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麗萍,鄭虔楓,陳由嘉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yī)院急診科,福建福州 350000
糖尿病是臨床中常見慢性疾病,主要因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糖代謝紊亂,致使血糖水平過高,影響機體臟器功能,導致較多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患者健康與生命造成嚴重影響[1-3]。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臨床中糖尿病患者常見并發(fā)癥,主要以急性感染、應激反應等因素有關,患者大多表現(xiàn)為惡性、嘔吐、脫水等癥狀[4-6]。急救治療是當前臨床中對患者治療的主要措施,雖然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存在護理內容較為單一,對患者日常飲食、心理、并發(fā)癥等方面重視程度不足。有研究指出[7-9],通過全面急診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對加速糾正酸中毒,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降低并發(fā)癥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該次研究選取2016年11月—2020年11月該院急診收治的64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針對全面急診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急診收治的64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進行研究,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觀察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34~68歲,平均年齡(51.63±3.27)歲;平均體質量(58.2±8.1)kg;糖尿病平均病程(7.2±1.8)年;平均空腹血糖(26.5±8.2)mmol/L;其中8例患者的呼吸深大、伴有明顯的酮味,4例患者出現(xiàn)酸中毒性昏迷。對照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33~67歲,平均年齡(51.28±3.42)歲;平均體質量(59.2±7.7)kg;糖尿病平均病程(7.0±1.9)年;平均空腹血糖(27.1±7.9)mmol/L;其中9例患者的呼吸深大、伴有明顯的酮味,3例患者出現(xiàn)酮癥酸中毒性昏迷。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選患者均經(jīng)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經(jīng)臨床診斷及實驗室相關檢查,符合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診斷標準;②原發(fā)病均為2型糖尿病者;③患者或家屬知情并簽字同意。
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②惡性腫瘤者;③嚴重精神異常者;④臨床資料不全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孕婦。
兩組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入院后立即給予氧氣吸入、心電監(jiān)護、血氧監(jiān)測,并檢測血糖、血酮、電解質和血氣分析等,為醫(yī)生提供診斷依據(jù)。針對患者酮癥酸中毒及脫水癥狀,給予患者補液處理,糾正患者臨床癥狀,給予胰島素治療,起始靜脈滴注速度控制在500 mL/h左右,然后逐漸增至1000~2000 mL/h,結合患者的年齡、腎功能等調整滴速,避免發(fā)生心力衰竭、腦水腫。采集患者各項檢測標本,結合患者的各項指標調整治療方案,為預后判斷提供指導;在搶救過程中,護士應加強臨床監(jiān)測,觀察患者的呼吸、心率以及血壓變化情況等,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實施全面急診護理。①患者入院后第一時間給予病情評估,建立搶救治療小組及專項護理小組,明確患者病情,制定針對性的搶救護理方案。②糾正患者水電解質紊亂,緩解患者的酮癥癥狀,同時針對患者的糖尿病情況給予降糖治療,堿液補充要適宜,防止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低血鉀癥狀,降低腦水腫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針對停止輸液患者,睡前給予胰島素注射治療,劑量為4~8 U,避免次日發(fā)生酮體。③嚴格按照護理計劃實施各項護理操作,確保24 h無縫隙護理,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的異常,以患者為中心,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④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根據(jù)患者病情與日常飲食習慣、偏好,對患者日常飲食進行安排,確保患者日常熱量的供給,若患者存在昏迷等現(xiàn)象,則需要給予鼻胃管對患者進行喂食。⑤心理護理: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情危重、變化快,可危及患者生命,救治過程中有出現(xiàn)昏迷的可能,多數(shù)情況下,患者受疾病影響,大多存在懼怕、抑郁等情緒,對患者病情康復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無法達到對患者治療的目的。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及家屬之間的交流,講解該院搶救條件、搶救成功病例,以建立康復的信心。并對導致患者消極情緒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同時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此外,護理人員需要采用溫和的語氣與態(tài)度對患者進行交流,使患者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病情,提高患者對治療的重視。⑥并發(fā)癥預防:在對患者臨床護理中,為了能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感染預防等措施。通過給予患者實施抗生素預防性治療,對患者實施肺部感染護理,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此外,還需要加強對患者尿道感染的預防,特別是女性患者,需要采用消毒液對會陰進行沖洗,維持患者皮膚清潔,避免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其次需要對患者是否存在足部變化,患者所穿鞋子應當選擇寬松舒適的,避免對足部造成損傷,從而誘發(fā)感染,導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脅。⑦預防知識宣教:根據(jù)患者文化水平,對患者就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危險因素、前期疾病典型表現(xiàn)等相關健康知識進行健康宣教,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血糖儀進行日常監(jiān)測,規(guī)范日常胰島素使用,叮囑患者按時用藥,合理運動,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就醫(yī)。
癥狀改善時間對比。包括酮癥酸中毒癥狀糾正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
血糖水平對比。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
護理干預后心理狀況對比。采用焦慮評價量表(SAS)、抑郁評價量表(SDS)對患者進行評估,分值越高表示負面情緒越嚴重。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包括低血鉀、肝腎功能損傷、感染等。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酮癥酸中毒癥狀糾正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為(5.26±1.47)、(12.63±1.38)h,顯著低于對照組的(8.64±1.32)、(20.52±1.26)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對比[(±s),h]
表1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對比[(±s),h]
組別酮癥酸中毒癥狀糾正時間 尿酮體轉陰時間觀察組(n=32)對照組(n=32)t值P值5.26±1.478.64±1.329.678<0.00112.63±1.3820.52±1.2623.884<0.001
觀察組患者FPG、2 hPG水平降至(6.57±1.28)、(8.94±1.45)mmol/L,顯著低于對照組的(7.93±1.36)、(10.93±1.27)m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s),mmol/L]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s),mmol/L]
組別FPG 2 hPG觀察組(n=32)對照組(n=32)t值P值6.57±1.287.93±1.364.119<0.0018.94±1.4510.93±1.275.840<0.001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心理狀況對比[(±s),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心理狀況對比[(±s),分]
組別SAS SDS觀察組(n=32)對照組(n=32)t值P值52.01±5.1263.23±6.487.685<0.00148.37±4.1955.32±6.135.295<0.001
觀察組發(fā)生相關并發(fā)癥2例,發(fā)生率6.2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n(%)]
糖尿病屬于臨床中常見慢性代謝性疾病,因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導致糖代謝功能紊亂,在疾病中后期可伴有較多并發(fā)癥,其中酮癥酸中毒是臨床中常見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健康[10-12]。邱俊霖等[13]通過對2003—2013年間238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資料分析研究顯示,238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中1型糖尿病患者99例,占比41.60%(99/238),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占比55.04%(131/238),相關分析結果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概率較高,且呈現(xiàn)出逐年上漲的趨勢。由于患者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進展迅速等特點,若未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患者易出現(xiàn)休克、昏迷等,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14-18]。當前臨床中對患者主要采用藥物治療,雖然可以降低患者血糖,同時對酮癥酸中毒情況進行糾正,但由于突發(fā)急癥,同時慢性疾病仍將長期困擾,且具有復發(fā)的可能性?;颊咴谥委熤幸桩a生負面情緒,影響治療效果[19]。因此,臨床中必須采用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護理,從而改善患者預后。
糖尿病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相關研究顯示1型糖尿病發(fā)生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具有一定自發(fā)性,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多為誘發(fā),誘因如感染、胰島素治療不規(guī)律或不正規(guī)、餐食結構不合理、飲食不規(guī)律等[20-22]。 有研究指出[23-24],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首先需要注意患者每日的飲食搭配,確?;颊郀I養(yǎng)元素的均衡,將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有利于改善預后及降低糖尿病誘發(fā)的感染或并發(fā)癥。
當前急診臨床中對患者實施的常規(guī)護理,主要通過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檢測,遵醫(yī)囑護理為主。護理內容較為單一,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日常飲食、心理、并發(fā)癥等方面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對患者護理效果不夠理想。全面急診護理是一種具有全面性、綜合性、整體性的護理模式,通過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從而滿足患者對護理的需求。臨床中酮癥酸中毒患者最為典型的表現(xiàn)為多尿、口渴及呼吸異味,是臨床極為常見的急性病,因此,在急診臨床護理中,需要及時告知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臨床癥狀,從而使患者在出現(xiàn)上述表現(xiàn)時可及時接受治療,避免耽誤患者最佳治療時機[5]。同時通過加深認識,增強自我防范,讓患者不再懼怕疾病。根據(jù)藍三琴等[25]人研究指出,通過以患者為中心,圍繞對患者整個治療過程實施個性化、人性化的全面護理模式,不但能有效增強對患者常規(guī)護理優(yōu)勢,還能加強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重視。同時告知患者對疾病的檢查與治療必要性,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影響。馮麗[26]在對48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護理干預研究中發(fā)現(xiàn),實施傳統(tǒng)護理的患者滿意度評分為(70.29±6.55)分,明顯低于全面急診護理的(87.93±7.63)分,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熟悉程度評分為(56.19±11.27)分,也明顯低于全面急診護理的(71.33±15.91)分,同時全面急診護理的患者酮體轉陰的時間縮短,發(fā)生低血糖的概率低于傳統(tǒng)護理的患者(P<0.05)。表面全面護理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護理價值,通過加強對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不但能加強患者護理效果,還能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從而有效提高患者對治療的重視,提高臨床療效,對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影響。
在該研究中,通過對患者實施全面急診護理干預后發(fā)現(xiàn),實施全面急診護理的患者酮癥酸中毒癥狀糾正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5.26±1.47)、(12.63±1.38)h,顯著低于對照組的(8.64±1.32)、(20.52±1.26)h,干預后,F(xiàn)PG、2 hPG水平顯著降至(6.57±1.28)、(8.94±1.45)mmol/L,也顯著低于對照組的(7.93±1.36)、(10.93±1.27)mmol/L(P<0.05)。林芳[27]在對6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護理中,發(fā)現(xiàn)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尿酮轉陰時間及血糖達標時間明顯縮短,護理后FPG、2 hPG降至(5.26±0.98)、(6.98±1.25)mmol/L,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的(7.89±1.12)、(9.26±1.35)mmol/L(P<0.05),與該文結果基本一致。提示全面急診護理方式對患者急救效果可起到明顯的提升作用,更有效地加速患者癥狀糾正時間,降低患者血糖水平。
該研究中在干預后,全面急診護理的患者SAS、SDS評分為(52.01±5.12)分、(48.37±4.19)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3.23±6.48)分、(55.32±6.13)分(P<0.05),顯示通過全面急診護理干預可明顯緩解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緒的程度,為鞏固治療效果,提升預后提供堅實保障。兩組并發(fā)癥對比也應證,全面急診護理的患者發(fā)生相關并發(fā)癥2例,發(fā)生率6.2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00%(8例)(P<0.05)。施愛華[28]在研究中選取4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給予整體護理,結果顯示患者的低血鉀、感染、急性腎衰竭等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5%,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的20%(P<0.05),與該文研究結果相似。說明全面急診護理通過加速患者癥狀糾正時間,改善患者飲食心理狀態(tài),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預后具有積極的影響。
綜上所述,全面急診護理可有效降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癥狀改善時間,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心理狀態(tài),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