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廣香,楊笑星,2,董樂,2,張永泉,尹家勝,匡友誼
(1.中國水產(chǎn)科學(xué)研究院黑龍江水產(chǎn)研究所,黑龍江省冷水性魚類種質(zhì)資源及增養(yǎng)殖重點開放實驗室,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0;2.上海海洋大學(xué)水產(chǎn)與生命學(xué)院,上海 201306)
哲羅鮭Hucho taimen(Pallas)和細鱗鮭Brachymystax lenok(Pallas)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是我國鮭形目Salmoniformes 鮭科Salmonidae 哲羅鮭屬Hucho 和細鱗鮭屬Brachymystax 珍稀、名貴的冷水性魚類[1-3]。近年來二者資源量不斷下降,為了保護和開發(fā)利用這兩種名貴魚類,研究人員相繼攻克人工繁殖和苗種培育技術(shù),成功進行了苗種規(guī)模化培育以及商品魚養(yǎng)殖,豐富了我國水產(chǎn)養(yǎng)殖的品種[4-7]。為了恢復(fù)野生資源,在部分哲羅鮭和細鱗鮭的原棲息地進行了增殖放流[8]。哲羅鮭和細鱗鮭是近緣物種,分布區(qū)域相近,生活環(huán)境相似[9,10],成魚根據(jù)外形易于區(qū)分,但幼魚形態(tài)學(xué)特征不明顯,無法依據(jù)形態(tài)學(xué)特征對二者鑒別。另外哲羅鮭和細鱗鮭均是人們喜愛的優(yōu)質(zhì)魚類,為名貴的水產(chǎn)品[11],但進一步加工后,失去了原有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使得它們之間更加難于鑒別,因此亟需一種快捷方便、準確可靠的方法鑒別二者。
核糖體ITS1(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位于編碼基因18S 與5.8S 之間,雖然18S 與5.8S 均十分保守,但its1 基因卻在屬、種及種下水平進化速率快、多態(tài)性高且信息量豐富,同時還具有長度適中、引物設(shè)計簡單和易于擴增等特點,目前已經(jīng)被廣泛應(yīng)用于屬、種水平,甚至科水平的系統(tǒng)演化分析[12-16]。武寶生等[17]用its1 分析了鱸形目的5 科11種魚類,包括尖吻鱸科、軍曹魚科、射水魚科、劍魚科及科,以鮣為外類群,發(fā)現(xiàn)its1 能夠很好地區(qū)分該類群物種;Huyse 等[18]用its1 將虎魚2 個屬(Pomatoschistus 和Gobiusculus)的不同魚類區(qū)分開,其結(jié)果與線粒體的12S 和16S 的分類結(jié)果一致。龔理等[19]用its1 研究鰨科4 屬5 種魚類時發(fā)現(xiàn),its1 不但能夠?qū)⑦@些魚類在物種和屬級水平區(qū)分開,同時還能反映各魚類之間的親緣關(guān)系。本研究用its1 序列分析哲羅鮭和細鱗鮭,旨在建立一種簡單易行的DNA 分子標記方法鑒定種質(zhì),以期為哲羅鮭和細鱗鮭幼魚鑒定、加工品鑒定、種質(zhì)資源管理和保護提供有效的工具。
本研究收集黑龍江虎頭、遜克、撫遠等地的野生哲羅鮭和細鱗鮭成魚各60 尾,根據(jù)形態(tài)鑒定種類后采集鰭條,陰干保存。用100 μL 裂解液在PCR 板內(nèi)裂解消化樣本。裂解液成分為0.5 mg/mL 蛋白酶K、10 mmol/LTris(pH 8.0)、50 mmol/LKCl、0.3%Tween20、0.3%NP40;裂解程序為55℃4 h,98℃10 min[20]。樣本裂解后用Vortex 混勻儀混勻,1 000~2 000 r/min離心1~2 min,取上清液備用。
在NCBI 上查找哲羅鮭its1 序列(序列登錄號:AY125130),用primer3 在線設(shè)計特異性引物2 對,同時對比哲羅鮭和細鱗鮭線粒體12S rRNA 序列,找出二者完全相同序列,設(shè)計12S rRNA 參照引物1對。為了能夠用瓊脂糖凝膠有效的檢測PCR 擴增產(chǎn)物,選擇12S rRNA 參照引物擴增片段大小與特異性引物片段相差50 bp 以上。引物序列見表1。引物由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PCR 反應(yīng)體系為20 μL,各成分為:2×Dream Taq PCR mater mix(Thermo Fisher,USA)10 μL、DNA粗提液2 μL、10 μmol/L上下游引物各0.1~1 μL(表1),超純水補足20 μL 進行PCR 擴增。PCR 反應(yīng)程序為95℃3 min,32 個循環(huán),每個循環(huán)設(shè)置為95℃30 s,64.5℃30 s,72℃30 s,之后72℃5 min。PCR產(chǎn)物用2.0%瓊脂糖凝膠檢測,120 V 電泳30 min,掃描成像。
表1 PCR 引物列表Tab.1 PCR primers list
為了避免DNA 降解、操作失誤和PCR 擴增失敗等原因造成的條帶缺失,影響判定結(jié)果,本實驗引入線粒體12S rRNA 作為參照進行雙重PCR 擴增,以消除上述因素的影響。由于不同引物擴增效率存不同,因此對濃度為10 μmol/L特異性引物和12S rRNA 參照引物的比例進行了優(yōu)化,設(shè)置4 個梯度,1-its1 特異性上下游引物固定為1 μL,12S rRNA 參照上下游引物分別為1 μL、0.5 μL、0.25 μL和0.1 μL。
分別用4 尾哲羅鮭和細鱗鮭初步篩選its1 和12S rRNA 引物,篩選結(jié)果見圖1。由圖1 可知:1-its1 引物在哲羅鮭中能夠擴增出334 bp 條帶,細鱗鮭中未能擴增出條帶;2-its1 在哲羅鮭和細鱗鮭中均能夠擴增出119 bp 條帶;12S rRNA 引物在哲羅鮭和細鱗鮭中均能夠擴增出251 bp 條帶。當12S rRNA 參照引物和特異性引物1-its1 均不能擴增出條帶時,說明PCR 擴增存在問題,如操作失誤,DNA降解等;當12S rRNA 參照引物在樣本中能夠擴增出條帶,而1-its1 引物不能擴增出條帶時,說明條帶缺失是樣本基因組DNA 差異所致。本研究中細鱗鮭12S rRNA 參照引物能夠擴增出條帶,而1-its1引物卻不能擴增出條帶,說明細鱗鮭的基因組DNA不能與1-its1 引物有效匹配,造成了條帶的缺失,表明1-its1 可能為哲羅鮭特異性序列,可用于鑒別哲羅鮭和細鱗鮭種質(zhì),但需要進一步群體驗證。
不同引物的擴增效率存在差異,因此在雙重PCR 擴增時有必要優(yōu)化引物濃度。由圖1 可知:同一個體相同條件下12S rRNA 擴增條帶明顯比1-its1 擴增條帶亮,說明12S rRNA 的擴增效率高于1-its1。本研究中,20 μL 擴增體系內(nèi)10 μmol/L 的1-its1 特異性上下游引物固定為1 μL。12S rRNA 參照上下游引物體積分別設(shè)置為1 μL、0.5 μL、0.25 μL 和0.1 μL,擴增圖譜見圖2。由圖2 可知,當1-its1 引物和12S rRNA 參照引物體積均為1 μL時,特異性引物未能擴增出條帶,僅12S rRNA 參照引物能夠擴增出251 bp 條帶(圖2-A)。隨著12S rRNA 引物濃度的減小,12S rRNA 引物的條帶逐漸減弱,哲羅鮭1-its1 特異性引物條帶變亮,細鱗鮭無1-its1 特異引物擴增條帶。在20 μL 擴增體系內(nèi),特異性引物1-its1 和12S rRNA 參照引物分別為1 μL、0.25 μL 時(圖2-C),二者達到一種平衡,哲羅鮭能擴增出清晰的334 bp 的1-its1 特異性條帶和251 bp 的12S rRNA 參照引物條帶;細鱗鮭樣本僅有251 bp 的12S rRNA 參照引物條帶。
圖1 3 對引物PCR 產(chǎn)物瓊脂糖凝膠電泳Fig.1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of PCR products of the 3 pairs of primers
圖2 引物1-its1 和12S rRNA 組合擴增結(jié)果Fig.2 Electrophoresis of 2-plex amplification with 1-its1 and 12S rRNA primers
為了進一步驗證1-its1 引物的有效性,用優(yōu)化的1-its1 和12S rRNA 引物組合擴增野生哲羅鮭和細鱗鮭成魚各60 尾,擴增圖譜見圖3。由圖3 可知,哲羅鮭均能擴增出334 bp 的1-its1 特異性條帶和251 bp 的12S rRNA 參照條帶;細鱗鮭僅有251 bp的12S rRNA 參照條帶,可見1-its1 引物能夠有效鑒定哲羅鮭和細鱗鮭種質(zhì),準確率達到100%。
圖3 哲羅鮭和細鱗鮭樣品1-its1 和12S rRNA 擴增產(chǎn)物電泳檢測結(jié)果Fig.3 Electrophoresis of 1-its1 and 12S rRNA in taimen and lenok population
本研究開發(fā)了一對能區(qū)分哲羅鮭和細鱗鮭種質(zhì)的DNA 分子標記。DNA 分子標記是通過分析生物體之間具有遺傳差異的DNA 片段,揭示生物內(nèi)在基因的分布規(guī)律及其各種表型性狀所表現(xiàn)的規(guī)律。DNA 分子標記具有鑒定速度快、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準確可靠等優(yōu)點,且不受生物體生長發(fā)育階段、試驗條件及供試部位等因素的影響,已廣泛應(yīng)用于生物體的基因組研究、起源進化、遺傳育種和種質(zhì)鑒定等多個領(lǐng)域[21]。已有用DNA 分子標記鑒定近源物種的報道。鞏高端等[22]用DNA 分子標記鑒定了黃顙魚Pelteobagrus fulvidraco、瓦氏黃顙魚Pelteobagrus vachelli 及其雜交種,發(fā)現(xiàn)瓦氏黃顙魚的inad-like 基因比黃顙魚缺失1 178 bp;周露等[23]建立了雙重實時熒光PCR 法鑒別同屬于鮭科魚類的大西洋鮭Salmo salar 和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根據(jù)擴增曲線對二者進行鑒定;衣潔菡等[24]用SNP 標記鑒定阿根廷滑柔魚Illex argentinus 和科氏滑柔魚Illex coindetii,建立了多重PCR 反應(yīng)體系,其中阿根廷滑柔魚擴增條帶為516 bp,科氏滑柔魚擴增條帶為419 bp。目前區(qū)分哲羅鮭和細鱗鮭的DNA 分子標記還沒有報道,本研究是國內(nèi)外首次基于分子生物學(xué)技術(shù)原理建立的一種哲羅鮭和細鱗鮭種質(zhì)鑒別方法。它利用its1 基因的多態(tài)性和12S rRNA 基因的保守片段,以12S rRNA 基因為參照,避免了由于DNA 降解、加樣失誤及PCR 擴增失敗等原因造成的結(jié)果誤判。本方法僅需一次PCR 反應(yīng),擴增產(chǎn)物經(jīng)瓊脂糖凝膠電泳,根據(jù)1-its1 引物擴增條帶的有無就能夠?qū)⒍邊^(qū)分開,哲羅鮭擴增條帶為雙帶,一條是251 bp 的12S rRNA 參照條帶,另外一條是334 bp 的1-its1 特異性條帶;細鱗鮭僅為單帶,是251 bp 的12S rRNA 參照條帶,無1-its1的特異性條帶。本方法無需依賴專業(yè)的分類學(xué)背景,也不需要具有長期從事魚類鑒別的豐富經(jīng)驗,不僅可以區(qū)分哲羅鮭和細鱗鮭完整個體,還可以鑒別其加工產(chǎn)品,具有快捷準確、客觀公正、經(jīng)濟實用的特點。本方法還可以用于魚卵、剛孵出苗種的鑒定,能夠研究群落結(jié)構(gòu)、產(chǎn)卵位置及擴散途徑,了解早期生活史,評估哲羅鮭和細鱗鮭種質(zhì)資源,鑒別商品苗種及淡水產(chǎn)品市場上存在的標識錯誤等問題,為哲羅鮭和細鱗鮭幼魚鑒定、加工品鑒定、種質(zhì)資源收集、保存、管理和保護提供有效的工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