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昌
提要:不少煙標集藏者自己并不吸煙,但卻成為了煙標收集的發(fā)燒友,這里集藏煙標與吸煙并不能夠劃上等號,更非表明集藏煙標是提倡吸煙,兩者之間迥然不同,畢竟集藏煙標的本身屬于一種文化范疇。
煙標歷史悠久
煙標是煙草成品的商品外包裝制品,不僅具有商標的屬性,而且因煙草制品的專賣特性,而成為了一種專利性的包裝物。鑒于煙草制品的市場銷售量極大,盡管近50年來世界范圍內的禁煙活動如火如荼,但其銷量依然不減,在世界各國占有的銷售量極高,也為各國帶來了滾滾財源。為此各煙草制品廠家均使出渾身解數,利用精致的圖案和新穎的包裝技術來吸引購買者。因此煙標的圖案絢麗多姿,美輪美奐,引發(fā)了不少集藏者的興趣,煙標的收集也逐漸在集藏界占據了一席之地。
煙標的出現,也為卷煙的發(fā)展歷史留下了一個記載。在中國,卷煙屬于舶來品,自100多年前從海外傳入,并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即便是國外,開始的時候卷煙并沒有商標。1880年,奧匈帝國的卷煙商為了擴大商品影響,在卷煙制品上別出心裁地貼上了一個標志——尼爾牌,由此世界上最早的煙標宣告誕生,這種身份標志非常實用,能夠區(qū)分不同廠家生產的卷煙產品,因此推出后即受到廣泛歡迎,并被世界各國卷煙廠商所競相效仿。
卷煙進入中國后,在不長的時間內即占領了國內煙草市場。清末,美國卷煙商將“小美女”“品海”“腳踏車”和“火雞”等品牌推入國內市場,而英商則以“統(tǒng)盤”“三炮臺”和“老刀”等品牌在國內競爭,日商則為“孔雀”和“鳳凰”等品牌輸入國內市場,這些都是最初在國內流行的外國香煙品牌。
1902年,天津北洋煙草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出國內自己的民族品牌——“龍球”牌卷煙,這是我國最早的卷煙商標。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后,中國民族經濟在困境中艱難發(fā)展,而作為中國煙草工業(yè)的發(fā)源地——上海,民族卷煙工業(yè)亦初步形成。20世紀初期,上海已開設20余家民族卷煙廠。至1924年,上海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和華成煙草公司成為了國內兩家最大的民族卷煙廠,他們歷經同外資煙廠的坎坷競爭,最終成為民族卷煙工業(yè)的象征。從20世紀初至20世紀40年代,僅上海的百余家民族煙廠就創(chuàng)設了約千余種卷煙牌名,如南洋的“黃金龍”“白金龍”“銀行”“大聯(lián)珠”“雙斧”品牌卷煙;華成的“美麗”“金鼠”“三旗”“芬芳”等品牌卷煙,都曾在國內盛極一時。
逐漸成為收藏品
煙標的出現,自然吸引了大量集藏者的關注,世界各地紛紛出現了煙標收藏俱樂部,煙標收藏也應運而生。我國的煙標收藏歷史并不長,在上個世紀70年代之前,絕大多數人收集煙標并沒有系統(tǒng)性,只是信手拈來。但進入70年代中期,隨著國內卷煙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各種品牌的卷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給集藏者提供了良好的收集舞臺,煙標的收藏也開始得到藏界的關注。近年來重視煙標集藏者日漸增多,不少煙標因存世量稀少,已凸現出集藏品固有的投資價值,市場的交換價格也與日俱升,并為不少市場人士所重視。如清末至民國時期的煙標因年代久遠,存世稀少,已成為藏品市場的珍罕品,成交價格動輒上萬元并不稀奇。
煙標的集藏和投資主要源于其圖案,目前收集煙標的主流對象是卷煙,因為卷煙無論是品牌數量還是銷售數量,均在煙草制品中占到了非常大的份額,也是一般集藏者能夠見到的集藏對象??紤]到煙草制品的特殊性,因此煙標的設計、印制和制作都非常的嚴格和精致,其體現出來的藝術性、防偽性、觀賞性和趣味性,并不亞于其他紙質(如郵票、紙鈔)集藏品,在許多方面還略勝一籌。如在題材的開拓性方面,就要比郵票和紙鈔廣泛得多,一些無法在郵票和紙鈔上出現的圖案,卻非常容易地能夠在煙標上呈現。
由此,煙標的集藏主要是對圖案的系統(tǒng)收集,絕大多數集藏煙標的朋友,往往是進行專題收集和主題收集。當然,隨著包裝材料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煙標也已經從傳統(tǒng)的紙質品向復合材料和其他材質方向發(fā)展,其防偽性更加的突出。更有一些如木質、塑料等材質的煙盒,已將煙標結合在一起,形成一體化形式。但就目前國內煙標集藏的發(fā)展看,紙質煙標依然一統(tǒng)天下,且價廉物美,是集藏的主攻方向。
集藏有其技巧
大多數人收集煙標,以本地或國內煙廠出品的煙標為首選目標,不過要想集齊國內各個時期發(fā)行的煙標,其難度卻大得很。因此,普通的收藏者基本上通過收集某家煙廠出品的各種品牌煙標為主,也有不少集藏者則收集圖案相似或相近的煙標,形成主題集藏。自然,最多的還是采取專題集藏,如花卉、動物、風光和人物等。譬如,有人就專門收集煙標上的動物,形成動物專題。而更加深層次收集的朋友,則將海內外有熊貓圖案的煙標作為專題,其數量雖然不多,但難度卻真的不小。
大多數煙標都是一個品牌一種圖案,但一些老牌煙廠出品的各個時期煙標,卻有著不同的圖案或底色,如上海卷煙廠出品的“上?!迸凭頍?,在上個世紀70年代即出現墨綠色煙標,80年代則改變成紅底色和綠底色的“上?!迸茻煒?,90年代末則升級換代成金色的“上?!迸茻煒耍ㄓ矚ぃ?,而且后者還存在著5支、12支裝的小規(guī)格包裝煙標。此外,有不少煙廠還發(fā)行同品牌不同圖案的系列煙標,如南京卷煙廠發(fā)行的“金陵十二釵”牌煙標,即由12枚煙標組成;又如紅安卷煙廠出品的“四君子”牌煙標,則為5枚一套,除了“四君子”外,尚有“梅”“蘭”“竹”“菊”4枚煙標。成套煙標的收集難度很大,絕大多數設計精美、題材上乘,不少成套煙標的發(fā)行數量也有限,存世量更加的少,所以這些被稱為套標的煙標已是近期收藏者主要追求目標,投資價值也更為突出。
與套標并駕齊驅的還有一些紀念性煙標,這是煙廠為了紀念重大事件而特別發(fā)行的煙標。大多數紀念煙標系在原品牌圖案上加字而成,但也有特別設計發(fā)行的特殊紀念煙標。國內的紀念煙標數量不少,目前統(tǒng)計的數字已超過千種,是煙標集藏中難度最大的一族。其原因是幾乎所有紀念煙標均為一次性印刷(加字),且發(fā)行數量十分有限,稍有疏忽即會失之交臂,因此成為了煙標集藏者重點尋覓的對象,也是升值潛力最大的煙標。
必須提醒集藏者的是,不少煙標因政策法規(guī)和商品規(guī)范的變化,在同圖案的煙標上會出現局部的變化,如近20多年來即出現了先后標示“吸煙有害健康”字樣、注明焦油量和煙氣煙堿量與條形碼等變化,尤其是一些老牌煙標幾乎涵蓋上述變化,這些細微變化的煙標是集藏者應該重視和收集的,千萬不要忽視。
目前煙標的收藏正處于逐步升溫狀態(tài),但在集藏圈的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擴大。需要指出的是,不少煙標集藏者自己并不吸煙,但卻成為了煙標收集的發(fā)燒友,這里集藏煙標與吸煙并不能夠劃上等號,更非表明集藏煙標是提倡吸煙,兩者之間迥然不同,畢竟集藏煙標的本身屬于一種文化范疇。這也就能夠詮釋,煙標為什么會成為世界四大平面印刷收藏品之一的緣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