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燕
Q老師,您好!
我是一名初中生,我對我的性格不太滿意,很多同學和老師都評價我是“玻璃心”,遇到困難我有強烈的畏難心理,但內心卻幻想自己是個非常優(yōu)秀的人,所以,一旦我的幻想因為我畏難心理被擊碎了,對我的打擊是巨大的。我很苦惱,想比任何人都要優(yōu)秀,但現實是根本沒有其他同學內心強大。所以想求助于您,希望您能給我一些意見。
小雯
A小雯,您好!
很欣賞您剖析自己的勇氣,也很高興這么信任我,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話講給我聽。我大致了解到您的困惑所在了。您的困惑在您這個年齡階段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它屬于自我成長的一個主題。雖然您現在遇到了一些“危機”,但危機本身也蘊藏著很多積極資源,而且您其實有很強的自我反思能力,也有很大的勇氣來面對自己,相信您一定能在這個危機中“轉危為安”,順利度過這個階段。接下來,我們針對您的這個問題仔細聊聊。
首先,幻想自己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在心理學上是一種補償心理,通常是發(fā)生在現實無法實現目標時或者實現目標有障礙時所運用的一種防御機制,可以保護我們內心不受傷害。就像一把防身的武器一樣,只是這個武器的等級是比較低級的,當外界刺激較小時,可以很好地保護我們;但當遇到比較強烈的刺激時,這個武器有可能抵御不住。
其次,幻想其實較常發(fā)生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如果我們經常只是使用這一種方式來平衡內心沖突的話,就會產生心理上的“退行”。所以,久而久之,幻想這種防御機制不但沒有幫助我們很好地平衡內心沖突,更因為頻繁使用而導致我們越來越逃避現實,出現畏難心理。
您所提及的“玻璃心”就是這樣形成的,您的“畏難”心理在幻想的防御機制下已經無法被安撫,就像陽光下的泡沫一樣,幻想破碎后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那些被包裹的、我們不想認可和承認的真相。所以,您才會出現那么強烈的反應。一方面是我們使用的武器太低級,另一方面是我們內心的沖突太強烈,這是我們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困難。
那我們該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行為來處理我們并不期待的“玻璃心”呢?
第一,升級“幻想”的防御機制。
既然“幻想”的防御機制力量太小,我們就需要升級或者置換更高級的“武器”。其實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很多不同的“武器裝備”,只是不經常使用的話,就不會成為優(yōu)先使用的“武器”。所以想想看,在您身上,過去或者現在遇到困難時,除了使用“幻想”的方法之外,有沒有其他的方式,諸如:向其他人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跟親近的人聊天和傾訴,又或者學會自我表達情緒。那些指向問題解決的方法都會比幻想這種方式更加成熟,也更適合現在的年齡階段所采納。您不妨回想一下,既往都使用過哪些積極的方法,可以列出來,放在醒目的地方,經常自我提醒,把這些方法變成常用的方法。
第二,勇于面對困難,不要試圖通過逃避問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大致了解到,“玻璃心”是不斷逃避的產物,就像畏難心理一樣,越害怕失敗,就越傾向于逃避那些困難,內心里的恐懼感就會加深加重,結果是問題不但沒有被解決,反而因為逃避,給我們制造出更多的困難。所以,逃避問題一定不能解決問題。如果覺得問題太難,很難一次性解決的話,可以分步驟、一點一點地分析和瓦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的自信心也會得到提升,那種幻想自己很優(yōu)秀的感覺也會變成現實。
第三,對于那些時不時就會出來的自我否定要學會忽視,培養(yǎng)自信心。
其實,跟很多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一樣,內心最害怕的是那些自己并不想接納的負面評價。但成長總會有代價,這些評價一定會出現,只是我們要學會怎么跟它們和平相處??释唤蛹{和被尊重是我們每個人內心的需要,但外界環(huán)境是不穩(wěn)定的,我們不可能做到讓每個人都對我們滿意,這是一個誰都無法達到的目標。但是,如果我們內心是穩(wěn)定的,那來自內心的自我評價就會是穩(wěn)定一致的。所以,最根本的是要相信內心的自我感受,對于外界的消極聲音要學會自動忽視,不受他們的影響,努力做一個可以自我接納的小太陽。
現在,我想您大概了解了自己的“玻璃心”是如何形成的,希望我的建議能幫到您,祝您可以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勇敢前進,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