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波,靳曉燕,鄭惠枚,譚增鑫,王恒一
(黑龍江省農業(yè)機械工程科學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隨著我國農機裝備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產品技術越來越先進,用于農機裝備檢測和試驗的設備和儀器也越來越多,并且越來越精細,產品技術性能不斷提高。目前,許多科研院所的實驗室管理水平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發(fā)展進度,存在管理模式落后、工作效率低和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1-2]。
近年來,信息化技術不斷走進人們的生活,如網購、手機支付、網絡約車和網絡教育等,都是信息化技術的具體體現(xiàn)。在農機裝備綜合實驗室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成為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分析探討農機裝備綜合實驗平臺管理模式,提出基于信息化的實驗室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對提高工作效率和資源利用率有重要意義,可以有效解決傳統(tǒng)管理模式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試驗儀器使用不透明、設備利用率低、維護效果差和管理人員勞動強度大等弊端,對我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和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3-5]。
目前,我國各類農機實驗室整體存在實驗儀器利用率低、管理過程難度大和信息共享程度低等問題,阻礙了我國農機裝備事業(yè)的發(fā)展。實驗室的許多設備儀器由于是人工操作,一項實驗需要多個人工配合完成,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試驗成本高,其中,涉及試驗儀器的選擇、耗材的使用及試驗設備維護等多項內容,存在很多重復工作,整個管理環(huán)節(jié)復雜、難度大。
傳統(tǒng)農機實驗室管理模式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技術作為支撐,人工操作和管理難度大,使得實驗人員、儀器、試劑、方法、環(huán)境和文件等多項信息無法有機結合,數(shù)據和信息零散,且儀器存在閑置時間長、利用率低等問題。另外,傳統(tǒng)實驗室管理模式信息交互能力差,更新速度慢,及時性差,由于信息不對稱,經常發(fā)生重復性工作,不僅影響工作效率,也浪費了資源,迫切需要建立基于信息化技術的農機裝備綜合實驗平臺管理模式,以實現(xiàn)農機裝備綜合實驗平臺的高效管理和應用[6-7]。
設計數(shù)據庫是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農機裝備綜合實驗室的基礎,目的是將不同類型的試驗信息有機地整合,協(xié)調實驗室各類資源信息,主要包括用戶信息、實驗室信息和設備信息3大類。其中用戶信息又包含許多小類信息,如用戶編號、姓名、身份和類別等;實驗室信息包括編號、名稱、地址及簡介等;設備信息包括編號、名稱、型號及簡介等。
實驗室信息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有一定的關系,如設備和實驗室之間存在庫存關系,設備狀態(tài)是“入庫”還是“出庫”需要明確,便于用戶查找需要使用的試驗儀器和設備。設計數(shù)據庫時,各類資源信息之間的相互關系也需要進行合理設計。實際實驗室管理過程中,實驗室添置新的實驗設備屬于入庫操作;一般情況下,實驗設備不外借,出庫操作主要針對耗材,如試劑、藥品、移液槍的槍頭、離心試管,以及容易打碎的玻璃儀器,如容量瓶、試管、溫度計、分光光度計的比色皿等。后續(xù)可能還會涉及由于設備報廢產生的設備出庫,這里不再詳述。入庫和出庫都會影響實驗設備的庫存情況,具體過程如表1~5所示。
表1 實驗室設備入庫信息示例
表2 實驗室設備庫存信息示例
表3 實驗室耗材入庫信息示例
表4 實驗室耗材出庫信息示例
實驗室信息化管理重點是數(shù)據庫信息的管理,工作人員通過實驗室的計算機完成信息采集,之后對信息進行分類、歸納和整理,并且將不同信息有效關聯(lián)到一起,確保信息的有效性和反饋及時性,提高信息準確度,確保管理手段科學、合理。信息化管理模塊如圖1所示。
圖1 信息化管理模塊
農機裝備綜合實驗室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并且有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范,無論是實驗室管理人員還是實驗用戶都應遵循這些規(guī)章制度和規(guī)范,以確保順利、高效開展實驗工作,降低實驗過程中發(fā)生危險的概率。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實驗室準入制度、實驗儀器借用制度、實驗儀器操作規(guī)范、實驗事故處理制度和實驗人員管理制度等,如圖2所示。
圖2 管理體系
在遵守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和規(guī)范的前提下,用戶管理需明確用戶的身份,如學生、科研人員、農戶等,明確用戶試驗的目的、要求和項目等,用戶和實驗管理如圖3所示。實驗用戶確定后,進入儀器預約使用流程,首先查找所需的試驗儀器,然后按照儀器預約使用要求和條件進行預約操作,系統(tǒng)管理員審核通過后,用戶可以進行儀器使用的測試,測試完成后提交實際操作,也可以委托測試或樣品送檢。儀器預約流程如圖4所示。
圖3 用戶和實驗管理
圖4 儀器預約流程
文件管理模塊主要功能是實現(xiàn)各類文件和數(shù)據的上傳、查詢和下載,不同文件在系統(tǒng)內有不同的目錄,方便用戶查詢和調用試驗數(shù)據,如圖5所示。
圖5 文件管理
除了正常操作流程外,還有一些異常情況需要處理,如違規(guī)操作實驗的用戶將被列入黑名單,實驗后未填寫使用反饋的用戶等,這些用戶再次申請實驗時,管理人員需要對他們進行重新審核,審核通過后才可以繼續(xù)預約實驗,否則將凍結其賬戶,待審核通過后再次進行賬戶激活。還有一些用戶未在規(guī)定預約時間內操作、網絡異常及儀器故障等。其他項目管理如圖6所示。
圖6 其他項目管理
制度建設是農機裝備綜合實驗平臺管理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好的制度是實驗室管理的前提。從實驗室出入制度、實驗儀器操作規(guī)范、管理模式等方面介紹了管理策略。
實驗室需要有一個整潔、安全和安靜的環(huán)境,這對用戶開展實驗有幫助,也能確保實驗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實驗用戶進入實驗室之前,管理人員應當對其進行制度宣貫,要求每個用戶都嚴格遵守規(guī)章制度。實驗室準入制度包括人員出入制度、儀器設備核檢制度、項目準入制度、原材料使用制度、安全承諾制度和原材料使用制度等,如圖7所示。
圖7 實驗室準入制度
農機裝備實驗室所用的實驗儀器價格較高,熟練掌握儀器設備的操作規(guī)范,對預防設備損壞和降低實驗成本有重要作用。用戶在使用實驗儀器之前一定要經過針對性的規(guī)范培訓,一旦造成儀器損壞,不僅維修成本高,而且耽誤實驗進度。農機裝備實驗常用的儀器操作規(guī)范如圖8所示。
圖8 儀器操作流程規(guī)范
針對不同用戶特點,實驗室的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開放和半開放兩種形式[8-10]。經驗用戶,即多次進行過實驗的用戶,對實驗室的規(guī)章制度、儀器使用規(guī)范等十分熟悉,可進行獨立實驗,這些用戶可以采用開放模式;而初次實驗用戶,對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和儀器使用方法較為陌生,雖然經過一些培訓,但是沒有實際操作過,還無法完全掌握儀器的操作流程和規(guī)范,這種情況下應采用半開放式模式,實驗室管理人員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一定的指導。
傳統(tǒng)農機實驗室管理模式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技術作為支撐,信息交互能力差、更新速度慢、及時性差,且儀器存在閑置時間長、利用率低等問題,迫切需要建立基于信息化技術的農機裝備綜合實驗平臺管理模式。探討了基于信息化技術的農機裝備綜合實驗平臺管理模式,對數(shù)據庫設計和管理體系各模塊構建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嚴格實驗室準入制度、規(guī)范儀器操作流程、開放與半開放相結合的管理策略。信息化技術可以有效整合資源,使實驗過程更高效、實驗數(shù)據更可靠、實驗管理更科學,不斷推動農機裝備實驗室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提高實驗室利用率,同時降低實驗室的運行和管理成本[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