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玉生
(武漢濟和醫(yī)院泌尿外科 湖北 武漢 430100)
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均為臨床常見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病率會逐年增高[1]。BPH患者臨床癥狀以膀胱頸出現(xiàn)梗阻感為主,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方法不當,會引發(fā)膀胱結石、感染等并發(fā)癥[2]。前列腺癌患者普遍存在排尿困難、全身損害等癥狀[3]。兩種疾病雖然不會相互轉化、影響,但臨床特征接近,鑒別診斷存在一定的難度。核磁共振波譜成像(MRS)可以分子水平定量分析前列腺代謝物,可以從功能、形態(tài)等多方面對兩種疾病進行鑒別、診斷?;诖耍疚倪x定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住院治療的46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46例BPH患者研究,具體如下。
選擇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住院治療的46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期住院治療的46例BPH患者作為參照組?;颊呒凹覍倬橥獠⒑炇鹬橥鈺?。觀察組: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2.55±4.17)歲;體重46~90 kg,平均(68.52±6.14)kg;分化程度:12例低分化、10例中分化、24例高分化;TNM分期:15例Ⅱ期、14例Ⅲ期、17例Ⅳ期;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含量1.52~105.4 ng/mL,平均(53.62±8.46)ng/m mL。參照組:年齡48~79歲,平均年齡(62.61±4.15)歲;體重在48~89 kg,平均(68.58±6.11)kg;PSA含量1.75~103.1 ng/mL,平均(53.57±8.37)ng/mL。納入標準:(1)均存在不同程度尿線變細、尿痛、尿急等癥狀;(2)年齡≥18周歲;(3)意識清醒、對答切題;(4)均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排除標準:(1)既往存在前列腺手術史者;(2)檢查前接受過對癥治療者;(3)合并帕金森、幽閉恐懼癥、癡呆者;(4)重大臟器功能障礙、衰竭者;(5)依從性、配合度較差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MRS:采用Achiera-3.0T-TX3.0T多源核磁共振掃描儀檢查,選擇體部線圈,將恥骨聯(lián)合位置作為中心,TSE軸位T2W1序列:TR是3 500 ms, TE是85 ms,5 mm層厚,0.5 mm層間距,回波鏈長為4,20次激勵次數(shù),ETL是2,NEX是5 512×512矩陣,800 mm3感應體積,長、寬、高分別是20 mm,采用BASING技術壓制感應區(qū)域脂肪,1 200 Hz寬帶,進行勻場處理。
(1)比較兩組MRS平掃特征:包括體積(0.5~15.0 cm3、>15.0 cm3)、信號類型(低信號、中信號、高信號)、邊界(模糊、清晰)、部位(外周帶、中央帶);(2)比較兩組代謝物含量:包括枸櫞酸鹽(Cit)、肌酸(Cre)、膽堿(Cho),計算(Cho+Cr)/Cit、Cho/Cit。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前列腺體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信號類型、邊界、部位與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MRS平掃特征比較[n(%)]
觀察組(Cho+Cr)/Cit、Cho/Cit均高于參照組,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代謝物含量比較(± s)
表2 兩組代謝物含量比較(± s)
組別 例數(shù) (Cho+Cr)/Cit Cho/Cit觀察組 46 2.56±0.41 2.29±0.39參照組 46 0.62±0.19 0.42±0.12 t 29.117 31.082 P<0.001 <0.001
前列腺癌、BPH均多見于中老年人群,近年來,在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改變、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兩種疾病的發(fā)病率明顯增高[4]。據(jù)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極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病死率位居第2位,僅次于肺癌[5]。目前,臨床診斷前列腺病變的方法包括經直腸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經直腸超聲、直腸指檢、PSA等,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PSA雖然敏感度較高,但特異性較低[6]。經直腸超聲與直腸指檢結果容易受到操作者的影響,對操作者具有一定的依賴性[7]。經直腸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雖然是金標準,但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極易將直徑較小的病灶遺漏,進而出現(xiàn)漏診、誤診,大部分患者不能接受,并未在臨床中廣泛推廣開來[8]。
MRS是一種臨床常用的影像學技術,屬于MR功能成像,具有軟組織分辨率高、無創(chuàng)傷等優(yōu)點,可以提供活體組織生化代謝信息[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信號類型、邊界、部位與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Cho+Cr)/Cit、Cho/Cit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MRS在BPH、前列腺癌鑒別診斷中具有較高價值。分析如下:(1)MRS可以通過多方面、全方位成像,可以高效的采集多體素、單體素,朱期內的控制譜線基線的穩(wěn)定性、準確性,反映前列腺組織結構,具有較高的辨別度,通過血流成像觀察血管代謝有無異常,判斷直腸、膀胱、精囊、包膜等是否受到侵犯,可通過腫瘤侵犯部位、形態(tài)等對疾病的良、惡性作出判讀,也是臨床對疾病進行分期判斷的重要依據(jù)[10];(2)MRS具有波譜成像的優(yōu)勢,可以分析代謝物變化,定量、定性的分析患者病情。Cho、Cr、Cit是MRS的標志性物質,其中Cit是前列腺主要的代謝產物,精液中的Cit會被腺管壓縮,故正常人體Cit含量相對較高。Cr可以對前列腺組織能量代謝情況作出反映,總體穩(wěn)定性相對較高。Cho復合物的峰值是由磷脂酰膽堿、磷酸膽堿、磷酸甘油膽堿等組成,參與了三羥酸循環(huán),Cho峰值可以反映出Cho含量變化,惡性腫瘤患者代謝速度快、細胞異常繁殖,Cho含量較高。故通過Cho、Cr、Cit測量,可對前列腺良、惡性病灶作出準確的判斷、鑒別,避免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綜上所述,BPH、前列腺癌患者采納MRS診斷,通過測量(Cho+Cr)/Cit、Cho/Cit可準確鑒別兩種疾病,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