD 患者進行6 min 步行結合呼吸訓練法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肺通氣功能,可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應用。本次例數(shù)較少,還需繼續(xù)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