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
(上海市松江區(qū)岳陽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上海 201600)
牙頜畸形主要是由于多種因素而造成的顱面、頜骨與牙齒畸形,隨著目前臨床對牙齒的研究不斷推進,目前對于牙頜畸形的理念已經(jīng)不僅僅是牙齒錯位與牙排列不齊,而是由于牙齒與顱面之間不調(diào)的關系而造成的牙頜畸形[1-2]牙列缺失就是由于多種原因為造成的上下頜牙列全部缺失,牙列缺失后的頜骨就被稱之為無牙頜。牙列缺失伴牙頜畸形在牙科臨床中屬于比較常見的口腔疾病,患者主要表現(xiàn)的癥狀為牙列不齊、鄰牙傾斜、鄰牙伸長,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解決牙周連接缺陷與牙體不緊密,只是單純的修復很容易造成義齒佩戴不佳和降低面部美觀[3-4]。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探討了正畸與修復聯(lián)合用于牙列缺失伴牙頜畸形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詳細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之間進行牙列缺失伴牙頜畸形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n=80,運用常規(guī)修復治療)和觀察組(n=80,運用正畸與修復聯(lián)合治療),本次研究經(jīng)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慎重研究,最終對本次研究表示同意。在對照組中男44例,女36例,年齡在20~58歲,平均(38.79±2.77)歲,病程3個月至6年,平均(3.58±1.69)年。在觀察組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在2~56歲,平均(38.53±2.60)歲,病程2個月至5年,平均(3.24±1.82)年。本研究所有患者的疾病基本資料相比數(shù)據(jù)相當,(P>0.05),具有可比意義。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列缺失伴牙頜畸形的診斷標準。②具有極高的配合度,可以堅持到研究結束。③對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加入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①伴有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的患者。②依從性低,無法配合臨床完成治療的患者。③患有其他糖尿病、傳染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修復治療,按照常規(guī)流程進行。而觀察組則運用正畸與修復聯(lián)合治療具體方法如下:術前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口腔檢查,采用X線片來觀察患者口腔的病灶情況,例如牙根、牙槽骨、埋伏牙等情況。將模型復制并鋸開,結合之前預先制定的方案來對牙齒進行矯正,在患者的要和功能恢復正常、牙列排列完好后對其進行修復治療。針對牙列缺失且伴有缺失異位的患者可以進行固定矯正器的治療。針對牙列缺失且伴有牙列稀疏的患者可以進行義齒集中修復治療。對于一些牙齒傾斜或牙反頜的患者可以直接進行固定矯正器矯正治療然后再修復。針對深覆頜牙列缺失的患者,可以首先使用導板矯正器壓低前牙,然后將咬合在矯正器下打開后進行修復,修復所需達到的目的為:①固定位選擇良好。②具有良好的固定。咀嚼食物或說話時義齒正常不松動,且不掉落。③具備較強的支持。患者在咀嚼食物時需要足夠的支持力量,如果支持力不夠會導致發(fā)生潰瘍、疼痛等不良情況,因此,必須要保證治療后有足夠的支持力。
1.3 觀察指標。①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的進出效果,療效評定為顯效:修復后的牙齒與正常牙齒匹配度高且牙齒穩(wěn)定,恢復正常的牙齒功能。有效:修復后的牙齒與正常牙齒匹配度較高且牙齒基本穩(wěn)定,牙齒功能恢復較好。無效:修復后的牙齒與正常牙齒匹配度不佳且牙齒容易掉落,未恢復正常的牙齒功能。②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zhì)量情況,采用生存質(zhì)量量表(QOL)對患者生理職能、生機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進行分析對比。③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對修復的滿意度,以100分為本次滿意度評定的標準,≥100~85分為非常滿意,≥65~84分為滿意,<65分為不滿意。④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功能評分,主要包括:面部美觀評分、咀嚼功能評分、修復穩(wěn)固性評分與舒適評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分析研究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觀察組治療后的臨床效果與對照組之間相比數(shù)據(jù)明顯較高(P<0.05),如表1。
表1 研究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分析[n(%)]
2.2 分析研究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觀察組治療后的生活質(zhì)量與對照組之間相比數(shù)據(jù)明顯較高(P<0.05),如表2。
表2 研究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分析(±s)
表2 研究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分析(±s)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職能 生機職能 軀體疼痛 一般健康狀況觀察組 80 75.58±3.74 81.87±3.9888.77±4.56 94.63±5.66對照組 80 64.42±2.63 73.45±3.7476.88±4.52 85.71±4.47 t - 21.831 13.789 16.563 11.06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分析研究患者治療后對修復的滿意度。觀察組治療后對修復的滿意度與對照組之間相比數(shù)據(jù)明顯較高(P<0.05),如表3。
表3 研究患者對修復的滿意度分析[n(%)]
2.4 分析研究患者治療后各項功能評分。觀察組治療后各項功能評分與對照組之間相比數(shù)據(jù)明顯較高(P<0.05),如表4。
表4 研究患者治療后各項功能評分分析(±s)
表4 研究患者治療后各項功能評分分析(±s)
組別 例數(shù) 面部美觀評分咀嚼功能評分復穩(wěn)固性評分 舒適評分觀察組 80 94.99±5.85 94.16±5.25 94.39±5.32 94.35±5.35對照組 80 81.28±2.82 81.23±2.88 81.14±2.86 81.24±2.82 t - 18.882 19.313 19.621 19.389 P - 0.000 0.000 0.000 0.000
目前,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化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進而使人們對于牙齒的美觀度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牙列缺失是由于患者某種原因而導致一部分的牙齒受損,從而造成恒牙牙列不完整,這一現(xiàn)象會在極大程度上對患者的咀嚼能力造成影響,如果咀嚼功能不佳也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從而誘發(fā)機體發(fā)生一系列的功能紊亂,另外,牙列缺失還會對患者的語言功能、面部美觀等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病情牙列缺失所造成的并發(fā)癥較多,其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就是牙頜畸形,會進一步的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5-6]。正畸聯(lián)合修復治療牙列缺損伴牙頜畸形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牙頜美觀與生理功能,促進下頜關節(jié)功能的提升,經(jīng)過正畸患者殘留的牙頜與牙齒來開拓牙間隙并糾正壓裂中線,從而提高牙列整齊美觀,可將輔助義齒有效修復,并在牙頜正常功能恢復的同時還能滿足患者對牙齒美觀的需求,減少由于牙頜畸形而產(chǎn)生的自卑心理,提高生活質(zhì)量與身心健康[7]。
本研究觀察組治療后的臨床效果與對照組之間相比數(shù)據(jù)明顯較高(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生活質(zhì)量與對照組之間相比數(shù)據(jù)明顯較高(P<0.05),觀察組治療后對修復的滿意度與對照組之間相比數(shù)據(jù)明顯較高(P<0.05),觀察組治療后各項功能評分與對照組之間相比數(shù)據(jù)明顯較高(P<0.05),這與劉學等[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在臨床牙列缺失伴牙頜畸形患者治療中運用正畸與修復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齒美觀,促進生活質(zhì)量,提高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臨床的借鑒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