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風龍
(青海省交通醫(yī)院呼吸科 青海 西寧 810000)
目前,支氣管哮喘患者約有3 億,到2025 年,這個數(shù)字將達到4 億[1]。哮喘的特征是阻塞、慢性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發(fā)作。同時,在全球范圍內,肥胖都是一種最常見的醫(yī)學問題。有研究證實了肥胖程度與哮喘之間的聯(lián)系,哮喘的患病率會隨著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2]。肥胖被認為是嚴重的包括哮喘在內的嚴重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誘因,肥胖會增加哮喘癥狀的嚴重程度,并降低患者對藥物的反應,這可能是機械性、解剖學或炎癥等原因造成。肥胖被認為是一種促炎狀態(tài),因為它通常與持續(xù)的低度全身性炎癥有關[3],并且脂肪組織是免疫細胞顯著聚集的部位[4]?;诖耍@項研究的目的是通過減肥干預(運動、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改變來控制肥胖)哮喘患者,來評估全身炎癥反應和免疫參數(shù)對其體重減輕的反應。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9 月我院呼吸內科初次/住院診斷為哮喘患者124 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2 例。納入標準:(1)哮喘診斷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 年版)》診斷標準者[5];(2)體重指數(shù)(BMI)≥25 kg/m2。排除標準:(1)吸煙者、感染、癌癥、手術后(1 個月內);(2)免疫系統(tǒng)疾病、服用可能影響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藥物(例如消炎藥,鎮(zhèn)痛藥和抗抑郁藥)。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對象已簽署臨床研究知情同意書。
(1)基本信息:在醫(yī)院系統(tǒng)的電子病歷記錄中獲得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吸煙,飲酒,高血壓病程等,并計算BMI。(2)干預方法:對實驗組按運動訓練標準建議進行有氧平板運動訓練12 周。訓練課程包括5 min 的熱身,30 min 60%~70%最大心率的有氧運動訓練,然后是10 min 的降溫。參與者每周接受3 次培訓,為期3 個月。監(jiān)督飲食方案,每日熱量1 200千卡/d,為期3 個月。對照組不進行訓練干預或飲食控制。(3)炎性細胞因子的檢測:在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并在4℃下離心,通過免疫分析儀檢測患者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的水平。(4)流式細胞儀對免疫學參數(shù)的檢測:使用流式細胞儀檢測患者免疫學參數(shù)CD4 和CD8 計數(shù)。
數(shù)據(jù)使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應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基線特征(如年齡、性別組成、BMI、SBP、DBP、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實驗組一般資料對比( ± s)
表1 對照組和實驗組一般資料對比( ± s)
注:BMI:體重指數(shù);SBP:收縮壓;DBP:舒張壓;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 s 的強制呼氣量。
項目 對照組(n=62)實驗組(n=62) t[χ2] P年齡/歲 38.63±9.26 39.11±10.56 0.021 0.912男/% 38(61.29) 36(58.06) [0.458] 0.723 BMI/[kg·(m2)-1] 29.63±3.26 29.82±4.01 0.675 0.467 SBP/mmHg 138.78±18.62 140.35±15.38 1.039 0.203 DBP/mmHg 85.97±10.42 85.27±9.31 0.811 0.313 FVC/L 2.80±0.94 2.88±0.85 0.953 0.159 FEV1/L 1.63±0.71 1.65±0.68 0.525 0.705 FEV1/FVC/% 57.85±8.48 57.29±10.52 0.390 0.791
對照組干預前后各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在干預后BMI 顯著下降,CD4 和CD8 計數(shù)顯著增加,IL-6、TNF-α、IL-8 水平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免疫和炎癥指標變化比較( ± s)
表2 干預前后兩組免疫和炎癥指標變化比較( ± s)
項目 對照組干預前 干預后 P BMI/[kg·(m2)-1] 29.63±3.26 29.93±4.01 0.843 TNF-α/(pg·mL-1) 11.78±3.53 11.28±3.42 0.273 IL-6/(pg·mL-1) 4.75±1.25 4.87±1.89 0.674 IL-8/(pg·mL-1) 16.80±2.94 16.75±2.86 0.756 CD4 計數(shù)/(109·L-1) 1.44±0.42 1.41±0.45 0.598 CD8 計數(shù)/(109·L-1) 0.65±0.28 0.66±0.26 0.743項目 實驗組干預前 干預后 P BMI/[kg·(m2)-1] 29.63±3.26 26.53±4.01 0.003 TNF-α/(pg·mL-1) 11.95±3.63 10.21±2.01 0.027 IL-6/(pg·mL-1) 4.81±1.35 2.74±1.06 <0.001 IL-8/(pg·mL-1) 16.62±2.75 13.05±2.14 0.006 CD4 計數(shù)/(109·L-1) 1.43±0.56 1.75±0.45 0.018 CD8 計數(shù)/(109·L-1) 0.62±0.28 0.87±0.33 0.023
實驗組在干預后BMI 顯著低于對照組,CD4 和CD8計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干預后兩組間免疫和炎癥指標對比( ± s)
表3 干預后兩組間免疫和炎癥指標對比( ± s)
研究變量 干預后 P對照組 實驗組BMI/[kg·(m2)-1] 29.93±4.01 26.53±4.01 0.002 TNF-α/(pg·mL-1) 11.28±3.42 10.21±2.01 0.042 IL-6/(pg·mL-1) 4.87±1.89 2.74±1.06 0.001 IL-8/(pg·mL-1) 16.75±2.86 13.05±2.14 0.004 CD4 計數(shù)/(109·L-1) 1.41±0.45 1.75±0.45 0.024 CD8 計數(shù)/(109·L-1) 0.66±0.26 0.87±0.33 0.016
目前,數(shù)百萬患者患有哮喘和肥胖癥,因此生活方式干預對這些人群的臨床管理至關重要[6]。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哮喘和肥胖具有共同的遺傳決定因素,α-腎上腺素能和糖皮質激素受體的基因位于5q 染色體上,并與哮喘和肥胖癥相關的通路相關[7]。因此,兒童哮喘的流行與肥胖癥的發(fā)病率平行。肥胖可能增加哮喘的嚴重程度。脂肪組織通過內分泌能力與其他器官通訊,釋放由組織駐留的巨噬細胞和脂肪細胞產生的重要介體,包括TNF-α、白介素、瘦素和脂聯(lián)素。肥胖通過增加脂肪細胞的體積,炎癥介質的數(shù)量和產生來創(chuàng)造促炎環(huán)境。因此,過量脂肪的存在為慢性,低度全身性炎癥提供了一致的刺激本研究旨在檢測肥胖哮喘患者全身炎癥和免疫參數(shù)對體重減輕的反應。這項研究的主要結果表明,減肥計劃可調節(jié)哮喘患者免疫系統(tǒng)和炎性細胞因子,我們的結論與先前研究一致。有文獻報道,由于體重減輕,肥胖受試者的TNF-α 顯著降低30,IL-6 降低,胰島素敏感性提高。減肥計劃還可以引起C-反應蛋白降低。運動訓練的結果可能是減少內臟脂肪和促炎性單核細胞的質量,增加調節(jié)性T 細胞的數(shù)量,這可能是減肥的消炎機制。我們研究的另一個主要發(fā)現(xiàn),體重減輕與免疫參數(shù)的改善有關,即體重減輕與運動和飲食控制后CD8+T和CD4+T 細胞數(shù)量增加有關。血清促炎性細胞因子如TNF-α、IL-6 和CRP42 ~44 水平的降低,以及抗炎性細胞因子如IL-10 水平的增加,可能是通過體重減輕改善免疫參數(shù)。肥胖可能影響肺功能,從而導致哮喘惡化。減肥可以減輕哮喘的機制可能包括減輕氣道塌陷、刺激腎上腺活動、減少可能的過敏原、支氣管收縮劑或飲食中的鹽含量。本研究的重點是對所有的運動項目進行監(jiān)督和隨機分組。本研究的限制是兩組的樣本量都很小,建議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檢測生活方式干預對哮喘患者其他生化參數(shù)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綜上所述,減輕體重可以改善肥胖哮喘患者的免疫和全身炎癥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