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紹勤,徐 虎,黎立光,李居東,陳 超,李 杰
(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 警犬行為學研究室,昆明 650204)
犬的行為測試技術早在20世紀初就被應用于犬的挑選。近年來,為解決工作犬、寵物犬的早期挑選等現(xiàn)實問題,幼犬的行為測試技術越來越受重視,相關研究報道也越來越多[1]。警用行為測試是幼犬后期訓練和成長過程中的必經環(huán)節(jié),針對幼犬具備的警用素質的定量考核內容,是以幼犬為主體、以訓練員和測試者為輔的互動行為測試,是考查幼犬能否進入受訓行列和成為工作犬的關鍵指標,測試結果對其成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幼犬的外顯行為表現(xiàn)是幼犬自身遺傳信息和幼訓訓練成效的基本反映,是對幼犬進行定級的主要依據(jù)。
德國牧羊犬、昆明犬和馬里努阿犬是中國目前最主要的工作犬種,占全國工作犬的63.56%,其中德國牧羊犬為9612頭,占比29.31%,昆明犬為3061頭,占比9.33%,馬里努阿犬為8168頭,占比24.91%。本研究以德國牧羊犬、昆明犬和馬里努阿犬的幼犬為測試對象,測定3品種幼犬的警用行為表現(xiàn),以期為受訓犬的選擇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目前,常見的測試標準有成套測試(Test battery)、單犬評定(Rating of individual dog)、犬種專家評定(Expert rating of breed prototype)及觀察測試(Observational test)[2]。影響幼犬行為測試結果的因素除環(huán)境改變以外,行為測試方案的設計被認為是一個重要原因[3]。有學者對過去相關報道中的行為測試方法進行調查[2-3],結果發(fā)現(xiàn),許多測試方法還主要是基于經驗;一些行為測試方法的標準化程度不高,如各種方法之間差異很大,即使用同一方法測試同一性狀,但表述也不一致[4]。
膽量是幼犬警用行為測試中最為重要的指標,對幼犬能否成為受訓犬乃至在警務實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都有著決定性作用。有研究對澳大利亞導盲犬幼犬的淘汰原因進行了調查,其中膽小占比最高(35.9%)[4]。King等[5]也認為膽小嚴重影響犬的訓練與使用。膽小的犬對其他犬、人或其他動物缺乏正常的社交關系,對周圍環(huán)境不適應,容易出現(xiàn)行為問題,包括對人、犬或其他動物出現(xiàn)攻擊行為等[6]。對德國牧羊犬和比利時坦比連犬(BelgianTervuren)的調查發(fā)現(xiàn),工作犬膽量越大其訓練成績越好,膽量越小其成績也越差[7]。
興奮性是考查幼犬與訓導員相互配合、協(xié)調情況的重要指標。興奮性高的幼犬,動作流暢,與訓導員的動作配合一致,相反,興奮性低的幼犬動作遲緩,與訓導員的動作難以配合。在工作犬訓練中,興奮性是犬心理特征的外顯。
銜取是考查幼犬的第3個指標,銜取能力的高低是測試幼犬工作欲望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據(jù)數(shù)據(jù)調查,國內工作犬基地繁育的6月齡幼犬,淘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不銜取或銜取率低,占60.11%[8]。
本研究采用的“幼犬警用行為指標及評分表”,由10余名工作犬技術訓練教師根據(jù)受訓犬的受訓內容制定,主要使用膽量、興奮性和銜取等3項工作犬訓練最為關鍵的核心指標。通過測試結果評估幼犬個體的警用素質,考查幼犬在幼訓期間的培訓效果,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得出某一品種種群整體的警用素質,為繁育及訓練提供科學依據(jù)。
試驗材料:秒表、計數(shù)器、網球、膠球、麻棒、毛巾卷。254頭實驗犬均來自昆明警犬基地,品種及數(shù)量見表1。所有幼犬均按照統(tǒng)一的方式 訓養(yǎng)。
表1 試驗犬品種及數(shù)量Table 1 Breed and distribution of dogs
1.2.1 訓練方法 在幼犬訓練期間,訓導員每天帶犬在戶外進行環(huán)境適應、物品調引和拋物銜取等 3 項內容的訓練。
環(huán)境適應性訓練:訓導員帶犬在山林、村莊、街道和陌生人群中進行訓練,培養(yǎng)犬適應外部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增強犬的膽量,每天訓練時長不低于30 min。物品調引訓練:訓導員使用包括網球、膠球和小麻棒等幼犬喜歡的物品,對犬進行調引,提高犬的興奮性和占有欲,調引時長每天不低于10 min。
拋物銜取訓練:使用網球、膠球和小麻棒等物品,對犬進行調引后,拋出物品,犬將物品銜回后,與犬進行拔河游戲,培養(yǎng)犬追逐物品、銜取物品及咬合物品的能力,每天訓練時長不低于10 min。
1.2.2 測試方法、考核指標及評分標準 測試小組由6人以上組成,分別為主測人、助訓員、記錄員。在不低于100 m2的空曠場地進行犬只測試。
膽量測試:訓導員帶犬在由3人以上組成的陌生人群中調引穿梭,然后將物品拋至主測人腳下,主測人踩住物品后,訓導員放犬銜取,測試者輕拍犬并發(fā)出聲音以觀察犬的反應,并進行記錄。
興奮性測試:主測人使用網球、膠球或小麻棒對犬進行調引,觀察犬的興奮性及對物品的注意力,記錄員進行記錄。
銜取測試:主測人使用網球、膠球或小麻棒對犬進行調引,將物品拋擲20 m遠處,物品靜止后,主測人釋放犬,犬前進銜取物品,回到主測人身邊,主測人與犬進行拔河游戲,觀察犬的各項行為特征,記錄員進行記錄。
采用膽量、興奮性、銜取3項指標對幼犬進行考核,具體考核方式、考核標準及評分標準見 表2。
表2 幼犬警用行為指標及評分表Table 2 Police behavioural traits and rating scale of puppies
1.2.3 綜合評定方法 對犬只膽量、興奮性及銜取的考核結束后,進行綜合評定。 3 個指標均為A或任意 2 個指標為A,評定為優(yōu)秀; 3 個指標均為B或任意 2 個指標為B,評定為合格; 3 個指標均為C或任意 2 個指標為C,評定為不合格。綜合評定為優(yōu)秀和合格的幼犬進入受訓犬行列。
采用EXCEL 2010對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整理,用SPSS 19.0軟件進行相關性及差異性分析,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1.1 考核結果分布與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在各行為指標等級評分中,A級較少,B級次之,C級最多;馬里努阿犬 3 項指標A級較多,昆明犬次之,德國牧羊犬均為0;3 個犬種幼犬的警用行為指標大多數(shù)分布于C級。結合實際工作發(fā)現(xiàn), 254 頭幼犬中符合教學訓練要求的受訓犬不到50%,說明 3 品種犬警用行為指標離目前教學訓練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
表3 3品種幼犬警用行為考核指標等級分布Table 3 Assessment distribution of police behavioural traits of three breeds of puppies
2.1.2 綜合評定結果分析 從表4可以看出,3 品種幼犬中,綜合評定為優(yōu)秀的犬占9.45%;不合格的犬占55.90%。馬里努阿犬合格以上為51.65%,昆明犬總體合格率較低,為35.71%,德國牧羊犬合格率為41.18%。說明3 品種犬幼犬的整體素質不高,通過改變培訓手段及方法,才有可能提高幼犬的警用性能。
表4 3品種幼犬警用行為綜合考核結果分布表Table 4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distribution of police behavioural traits in three breeds of puppies
2.2.1 幼犬警用行為指標比較 由表5可以看出,馬里努阿犬各指標均高于德國牧羊犬和昆明犬,昆明犬興奮性指標略高于德國牧羊犬,膽量和銜取指標低于德國牧羊犬,但差異均不顯著。表明馬里努阿幼犬經過培訓后,3 項警用行為指標相比昆明犬幼犬和德國牧羊犬幼犬具有一定 優(yōu)勢。
表5 3品種犬不同警用行為指標Table 5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olice behavioural traits among three breeds of puppies
2.2.2 公犬間警用行為指標比較 3 品種公幼犬警用行為指標對比分析結果(表6)表明,馬里努阿犬均高于德國牧羊犬和昆明犬,且在銜取指標與其他品種差異顯著(P<0.05);昆明犬的膽量和興奮性略高于德國牧羊犬,銜取指標低于德國牧羊犬。
表6 3品種公幼犬的警用行為指標Table 6 Police behavioural traits among three breeds of male puppies
2.2.3 母犬間警用行為指標比較 3 品種母幼犬的警用行為指標對比分析結果(表7)表明,馬里努阿犬均高于德國牧羊犬和昆明犬,昆明犬興奮性略高于德國牧羊犬,另兩項指標低于德國牧羊犬,但差異均不顯著。
表7 3品種母幼犬的警用行為指標Table 7 Police behavioural traits among three breeds of female puppies
結合表5和表6可以看出,3 品種幼犬警用行為指標存在的顯著差異主要源自各品種間公犬的差異。
2.2.4 本品種內公母犬間警用行為指標比較 由德國牧羊犬公母犬警用行為指標對比分析結果(表8)可以看出,母幼犬在膽量、興奮性和銜取方面的警用行為指標均高于公幼犬,但差異均不顯著(P>0.05)。
由昆明犬公母幼犬警用行為指標對比分析結果(表9)可以看出,母幼犬的銜取和興奮性指標均高于公犬,但膽量指標公犬高于母犬,差異均不顯著(P>0.05)。
由馬里努阿犬公母幼犬警用行為指標對比分析結果(表10)可以看出,公幼犬的 3 項指標均高于母犬,但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10 馬里努阿犬公、母犬的警用行為Table 10 Police behavioural trait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Belgian malinois dogs
結合表8和表9可以看出,3 品種公母幼犬的警用行為指標各有高低,但差異均不顯著,說明公母犬都適合作為受訓犬進行訓練,從警用素質而言,無需考慮性別對訓練結果的影響。
表8 德國牧羊犬公、母犬警用行為Table 8 Police behavioural trait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German shepherd dogs
表9 昆明犬公、母犬的警用行為Table 9 Police behavioural trait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Kunming dogs
德國牧羊犬、昆明犬和馬里努阿犬在中國現(xiàn)有的中大型工作犬中占有很大比重。每個中大型品種工作犬都有比較明顯的品種特點,特別是對于生理、心理發(fā)育期的幼犬來說,品種特征更為明顯[9]。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3 品種幼犬間的警用指標存在差異,其中,馬里努阿犬幼犬的3 項警用行為指標具有一定優(yōu)勢;從訓練階段的行為表現(xiàn)看,昆明犬和德國牧羊犬的部分心理和行為特征相比馬里努阿犬成熟較晚;相對于其他兩個犬種,昆明犬對主人的依戀性更強,而德國牧羊犬在早期的銜取表現(xiàn)相對較弱。因此可知,品種特性可能是導致同期不同品種間警用行為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研究從性別角度比較了3品種幼犬的 3 項指標,發(fā)現(xiàn)警用行為指標的差異主要源于各品種公幼犬間的差異,特別是馬里努阿公幼犬,其 3 項警用行為指標均高于其他兩個犬種的公幼犬,究其原因可能包括:一是馬里努阿公犬警用素質較好,二是目前的培訓手段和方法更適合于馬里努阿公犬。
在同一品種內,通過對公、母幼犬的 3 項指標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 3 品種內公母幼犬間的警用行為指標差異均不顯著,說明性別對品種間警用行為的遺傳影響不明顯,在選擇受訓犬時無需過多考量性別因素。
本研究結果表明,警用行為測試結果達到A級的較少,達到B級的次之,處于C級的最多。從表5也可以看出,3 品種犬的 3 項警用行為指標測試結果中,平均分數(shù)最高的為馬里努阿犬的興奮性指標(1.71),但仍遠低于A級犬3分的標準。說明通過該階段的培訓,3 品種幼犬與目前教學訓練對受訓犬各警用行為指標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現(xiàn)有的培訓模式及技術手段不足以激發(fā)幼犬的警用性能。在測試中體能素質好的幼犬,警用性能表現(xiàn)也較為突出,這與徐虎等[9]通過運動前后的HRV來評估昆明犬的工作表現(xiàn)中的結論基本一致。另一方面可能是訓養(yǎng)人員對本研究中的“幼犬考核標準及評分表”和“綜合評定方法”掌握不夠,導致幼犬日常訓練細節(jié)與實戰(zhàn)需求不匹配。
因此,下一步可以通過改變培訓手段、制定與品種特性契合的培訓手段來提升幼犬警用性能。在進行幼犬專業(yè)化訓養(yǎng)的同時,還需要通過對幼犬的行為觀察,進行適當?shù)亩ㄏ蚺囵B(yǎng)[10-11],對德國牧羊犬而言,亟需加強公幼犬在銜取、膽量和興奮性等方面的專項培訓;對昆明犬而言,需特別加強公幼犬銜取和興奮性的專項培訓,母幼犬膽量的專項培訓。所有的幼犬都需要增強體能,這對提高犬整體合格率和優(yōu)秀率有著關鍵作用。
在 3 項警用行為指標中,膽量對興奮性和銜取有明顯的影響,膽量測試結果為A或B的犬只,其興奮性和銜取測試結果通常也為A或B;膽量測試結果為C的犬只,其興奮性和銜取測試結果很少能達到A或B。因此,在幼犬培訓期間,應擴展提升膽量培訓的內容和場景,增加膽量培訓的時間;此外,對在遺傳上存在膽量缺陷的幼犬應及時淘汰,以降低訓養(yǎng)成本。本研究中的考核標準還需在工作中不斷修正,盡可能兼顧工作實際及考核評價的可操作性,對考評內容及等級劃分還需進一步細化和定量,這將在下一步研究工作中逐步完善。
3 品種犬警用素質的綜合評定為合格犬以上的犬總體優(yōu)秀率不高,幼犬的基本素質還需進一步提升;公犬警用行為指標的差異是各品種間警用行為指標存在差異的主要因素;在選擇受訓犬時,無需過多考慮性別對訓練的影響。本研究中的“幼犬考核標準及評分表”、“綜合評定方法”及測試結果,對考評選擇受訓犬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對改進各品種犬的訓練模式及手段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各品種犬種犬群建設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