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裕廣 ,許宏亮
(1.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北京 102600;2.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南區(qū),北京 102600)
重癥肺炎好發(fā)于老年群體,也是ICU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主要受細菌感染所致,患者的肺部功能逐漸下降,伴隨咳嗽、咯痰、氣促及呼吸困難等癥狀,病情嚴重者甚至發(fā)生感染性休克及呼吸窘迫,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1]。重癥肺炎合并呼吸窘迫患者需要長期接受機械通氣治療,大量黏稠的分泌物會積聚在支氣管內,影響肺部與外界的氣體交換,使得患者出現呼吸不暢的情況,加重肺功能損傷,導致不良預后情況發(fā)生,甚至引發(fā)死亡。肺泡灌洗是臨床常用的一種治療措施,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其利用支氣管鏡,向支氣管肺泡內注入生理鹽水,然后將其吸出,通過反復灌洗稀釋痰液,使其氣道得到疏通,改善痰液阻塞的情況,幫助患者通暢地呼吸,提高其肺功能[2]。乙酰半胱氨酸溶液中的巰基通過裂解痰液中蛋白分子復合物間的二巰鍵,迅速溶解黏稠的分泌物,使得痰液的粘度得以降低,便于痰液順利咳出[3]。鑒于此,臨床選取74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的患者,將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聯合聯合肺泡灌洗用于疾病的治療中,探討其取得的效果,研究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從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共選取本院收治的74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符合重癥肺炎合并呼吸窘迫診斷標準;②行機械通氣治療;③滿足肺泡灌洗指征;④在患者或其家屬的同意下,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肺泡灌洗禁忌證;②合并嚴重的肺部疾??;③存在嚴重的意識障礙,生存期不足7 d;④病情加重住院期間死亡或放棄治療者。根據患者入院ID號將其按照1:1比例分至2組中,即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7例。對照組資料顯示:男23例,女14例;年齡50~82歲,平均(65.12±5.11)歲;觀察組資料顯示:男24例,女13例;年齡52~83歲,平均(65.18±5.13)歲,兩組患者以上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對比后顯示均衡性良好(P>0.05)。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機械通氣、抗感染等基礎治療。對照組采用肺泡灌洗治療,采用日本奧林巴斯BF TYPE P260F 纖維支氣管鏡,直徑4.0 mm,采用2%利多卡因實施局部麻醉后,通過鼻腔進鏡,到達患者氣管,將氣道內分泌物采用負壓吸引出,取深層分泌物送檢。確定灌洗部位,將溫度為37℃的生理鹽水10 mL依次灌洗各支氣管,反復操作4~6次,局部注入20 mL敏感抗生素,15分鐘后吸出,再注入30mg鹽酸氨溴索注射液。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ZAMBON ITALIA S.R.L,批準文號H20150548,規(guī)格:3 mL:0.3 g)治療,肺泡灌洗的步驟與對照組一致,灌洗結束后,將300 mg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混合至0.9%/10 mL氯化鈉溶液中國,分3次注入,每次5 mL,操作過程中觀察患者有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1.3 觀察指標。①住ICU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天數。②肺功能指標:主要為用力肺活量(FVC)和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水平,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測定。③血氣指標:動脈血氧分壓(PaO2)及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
1.4 統計學分析。針對所得數據進行統一整理,然后借助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各項指標恢復情況、肺功能指標及血氣指標主要借助t進行檢驗,P<0.05,預示著兩組數據對比存在差異,同時具備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恢復情況比較。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住ICU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天數更短(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恢復情況比較(±s,d)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恢復情況比較(±s,d)
組別 例數 住ICU時間 機械通氣時間 住院天數對照組 37 16.66±4.23 12.34±3.45 27.56±3.23觀察組 37 13.31±3.20 9.56±3.23 22.23±3.08 t - 3.842 3.578 7.264 P -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檢測結果比較。與同組治療前的肺功能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效果更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結果比較(±s,L)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結果比較(±s,L)
組別 例數 FVC(L) FEV1(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7 1.45±0.25 1.90±0.37 1.66±0.15 2.11±0.70觀察組 37 1.46±0.26 2.78±0.34 1.65±0.21 2.78±0.63 t - 0.169 10.653 0.236 4.328 P -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功能指標檢測結果比較。與同組治療前的血氣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后兩組PaO2及PaCO2指標均得到提升或下降,且觀察組提升或下降幅度更大(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功能指標檢測結果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功能指標檢測結果比較(±s,)
組別 例數 PaO2(mmHg) PaCO2(mmH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7 55.18±4.22 75.23±5.18 62.23±7.56 55.21±6.23觀察組 37 56.21±4.19 82.30±5.22 62.26±7.62 45.56±6.26 t - 1.054 5.848 0.017 6.646 P - >0.05 <0.05 >0.05 <0.05
重癥肺炎是一種呼吸系統急癥,在老年群體、身體素質差及基礎疾病多的患者常較易發(fā)生,由于肺組織出現嚴重水腫及炎性物質滲出的情況,使得肺順應性得以下降,伴隨低氧血癥的發(fā)生,患者易出現呼吸衰竭的情況,甚至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4]。臨床以往常通過使用抗菌藥物抑制細菌繁殖,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但局部用藥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5]。而氣道由于分泌大量炎性分泌物,堵塞情況嚴重,如控制不佳,炎癥甚至會擴散到全身,引發(fā)感染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隨著纖維支氣管鏡技術的不斷進步,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獲得新的診斷及治療方式,纖維支氣管鏡徑口細,能隨意彎曲,可直達患者肺段支氣管內,直視下進行肺泡灌洗,清洗干凈后在局部病灶注入抗生素,達到清除分泌物及抑制炎性介質釋放的效果[6]。灌洗后通過負壓裝置回收,收集肺泡內灌洗液進行生化檢測,便于了解患者病理特征,為后續(xù)治療提供依據[7]。該種治療方式避免經驗用藥的盲目性,取代吸痰管能清除肺深部的痰液,有效疏導患者氣道,改善其呼吸困難及咳嗽等癥狀[8-9]。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內含有巰基基團,能降低肺泡蛋白酶的活性,將痰液蛋白溶解,降低痰液濃度,同時其作為一種抗氧化劑能促進炎性因子適當,減輕炎性反應,起到殺菌及抑菌的效果,使得感染情況得到有效控制[10]。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肺功能及血氣指標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住ICU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可見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聯合聯合肺泡灌洗治療,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將安全劑量的藥物總至局部,對氣道黏膜刺激小,可提升血藥濃度,藥物盡早得以吸收,使得患者的癥狀盡快得到緩解,患者的肺部通氣及換氣功能得到改善,血氣功能得到改善。
綜上可知,針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的患者,采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聯合聯合肺泡灌洗治療可縮短其住ICU時間及機械通氣時間,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氣指標改善顯著,促使其盡快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