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榮 程興國 趙澤波
(貴州民族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針對我國高校中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開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掌握計算機相關的基礎知識和技巧、使用計算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所涉及的知識較廣,不同專業(yè)其知識點及側重點也不盡相同,教師根據(jù)各專業(yè)情況及需要設計出各部分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來完成實際內容的講授[1]。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大學學生來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區(qū),各地教育水平不同,學生家庭條件也不一致,在進入大學之前少部分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電腦基礎知識,而大部分學生接觸電腦較少,基本停留在使用聊天軟件(QQ、微信)的階段。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進行,但由于新生入學軍訓以及國慶假期占用了部分教學時間,因此,實際總課時基本上會減少4個周左右的學時。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授內容較多、學生操作時間需求較大的情況下,當前的課時量是較少的。
此外,大學計算機課程主要的考核方式是平時考核+期末上機考核等,課程本身固有的考核方式單一,考核時間過于集中[2]。課程考核總成績中期末上機考成績占總成績的大部分,并且所有學生考核的內容及標準都是統(tǒng)一的。這種方式并不能檢驗學生的實際計算機水平和學習該課程所付出的努力,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針對以上出現(xiàn)的教學問題,課程教師以教學考核方式為切入點,對教學過程中的平時考核和期末上機考核進行了重新設計,提出了多指標和自選考核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本考核評價體系設計目的在于采用靈活、開放的考核評價方式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一是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解決課時不夠但學生又不主動學習的問題;二是反映出學生不同的學習效果及特長,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可在后續(xù)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對學生“因材施教”,把學生培養(yǎng)成才;三是避免使用一種刻板的固定標準,避免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并盡可能體現(xiàn)出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付出與回報的關系,體現(xiàn)出考核的公平性。
在課時較少和課程內容較多的條件下,課程通過采取多考核指標、組合式自選考核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力、培養(yǎng)其學習主動性。
在考核評價標準中采用“固定考核”+“自選考核”的方式進行本門課程的考核評價?!肮潭己恕敝饕w現(xiàn)在上課期間,包括:學生出勤、課堂提問、平時上機操作、作業(yè)等;“自選考核”主要是體現(xiàn)在期末考查中,期末考查的項目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要求設計成幾個不同的部分,包括:理論知識部分和操作部分,其中操作部分又可以分為多項(例如,Word、PPT和Excel等都可單獨設計成操作的一項內容),根據(jù)難度的不同其分值占比也不一樣,所以學生考核的項目數(shù)量是不一樣的,但學生必須選夠考核的總分值。在此考核條件下,學生可根據(jù)自身的學習完成情況選擇把握比較大的內容進行考核。此研究主要是對固定考核項目及學生自選考核項目的具體組成及成績占比進行研究,以發(fā)現(xiàn)以怎樣的考核項目及成績占比才能盡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因教而設置不同的考核。
本論文是基于貴州民族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yè)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考核評價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評價標準的設計以及如何利用該評價標準實現(xiàn)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研究。
為驗證該考核評價體系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對比實驗。實驗可分為兩組進行:第一組采用18級機電專業(yè)(1)班學生的學習成績,成績采用的是期中測試和期末上機考核;第二組采用19級機電專業(yè)(1)班學生的學習成績,成績采用的是“固定考核項目”+“自選考核項目”。以學生的平均期末成績和平均總成績這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對比考核前后的成績,如表1所示,考核方式改革后學生的平均期末成績和總成績都較改革前有所提升,分別提升了8.59%和5.31%。
表1 成績對比表
通過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結論如下。
“固定考核”+“自選考核”的考核評價體系不僅可以反映學生學習的整體效果,而且可突出體現(xiàn)學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長,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并結合實際對學生“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成才。此外,該考核評價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體現(xiàn)不同基礎學生學習效果及考核結果的公平性。
“固定考核”+“自選考核”的考核評價體系可激活學生活力、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在少課時的情況下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在課程教學中處于一個主動地位,使學生從“老師要我學”向“我要自己學”轉變,豐富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考核方式,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