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紅 叢 萍
1.海陽市人民醫(yī)院,山東 煙臺 2651002. 威海市文登區(qū)界石鎮(zhèn)衛(wèi)生院,山東 威海 264419
肝硬化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其是各種慢性肝疾病的終末階段,具并發(fā)癥多、死亡率高等特征,給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1]。臨床針對該病尚未有特異性治療藥物,僅能通過藥物緩解病情進展,提升其生活質量。但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復及昂貴醫(yī)療費用而出現(xiàn)不良心理,對疾病的治療造成負性影響,為此,在治療過程中需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本文就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護理干預在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納入本院2020年1月~6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38~72歲,平均(53.45±3.45)歲。
1.2方法 對入組患者開展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生理需求:對患者開展全面的評估,制定個體化飲食方案,針對惡性干嘔的患者,禁食或少食,或給予靜脈營養(yǎng)支持,待病情好轉給予流失;對于無嘔吐的患者,可給予無刺激、高維生素半流質軟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逐漸過渡至普食;護理人員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病室環(huán)境,維持病室整潔、安靜,做好保暖工作。(2)安全需求:做好病室的管理工作,24小時輪班制,定時進行護理巡視,檢測患者各項生命指標。(3)愛與歸屬感:患者入院后,因環(huán)境陌生、遠離家屬,極易出現(xiàn)孤獨感,護理人員需耐心的給予心理干預,提升其信任感,積極協(xié)助患者轉變角色,強化心理舒適度;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交流時注意態(tài)度親和。并叮囑患者家屬多于其交流,促使其切實的感受家庭的溫暖。(4)自尊需求:自尊包含自尊與他人尊重雙重含義。對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稱呼得體,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認真聽取患者的訴求,讓其感受到被尊重。(5)自我實現(xiàn)需求:引導患者開展自我管理,提升其自我護理意識與能力,協(xié)助其恢復日?;顒幽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協(xié)助其恢復日?;顒幽芰Α?/p>
1.3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①心理狀況使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進行評估,共20個項目,分值與焦慮、抑郁程度呈正比;②生活質量使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問卷(WHOQOL-BREF)進行評估,共4個維度,采取5級評分標準,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與實施前相比,實施后患者心理狀況各指標均減低,且生活質量評估明顯提升,差異有意義(P<0.05),詳見表1:其中男20例、女1例。對照組年齡3歲~7歲之間,年齡平均值(5.22±1.65)歲,其中男20例、女2例。兩組基線資料的統(tǒng)計學結果顯示,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心理狀況與生活質量(n=45)
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實施后患者與實施前相比,心理狀況各指標均減低,且生活質量評估明顯提升,差異有意義(P<0.05)。馬斯洛需求層次認為人類存在五個不同層次的需求[2],不同時期對不同層次的追求迫切程度也各有不同,住院期間以安全、愛與歸屬感、生理等層次的追求相對較高。針對不同時期的肝硬化患者不同的需求層次進行分析,有啊護理干預措施,滿足其合理需求,從而顯著緩解不良情緒,提升身心舒適度,進而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