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帥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放射科,河南 鄭州 450000
在臨床診斷治療的鈍性創(chuàng)傷中,多數(shù)為骨骼肌肉創(chuàng)傷,患有骨骼肌肉創(chuàng)傷的患者,局部肌肉疼痛,行動不便,如未及時采取治療,嚴重可導致患者癱瘓或截肢[1]。為了提高患者臨床診斷的準確性,減少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的漏診誤診情況,現(xiàn)對我院收治的72例骨骼肌肉創(chuàng)傷患者采用螺旋CT檢查和X線檢查,對比兩種檢查方法在骨骼肌肉患者檢查中的作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收治的72例骨骼肌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2019年6月~2020年6月,7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4例,年齡為30~55歲,平均年齡(46.03±4.13)歲,病程時間1~7d,平均病程(3.98±1.10)d。兩組患者的基礎情況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屬知曉并自愿加入。
1.2研究方法
1.2.1X線檢查 方法確定患者骨骼肌肉受傷部位,選取掃描點位,對患者受傷前后部位進行掃描,從患者肩峰開始從上而下掃描,掃描中心線略有傾斜,掃描至患者肋弓位置停止。根據患者掃描圖像做出臨床判斷。
1.2.2螺旋CT檢查 方法設置參數(shù),管電流150~200mA,管電壓80~120kV。矩陣512×512,層厚1.25mm,掃描范圍10~35cm,螺距1:1.374,進行增強三期掃描時,可向患者注入造影對比劑,注射含量70~85mL,注射速度2.5mL/s,將患者掃描的圖像由2個或以上的臨床副主任醫(yī)師查看,判斷患者病情情況。(螺旋CT生產公司:西門子有限公司)。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身體各部位(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骨盆、軟組織、膝關節(jié)、胸鎖、脊柱等)損傷情況,判斷患者的病情診斷,對比兩種檢查方法的檢出正確率后漏診情況。
2.1兩組患者檢測準確率情況比較 72例患者通過病理學或手術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骼肌肉損傷,對比兩組患者骨骼肌肉損傷準確率比較,螺旋CT檢查準確率(90.28%)>X線檢查準確率(70.83%)(P<0.05),見表兩組患者檢測準確率比較。
見表兩組患者檢測準確率比較
2.272例患者漏診情況比較 72例患者病情診斷中,螺旋CT檢查漏診4例,錯診3例,X線檢查漏診13例,錯診8例,螺旋CT漏診率(5.6%) 在臨床治療中,骨骼肌肉損傷是常見的鈍性損傷,患者在受到外界暴力或者作用力的情況下發(fā)生,可使患者的骨骼和肌肉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傷情況[2]。常見的臨床診斷方法是X線檢查,該方法屬于電磁波檢測利用了電磁波波粒的特性,對進行同物質相互作用下發(fā)生的能量轉化檢測患者的損傷情況[3]。但是該種方法檢測情況中容易出現(xiàn)誤診或者漏診情況,導致患者未能及時治療,因時間延誤加重患者病情癥狀,不利于患者及時救治,所以,在臨床診斷過程中,為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和無誤性,引入螺旋CT檢查。在本次研究患者骨骼肌肉損傷情況中,患者骨骼肌肉損傷檢查準確率比較,螺旋CT檢查(90.28%)高于X線檢查(70.83)。檢查漏診情況比較,螺旋CT檢查(5.6%)低于X線檢查(18.1%),說明螺旋CT檢查是臨床判斷肌肉損傷的有效方法,能夠提高患者病情檢測準確率,減少患者病情漏診情況發(fā)生,對患者診斷和醫(yī)治具有重要意義。 螺旋CT檢查對比X線檢查優(yōu)勢明顯,一是檢查時間短。普通的X線檢查需要較長的檢查時間,對患者掃描需進行來回幾次檢查,檢查時間均在4~6min。對于重癥的骨骼肌肉損傷患者而言,不利于緩解患者病痛,不利于患者臨床診斷體驗。而螺旋CT檢查時間較短,一般檢查時間在20~40s完成,顯著縮短患者臨床診斷時間,提升患者診斷體驗,并且能夠有效幫助患者及時緩解疼痛。二是檢查準確率較高,螺旋CT檢查能夠減少患者偽影,具有較高的圖像分辨率,幫助醫(yī)生在判斷中提供準確依據,減少臨床診斷中的漏診情況。三是立體圖像幫助分析,螺旋CT檢查成像是三維立體圖像,能夠顯現(xiàn)患者病變部位,對微小的病情也能在三維立體圖像中識別,能夠提高患者病情診斷準確率。 所以,在臨床診斷中,可適用螺旋CT檢查,具有較高的病情診斷準確率,減少患者漏診情況發(fā)生,為醫(yī)生在臨床治療中提供病理學依據。3 結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