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捷明
(羅定市中醫(yī)院,廣東 羅定 527200)
嬰幼兒易發(fā)腹瀉病,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5歲以下兒童平均每人每年發(fā)病達2~2.5次[1]。小兒腹瀉發(fā)病率僅比呼吸道感染低[2],這是由于小兒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對疾病的抵抗力弱,受到病原及致病因素影響就容易得腹瀉病。中醫(yī)認為,小兒外感風寒、暑濕、火邪,內受食傷,兼之脾胃虛弱,是發(fā)生腹瀉的重要病因。腹瀉病癥中,多因濕熱邪盛、清陽下陷、清濁不分導致,葛根黃芩黃連湯清熱燥濕止瀉,可用于濕熱型小兒腹瀉病的治療[3]。中藥貼敷是在人體穴位施加藥物影響,通過藥物滲透進入皮下血管并達全身,可以減輕腹瀉病痛,促進康復[4]。本項研究將葛根黃芩黃連湯與中藥貼敷結合起來治療濕熱型小兒腹瀉病,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研究對象為2019年7月-2020年6月羅定市中醫(yī)院兒科收治的64例濕熱型腹瀉患兒,隨機入組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2例,男/女為18/14;年齡6個月~3歲,平均(1.78±0.63)歲;病程1~5d,平均(3.03±0.93)d。觀察組32例,男/女為17/15;年齡8個月~3歲,平均(1.85±0.56)歲;病程1~5d,平均(3.31±0.86)d。對兩組患兒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差異不顯著(P>0.05)。
納入標準:①依據(jù)《中醫(yī)兒科常見病診療指南》關于小兒泄瀉(ZYYXH/T256-2012)[5]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辨證為濕熱瀉;②年齡6個月~3歲,病程≤5d;③監(jiān)護人同意,接受臨床受試。不納入標準:①合并嚴重系統(tǒng)性疾病者;②合并免疫缺陷、嚴重營養(yǎng)不良、精神異常的患兒;③近期接受過腹瀉病治療;④對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及存在禁忌者。
對照組患兒給予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合理飲食;補鈣、補鋅;抗感染;腸黏膜保護;腸道微生態(tài)治療等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葛根黃芩黃連湯聯(lián)合中藥貼敷治療。葛根黃芩黃連湯組方:葛根10~15g,黃芩6~10g,黃連4.5~6g,甘草3~6g。兼有脾虛者可加白術、山藥,脾胃氣滯加柴胡、木香,嘔惡苔膩加藿香、半夏、佩蘭,濕盛加車前子、澤瀉、蒼術。采用中藥免煎顆粒,溫水60mL沖服,其中≤1歲患兒每次服用6mL,1歲~3歲患兒每次服用10mL,3次/d。貼敷中藥配比:丁香10g,蒼術10g,吳茱萸15g,黃芩15g,厚樸15g,香附20g。藥物研末,混勻,以適量清水或醋調糊,敷于中脘、神闕、足三里(雙側)穴位上,1次/d,6h/次。貼敷前,清潔皮膚,觀察貼敷處有無破損及有皮疹、水皰等問題,有則停止貼敷,并做處理。兩組均以3d為1療程,連續(xù)觀察1~2個療程。
(1)退熱時間和止瀉時間。退熱時間為體溫恢復正常體溫(<37.3℃)的時間,止瀉時間是連續(xù)2次大便成形的時間或連續(xù)24h未排便的時間。(2)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主癥(大便次數(shù)、腹痛、大便性狀、脫水)按無、輕、中、重評分為0分、2分、4分和6分。次癥(嘔吐、發(fā)熱、腹脹、納呆、口渴、小便短黃、肛門灼熱)按無、輕、中、重評分為0分、1分、2分和3分。臨床癥狀總積分為各項主癥、次癥評分之和。(3)臨床療效評定。①痊愈:癥狀消失,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總積分減少≥95%;②顯效:癥狀明顯改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總積分減少≥70%,但<95%;③有效:癥狀有所好轉,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總積分減少≥30%,但<70%;④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總積分減少<30%。
采用SPSS 22.0。計量資料組間比較行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行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
觀察組患兒退熱平均時間為(1.69±0.47)d,止瀉平均時間為(2.25±0.51)d,而對照組患兒退熱平均時間為(2.31±0.54)d,止瀉平均時間為(3.56±1.05)d,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觀察組患兒退熱的時間與止瀉的時間比對照組少,差異顯著(P<0.05),見表1。
治療前,觀察組癥狀平均積分為(22.41±2.79)分,對照組癥狀平均積分為(23.47±3.71)分,兩組癥狀總積分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觀察組癥狀平均積分為(4.91±2.87)分,對照組癥狀平均積分為(8.91±4.42)分,觀察組癥狀總積分比對照組少,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總積分比較
觀察組痊愈率為34.38%,顯效率為46.88%、有效率為15.63%,無效率為3.13%,對照組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無效率分別為15.63%、31.25%、34.38%、18.75%,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療效比較[n(%)]
小兒腹瀉病對小兒生長發(fā)育影響較大,輕癥腹瀉預后多良好,而重癥腹瀉預后較差,久治不愈易形成疳癥或慢驚風[6],嚴重影響患兒健康,所以應予積極治療,但小兒腹瀉是由多種病原、多種因素引起,尤其以病毒感染(主要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感染腹瀉發(fā)病率約占小兒腹瀉病的40%[7])居多,臨床上采取的補液、改善飲食、補鋅、藥物治療等方法,可以改善患兒身體機能,舒緩腹瀉的不利影響,但并非特異性的治療方法,不能很快緩解臨床癥狀,反而存在濫用抗生素造成的耐藥菌株增多的危害愈益突出。而且西醫(yī)治療中多采用靜脈注射等治療手段,患兒依從性較差,因為接受程度低[8]。
中醫(yī)治療小兒腹瀉歷史悠久,通過辨證施治和內外結合取得顯著療效。葛根黃芩黃連湯是治療濕熱型腹瀉的良方。該方出自中醫(yī)學大家張仲景名著《傷寒論》之《辯太陽病脈證并治》[9]。濕熱型腹瀉困于濕氣重,陽氣不升,濕盛化熱,所以治療當以清熱化濕、運脾止?jié)瓰樵瓌t,葛根具有發(fā)表解肌、清熱生津、升陽止瀉作用,是為君藥。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黃連具有燥濕退熱、瀉火解毒的功效,與黃芩共為臣藥。甘草可調和芩、連之苦味,是為佐使。全方清熱利濕、安腸止瀉[10]。經(jīng)過藥理學研究,葛根含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黃酮、β-谷甾醇、花生酸等成分,具有解熱、解痙、收縮腸管和溫和改善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黃芩含黃芩甙元、黃芩新素、漢黃芩素、苯甲酸、β-谷甾醇等成分,具有抑制痢疾桿菌、白喉桿菌、葡萄球菌、綠膿桿菌、鏈球菌等微生物的作用,黃芩甙元具有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漢黃芩素具有解痙作用,黃芩甙還具有抗病毒、鎮(zhèn)靜作用。黃連含小檗堿、黃連堿、掌葉防已堿、黃柏酮、黃柏內酯等成分,具有抑制細菌和拮抗乙酰膽堿作用,還有解熱、抗病毒、利膽、抗利尿、局部麻醉、鎮(zhèn)靜、鎮(zhèn)痛等作用。甘草含甘草酸、甘草黃甙、異甘草黃甙等成分,具有解毒、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祛痰、鎮(zhèn)咳、保護胃黏膜、治療胃潰瘍、解痙、抗肝損傷等作用??梢?葛根黃連黃芩湯具有抑菌、抗病毒、化熱、消炎、解痙、鎮(zhèn)痛等作用,能抑制腸道病菌大量繁殖、抵抗輪狀病毒,并且還能減輕腹痛、減少腹瀉次數(shù),增強患兒免疫功能[7],緩解患兒臨床癥狀。
中藥貼敷為中醫(yī)外治之法,貼敷療法以“中醫(yī)經(jīng)絡”及整體觀念為理論基礎,藥物對穴位產生直接影響,通過人體經(jīng)絡(血液、淋巴液等循環(huán))吸收,吸收快,吸收率高,同時又能避免肝臟首過效應、減少藥物對內臟刺激及副作用,尤其適合小兒患者,能提高患兒治療的依從性。方中丁香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之功效;蒼術具有健脾除濕、祛風散寒作用;吳茱萸具有降逆止嘔、散寒止痛、助陽止瀉作用;黃芩性味、歸經(jīng)、作用同前;厚樸具有消痰燥濕、下氣除滿功效;香附具有行氣解郁作用?,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丁香含丁香油,油中含丁香酚、乙酰丁香酚、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等成分,具有解熱、抑菌、解痙、抗氧化等作用,能促進胃液分泌,改善消化,緩解腹痛、嘔吐等癥狀。蒼術含蒼術醇、茅術醇、蒼術酮、β-桉葉醇等成分,具有治療腹氣脹作用。吳茱萸含有吳茱萸烯、羅勒烯、吳茱萸內酯、吳茱萸堿等成分,具有驅蟲、抗菌、鎮(zhèn)痛等作用。厚樸含厚樸酚、四氫厚樸酚等成分,具有抗菌、麻醉等作用。香附含香附子烯、α-香附酮、β-蒎烯、莰烯、檸檬烯、芹子三烯、β-芹子烯、β-香附酮等成分,具有抗菌、鎮(zhèn)痛作用。神闕、中脘、足三里為治療腹痛、呃逆、泄瀉的常有穴位,神闕素有“先天命蒂、后天氣舍”的說法,在此處合理用藥,可通三焦治百病,平衡陰陽,調理虛實。小兒肚臍部位沒有脂肪,但有豐富的神經(jīng)、血管、淋巴,用藥很易穿透皮膚作用于神經(jīng)、血液、內分泌系統(tǒng),溫通大腸經(jīng)絡,發(fā)揮化濕和中、溫經(jīng)散寒、降逆止瀉的作用。中脘貼敷用藥可治惡心、嘔吐、呃逆、腹脹、腹痛、泄瀉等疾病。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jīng)腧穴,主治惡心、嘔吐、胃痛、呃逆、噎膈、納呆、腹脹等癥。精選溫陽散寒、止痛燥濕的藥物,貼敷于任脈、脾胃經(jīng)絡的腧穴,平衡陰陽虛實,故能燥濕、降逆、解毒、化熱,達到治療泄瀉的目的。
本研究顯示,與常規(guī)治療相比,葛根黃芩黃連湯聯(lián)合中藥貼敷治療濕熱型小兒腹瀉退熱快、止瀉時間短(P<0.05),癥狀體征積分改善效果突出(P<0.05),臨床療效更優(yōu)(P<0.05),說明葛根黃芩黃連湯聯(lián)合中藥貼敷具有快速改善濕熱型小兒腹瀉臨床癥狀,優(yōu)化療效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內服外治清熱燥濕、降逆止瀉的功效。
綜上所述,在濕熱型小兒腹瀉治療中采用葛根黃芩黃連湯聯(lián)合中藥貼敷方法,能快速緩解腹瀉癥狀體征,縮短疾病治療時間,臨床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