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軼峰
關鍵詞:惠特曼 林肯 美國內戰(zhàn) 經(jīng)典化
沃爾特·惠特曼是美國文學史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偉大詩人,他以叛逆者、革新者的姿態(tài)登上美國詩壇,大力寫作自由詩,傾情歌頌和高揚普通美國人、美國的民主制度、美國精神,最終以一部恢弘的《草葉集》奠定了自己在世界文學殿堂的經(jīng)典地位。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tǒng)(1861-1865),他在美國南北分裂、內戰(zhàn)迫在眉睫的歷史時刻臨危受命,內戰(zhàn)爆發(fā)后,林肯帶領聯(lián)邦軍隊為維護聯(lián)邦統(tǒng)一不懈努力,在復雜的歷史情勢下簽署了《解放奴隸宣言》,從美國掃除了奴隸制,將美國變?yōu)檎嬲饬x上的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
一位是偉大的詩人,一位是偉大的政治家,他們之間卻存在著一種共生的、相互經(jīng)典化的關系。林肯總統(tǒng)為詩人惠特曼提供了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題材,惠特曼在詩歌中肯定、傳頌林肯的歷史功績,因為林肯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和廣大的群眾基礎,又因為惠特曼真摯的情感和高超的詩歌創(chuàng)作技巧,惠特曼的林肯題材詩作大獲成功。直至今日,惠特曼傳唱度最高的詩歌就是他為悼念林肯遇刺而作的《船長!我的船長!》。這是一位詩人與一位政治家的交相輝映,在美國文學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漂亮的一筆。
一.在悲痛中創(chuàng)作的《林肯總統(tǒng)紀念集》
1865年4月14日,惠特曼剛剛在紐約完成了內戰(zhàn)詩集《桴鼓集》的排版工作,此時他對這部內戰(zhàn)詩集的完整性沒有疑問和遺憾?;萏芈f萬沒想到就在這一晚,林肯總統(tǒng)在華盛頓的福德劇院被人暗殺,第二天早上溘然長逝??偨y(tǒng)遇刺后的第三天,為了趕上葬禮的時間,惠特曼在震驚與悲痛中匆忙寫下了第一首哀悼短詩《今天的軍營靜悄悄》,并將它放入《桴鼓集》。5月初,《桴鼓集》開始裝訂的時候,惠特曼強烈感到林肯主題是內戰(zhàn)詩歌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一部內戰(zhàn)詩集中只有一首匆忙寫就的林肯挽詩,實在是一個重大缺憾。于是他決定要認真創(chuàng)作一組詩歌來紀念林肯。于是就有被稱之為《桴鼓集》續(xù)篇的《林肯總統(tǒng)紀念集》,收入四首悼念林肯的詩歌:《當紫丁香最早在庭院中開放的時候》(簡稱《紫丁香》),《啊,船長,我的船長!》(簡稱《船長》)、《今天的軍營靜悄悄》和《這杯塵土曾經(jīng)是一個人》。
《船長》是一首哀婉動人的詩歌,它以最簡明也最貼切的“船”和“船長”的意象,講述了一個最令人扼腕嘆息的事實:美國人在內戰(zhàn)結束贏來勝利的喜悅時刻卻突然失去了領導者,林肯在無限接近功成名就之時倒下。從內戰(zhàn)前筆記本里那首“自由之船”的詩,到《桴鼓集》里的《船的城市》,用“船長”和“船”分別象征林肯總統(tǒng)和美國早已是惠特曼駕輕就熟的創(chuàng)作思路?,F(xiàn)在林肯去世,惠特曼在短時間內再次用船意象來寫悼亡詩,不失為一個保險而快捷的做法,同時也體現(xiàn)了創(chuàng)作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
這首詩之所以能被廣泛傳唱乃至后來成為惠特曼最受歡迎的詩歌,除了悼念林肯的主題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是一首用傳統(tǒng)格律寫成的詩歌,與主戰(zhàn)詩《敲吧!敲吧!鼓??!》受歡迎的原因如出一轍。詩歌的版式設計出奇地整齊、對稱,全詩一共3個詩節(jié),每節(jié)四個長句,押尾韻aabb。正如惠特曼創(chuàng)作《敲吧》的目的是鼓舞人們參戰(zhàn),惠特曼作此挽詩的目的是代全體美國人表達哀思,所以他必須使用人們熟悉的詩歌形式、詩歌內容和意象。果然,這首主題鮮明、韻律整齊、情深意切的詩歌得到了最普遍的認同與贊賞?;萏芈谑罆r,這首詩便被頻繁地選人各種詩選集,惠特曼對此感到厭煩:“又是‘船長,老是‘船長!那些讀者最多還是只能接受這首。天哪!他們什么時候才能聽到我那些完整的好詩?”惠特曼對自己的妥協(xié),竟然收獲了到后來連他自己都厭煩的“成功”。
《紫丁香》是惠特曼在巨大的震驚和悲痛的情感沉淀之后,花了1865年整個夏天精心創(chuàng)作的長詩,從思想深度和藝術手法上看,毫無疑問是他林肯挽詩中的最優(yōu)之作,也是后來無數(shù)悼念、歌頌林肯的文學作品中的無法超越的巔峰之作。
雖然《紫丁香》是在悼念林肯,但是全詩沒有出現(xiàn)“林肯”的名字或“總統(tǒng)”的稱謂,只在詩歌最末才點出“敬愛的死者”,“我的一生中和我的祖國里最美好、最睿智的靈魂”?;萏芈@樣做是因為這首挽詩是為林肯而作但又不僅僅是為他一個人而作。詩歌描繪了林肯的靈柩從華盛頓出發(fā)一路運回故鄉(xiāng)安葬的情形,“日夜兼程……經(jīng)過大街小巷,/經(jīng)過白天和黑夜,走過黑云籠罩的大地”。靈柩所到之處,“各州都如同蒙著黑紗的女人”,“卷起的旌旗排成行列,城市全蒙上了黑紗”。前來悼念的群眾排起“長長的婉蜒的行列,舉著無數(shù)的火炬,/千萬人的頭和臉如同沉默的大?!薄;萏芈谕S著這尊靈柩經(jīng)過一個又一個城市和州,能夠重新聯(lián)結起所有的美國人,他們在悼念同一個人,“整夜唱著挽歌,無數(shù)的人發(fā)出了雄壯而莊嚴的/聲音”?;萏芈摹蹲隙∠恪凡粌H只給林肯的靈柩“獻上一春天的紫丁香”,還要“獻給所有的靈柩”。這首詩在林肯的同時,也悼念了來自各州的成千上萬在內戰(zhàn)中獻出生命的普通士兵:“我也看見了無數(shù)戰(zhàn)士的尸體,/我看見了青年的白骨,/我看見所有陣亡戰(zhàn)士的殘肢斷體,/但我看見他們不是想象的那樣,/他們完全安息了,他們沒有痛苦”?;萏芈凇蹲隙∠恪分幸选吧吡粝聛砀械酵纯啵赣H感到痛苦,,他們的妻、子和沉思著的同伴感到痛苦,/還有那剩下的軍隊感到痛苦”,借失去總統(tǒng)的痛苦統(tǒng)統(tǒng)表達出來。
《紫丁香》不僅因為詩歌在內容與主題上的史詩架構而超越了其他的林肯挽詩,詩歌在藝術性上同樣體現(xiàn)了史詩的品格?;萏芈氐搅俗约旱念I域,用自由詩體創(chuàng)作。借助自然界的象征物——紫丁香、星星、畫眉鳥——詩歌在虛虛實實、亦真亦幻的情境中交替展開?!拔鞣诫E落的星星”和“孤獨的畫眉鳥”用來象征林肯和詩人自己都是再恰切不過的。然而“紫丁香”并不是一種與死亡相聯(lián)系的花卉,只不過是惠特曼自己在“回想起那場悲劇時,記憶里總會飄起紫丁香的芬芳,每次都是如此?!币驗椤蹲隙∠恪愤@首詩,紫丁香在美國歷史上永遠地和林肯聯(lián)系在一起了。它在詩歌中充當了獻祭的花卉、歷史的見證者和提醒者等多種角色,它一年一度的開放,將提醒人們勿忘去懷念在1865年大好春光里逝去的偉人。
二.“林肯是我的人”:惠特曼林肯題材詩創(chuàng)的心理動因
惠特曼之所以能為林肯創(chuàng)作出情深意切、感人至深的詩歌是源于他對總統(tǒng)真誠而熱烈的仰慕與愛戴之情?;萏芈鼘μ貏谪悹栒f過,“林肯尤其是我的人,尤其屬于我,同樣地,我是林肯的人;我想我也是專屬于他;我們漂浮在同一條溪澗上,——我們根植于同一片土地?!?/p>
但是惠特曼并非從一開始就認同自己是“林肯的人”?;萏芈?0年代從事新聞業(yè)時,是杰克遜民主黨的忠誠追隨者。隨著他在民主黨政治生活中的失意,以林肯為代表的共和黨的崛起,他才開始“觀望”林肯這位將要承擔起歷史重任的人物。根據(jù)惠特曼的自述,“第一次見到亞伯拉罕·林肯的場景讓我永生難忘”。那是1861年2月19日,林肯前往華盛頓參加就職典禮,在紐約作短暫停留。成千上萬慕名而來的人聚集到林肯準備下榻的紐約奧斯特酒店門口,好奇地想看一看新總統(tǒng)?;萏芈妥谝惠v停駛的公共馬車的上層,觀望?;萏芈鼘α挚稀安豢赡绲挠∠?,始終是第一次見他的那一幕”。
就外形和風格而言,林肯和惠特曼確實相互屬于對方。從林肯進入政壇到當上總統(tǒng),他的外形和造型問題一直遭到政敵們的不懈攻擊,“衣著古怪、相貌粗俗、沒有教養(yǎng)”的、固有的粗俗拓荒者形象簡直成為了林肯的標簽??瘫√籼薜募~約人是這樣形容林肯:“長腿而笨拙的身材……長著一雙大腳,一雙笨拙的手……荒涼的長腦袋,覆蓋一小撮似乎沒有修剪干凈的毛發(fā)?!边@形象實在與東部人心中完美的政客大相徑庭。在競選時,忠心的共和黨人都在為林肯那不修邊幅的宣傳照擔心。因為不討好的外形,有可能會導致選票流失,所以他們建議林肯“注重一下外表,蓄一下絡腮胡,穿豎領的衣服。”而正是林肯“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和別扭的身高”、“布滿縱橫溝壑的皺紋的臉”、“濃密到有些亂糟糟的黑發(fā)”、“看上去不成比例的長脖子”給惠特曼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林肯在政敵眼中的樣子,就是惠特曼在新英格蘭文學圈保守人士、高雅的紳士精致的太太小姐們眼中的樣子:粗人一個。初版《草葉集》扉頁上那幅詩人的肖像與林肯的宣傳照有某種驚人的相似。惠特曼樂于歌頌的就是“避免優(yōu)美、雅致、文明、奢侈”的“為靈魂所愛的粗人”。
分別成長在紐約長島貧苦農家和中西部拓荒者之家的惠特曼和林肯,確實可以說是“根植于同一片土地?!痹跉v史學家看來,中西部邊疆不僅打造了林肯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林肯的性格,他在那里磨礪了自己,逐漸形成了溫和的廢奴主義觀點,并憧憬著美國的強大?!被萏芈恼斡^點與林肯的相同,即把捍衛(wèi)聯(lián)邦統(tǒng)一和美國的民主理想放在絕對第一的位置,這一點是惠特曼認同林肯的深層原因?;萏芈鼜?861年林肯當選后逐步意識到,只有林肯才能幫助他實現(xiàn)自己的民主理想,美國這艘“世界的希望之船”只能由林肯來掌舵,美國內戰(zhàn)充分證明唯有“林肯船長”才能讓“自由之船”度過狂風巨浪的考驗,令它航行在歷史海洋的正確航線上。所以在政治觀點上,惠特曼和林肯也相互是對方的人。
雖然惠特曼在言詞中一再暗示他與林肯有某種特殊的聯(lián)系,并默許一個未經(jīng)證實的故事廣泛流傳?;萏芈呐笥褗W康諾在《白發(fā)蒼蒼的好詩人》一文中寫到林肯有一次在白宮看到惠特曼從窗外緩緩走過,他“久久地注視”惠特曼的身影,用他“那奇妙而親切的聲音和意味深長的語氣說,‘啊,他看上去真像一位偉人!崇高的贊譽,偉大的言辭……”但實際上惠特曼沒有與林肯正式見過面,更沒有任何私人的聯(lián)系?;萏芈c林肯的關系,如他在1863年的一篇日記中寫到的那樣:“我個人非常喜愛總統(tǒng)?!?/p>
艾倫提出,惠特曼“贊美林肯作為第一個偉大的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完完全全來自西部的、原汁原味的、從根本上反傳統(tǒng)的,帶有‘一種野外的或大草原的印記,實際上是一種對自我的贊美?!睆哪撤N程度上說,惠特曼寫林肯就是在寫自己;他傾情哀悼那位在當時處在輿論風暴中心、未能得到全體美國人認可的總統(tǒng),就是在哀悼他自己,同樣不被認可的詩人?;萏芈奶幘尘腿缤蹲隙∠恪防锬侵弧肮陋毜漠嬅鉴B”,不被理解,“獨自歌唱”??墒羌词故恰疤溲备璩萏芈苍谒幌?,如果不讓惠特曼歌唱,他“一定會死亡”。
三.共生與經(jīng)典化
林肯在1865年去世時,他的名聲并非像今天這樣卓著且不可撼動,惠特曼的詩名也是如此。然而毀譽參半毀大于譽的詩人惠特曼,敢于在美國文學面對總統(tǒng)遇刺的震驚失語狀態(tài)下,第一個站出來確認和歌頌林肯在美國歷史上的重大意義,這是偉大的詩人和偉大的總統(tǒng)相互經(jīng)典化的開始?;萏芈?879年紀念林肯去世的演講上提到,“林肯之死這場悲劇……最無法估量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創(chuàng)造力與藝術、文學與戲劇方面?!绷挚现澜o美國文學帶來了堪與歷史上其他偉大人物媲美的悲劇題材,而且這個題材專屬于美國,是“冥冥中的靈感女神”賜予美國文學的機會?;萏芈O想如果林肯生活在古希臘,將會激發(fā)出“多少動人心魄的戲劇與史詩!那些吟誦詩歌的人該怎樣一遍遍朗誦與他有關的篇章??!”
惠特曼抓住了這個機會?;萏芈鼘α挚系摹案璩保屏肆挚显诿绹鴼v史上經(jīng)典化的進程;惠特曼也正是因為對林肯的傾情“歌唱”而獲得了他渴望已久的好名聲。《林肯總統(tǒng)紀念集》中的《船長》和《紫丁香》成為惠特曼最為人們普遍認可與喜愛的作品,直到如今。在詩歌網(wǎng)站“PoemHunter.corn”的排行榜中,惠特曼最受歡迎的詩歌還是是《船長》,評分4.2?!蹲隙∠恪肥恰八械磕盍挚系耐煸娭凶顒尤说脑娖?。它也是第一首被譯成漢語的惠特曼的內戰(zhàn)詩歌。譯者選擇這首詩的理由是它“表達了平民百姓發(fā)自內心的哀痛和真摯而親切樸素的懷念,是悼亡題材詩歌創(chuàng)作的高峰?!痹俅蔚兀萏芈土挚舷嗷儆趯Ψ?,他們在經(jīng)典化的歷史過程中相互成就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