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瀟,楊海濤,王振元
(遼寧省人民醫(yī)院 中國醫(yī)科大學人民醫(yī)院胸外科,遼寧 沈陽 110016)
轉移性胸壁腫瘤可破壞胸壁而引起疼痛,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威脅生命;尤其是胸壁巨大轉移瘤(最大徑>6.5 cm),手術常無法完整切除,治療的首要目的在于減輕腫瘤負荷、緩解疼痛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1-5]。近年來,CT引導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胸壁巨大轉移瘤逐漸成熟,與消融技術聯(lián)合應用可減少植入粒子數(shù)量,減輕并發(fā)癥。本研究觀察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聯(lián)合微波消融治療胸壁巨大轉移瘤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20年6月18例胸壁巨大轉移瘤患者,均于遼寧省人民醫(yī)院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聯(lián)合微波消融治療,16例癌痛明顯,9例伴胸腔積液,均無皮膚損傷;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齡42~76歲,平均(58.1±6.3)歲;原發(fā)腫瘤包括肺鱗癌3例,肺腺癌3例,乳腺癌3例,惡性黑色素瘤3例,胸腺癌2例,胸膜間皮瘤2例,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及軟骨肉瘤各1例;腫瘤直徑7.2~15.6 cm,平均(11.2±3.5)cm;10例術前未接受其他治療,8例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及免疫治療等,但效果不明顯。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Siemens Sensation 64排螺旋CT機。125I放射性粒子:能量27.4~35.5 keV,半衰期60天,單個放射性活度0.8 mCi,穿透組織距離1.7 cm。ECO-100A1微波治療儀:頻率2 450 MHz,輸出功率0~100 W。ECO 18G微波消融針。18G放射性粒子植入針及植入槍,
具體治療方法參照文獻[6-7]:根據(jù)預設穿刺路徑確定患者體位;首先以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部位,而后在CT引導下將微波消融針刺入病灶內,調整消融功率40~60 W,總消融時間4~5 min;拔出微波消融針,于CT引導下將粒子植入針刺入病灶內,并將125I粒子均勻植入靶區(qū),一次植入不超過120顆。術后不給予其他抗腫瘤治療。
1.3 療效及并發(fā)癥評估 術后第1、3、6個月復查胸部CT,以評估療效。療效評價標準參照文獻[6-7]。計算總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參照2010年腫瘤消融國際工作組標準[8]評估并發(fā)癥。隨訪至術后12個月。
術后6個月,18例腫瘤體積均縮小,2例完全緩解、12例部分緩解(圖1)、1例穩(wěn)定、3例進展,總有效率77.78%(14/18);未見粒子遷移至其他組織或器官。
16例術前癌痛明顯患者中,15例術后癌痛明顯緩解,緩解率93.75%(15/16),平均于術后2天開始緩解;9例合并胸腔積液患者中,術后7例癥狀明顯緩解,緩解率77.78%(7/9),平均于術后3天開始緩解。
圖1 患者男,82歲,肺鱗癌轉移至胸壁,胸壁轉移瘤最大徑14.8 cm,接受125I粒子植入聯(lián)合微波消融 A.于CT引導下微波消融后均勻植入125I粒子; B.術后3個月復查CT示粒子輻輳、濃聚,胸壁轉移瘤顯著縮小
術后4例出現(xiàn)放射性皮膚損傷。1級放射性皮膚損傷2例,原發(fā)腫瘤分別為乳腺髓樣癌及肺鱗癌,分別于康復新液外敷1周、2周后痊愈。2級放射性皮膚損傷2例,其中1例原發(fā)腫瘤為惡性黑色素瘤,予康復新液外敷2周后治愈;另1例原發(fā)腫瘤為肺鱗癌,外敷康復新液2周后未見緩解,改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外涂2周后進展為4級放射性皮膚損傷(破潰合并感染),改用中藥制劑外敷破潰處并每日創(chuàng)面換藥,后予抗生素治療后得到有效控制。無其他并發(fā)癥發(fā)生。
隨訪期間2例患者分別于術后8、11個月因多臟器衰竭死亡;無粒子植入相關死亡病例。
胸壁巨大轉移瘤手術常無法完整切除,單純應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需植入較多粒子,輻射劑量較大,并發(fā)癥較多[1]。微波消融是起源于熱療的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可使腫瘤組織凝固性壞死,但對于形態(tài)不規(guī)則、體積巨大的腫瘤,單獨應用微波消融治療可能存在病灶邊緣殘留[9]。聯(lián)合應用上述2種技術,將粒子植入病灶邊緣持續(xù)放射治療,可彌補微波消融的不足,達到協(xié)同增效的治療目的。
本組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聯(lián)合微波消融治療18例胸壁巨大轉移瘤,術后6個月總有效率為77.78%,未見粒子遷移至其他組織或器官,僅4例出現(xiàn)放射性皮膚損傷,且3例經對癥治療后于1個月內愈合,僅1例進展為皮膚破潰、長期滲出無法愈合,后經抗生素治療痊愈,放射性皮膚損傷發(fā)生率相比單純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顯著降低[10]。本組術前癌痛患者平均于術后2天疼痛開始緩解,緩解率為93.75%,胸腔積液平均于術后3天開始緩解,緩解率為77.78%,生活質量均得到顯著改善。
綜上,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聯(lián)合微波消融治療胸壁巨大轉移瘤效果較好,且不良反應少。本研究樣本量小,且不能排除原發(fā)腫瘤病理分型對結果的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