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可以與大家分享一下IPPA的參賽歷程嗎?
劉丹:我是在2017年第一次參加IPPA比賽,有朋友說你手機拍的照片挺好,為啥不參與一下,當時我認為手機攝影是一件非常不嚴肅、沒有儀式感的事情。我說要參加你參加,贏了分你一半,他就幫我投稿了一張,結果那一張肖像作品獲得了2017年肖像組的第二名。高興之余,我也開始關注手機攝影,改變對手機攝影的態(tài)度和理解。之后每年都會關注并參與一下,也會有很多不同的收獲。
Q:用手機攝影有哪些好處?
劉丹:手機讓我更輕松地去享受拍攝過程,更不容易引起被攝者的反感和拒絕,更即時地去分享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精彩瞬間。但手機也并不是就完全替代掉了相機,很多時候相機也有用武之地。
?劉丹 2020年IPPA生活方式組第三名
2013年接觸攝影,長期游歷國內外進行拍攝創(chuàng)作、探索以及記錄社會的群體關系與獨立特征。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游歷了近50個國家和地區(qū),中國近百個城市。為《國家地理》工作數年,作品有:《硫磺曠工》《在沙塵暴中的虛擬城市人》《以魚之名》等。
獲得過眾多獎項:2020年MPA全球總冠軍,2020年IPPA組圖類第一名,2020年IPPA風景類第一名,2019年加拿大攝影學會杰出國際攝影師勛章獲得者,IPA國際攝影獎“社會活動組”第一名,中國科學院頒發(fā)的:“至所未致”年度獎項,索尼青年攝影師培養(yǎng)計劃獲獎者。
IPPA(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創(chuàng)辦于2007年,是全球影響力最大、舉辦歷史最悠久的手機攝影賽事,被譽為手機攝影界的奧斯卡。所有參賽作品只能用iPhone或者iPad拍攝,不能使用Photoshop等電腦修圖軟件進行后期修改,但是允許使用iPhone及iPad APP。
IPPA官網網址:www.ippawards.com
?劉丹 2020年IPPA風光組第一名
Q:這些年的攝影作品都有哪些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劉丹:相同之處應該是說我的作品都是我自己想去拍的,不同之處在于關注點發(fā)生了變化。在以前吸引我的更多是光影、瞬間,這些視覺層面上的畫面。而現(xiàn)在更多的關注點會延伸到故事、內涵表達。更多去思考我與被攝主題之間的關系、深度與廣度、作品完成度,是否具備文獻性、學術性、藝術性等等。
Q:在獲獎攝影作品之中,哪張作品對您來說最有意義?
劉丹:我覺得每一張作品對我來說都是有意義的,并不是因為有些作品得獎了就會變得重要。是因為所有的作品匯集在一起,構成了我的旅行,構成了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要討好的是我自己。
Q:一張好照片需要具備哪些因素?
劉丹:每一張照片在不同的語境中,被評判好與不好的標準和要求都是不一樣的。我會熱情地擁抱妙曼的光影、精彩的線條和燦爛的色彩,也會面對不同的人群去尋找他們內心的點滴與感動。作為一部完整的作品,要有扣人心弦的高潮,也應該存在溫文爾雅的過渡。所以,只要能打動我的內心,我就認為這是一張好的作品。
Q:怎樣的攝影作品更容易得獎?
劉丹:每個比賽的調性,評委的喜好,加上一點點運氣,這些都是獲獎的原因。我不敢說什么樣的攝影作品更容易獲獎,但我知道扎堆拍攝的作品一定不容易獲獎,同質化嚴重的作品不容易獲獎,基本功不牢靠的作品不容易獲獎。最后,不參加比賽就一定獲不了獎。
Q:中國攝影師與其他國家的攝影師有哪些不同?
劉丹:國內的攝影師很多,也很勤勞,但喜歡思考的攝影師卻數量有限。
Q:參加比賽的意義在哪里?
劉丹:參加比賽的意義對于每個人來說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職業(yè)攝影師,那么具有含金量的比賽能為你背書,增加競爭力。如果你是愛好者,比賽是擴大攝友圈子的不錯途徑,體驗攝影快樂的一種方式。
Q:如何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值得拍攝的主題?
劉丹:每天給自己定一個小主題,今天拍線條,就全部拍線條,其他什么都不拍,用盡全力去尋找線條。明天拍光影,后天拍色彩,大后天拍趣味性,這樣幾個循環(huán)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原來有很多值得去拍攝的場景和主題。
Q:對于想要參加IPPA大賽的攝影人,有什么建議?
劉丹:IPPA一直鼓勵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去分享他們的生活,不僅僅是專業(yè)攝影師,也包括每一個拿起手機拍攝的人。所以不要害羞,也不要覺得一定要什么狀態(tài)之后才能去參加比賽。勇敢一點,下一個冠軍有可能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