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芳
兩只幼年斑螈的尸體漂浮在一株紫瓶子草的捕蟲瓶中,它們即將被捕蟲瓶中的史密斯瓶子草蚊、中足搖蚊、細(xì)菌、輪蟲等生物吞食和分解,分解出的物質(zhì)將成為紫瓶子草的營養(yǎng)。
紫瓶子草進(jìn)化出食肉的特性,使它們在缺乏營養(yǎng)的沼澤中得以生存。一般而言,紫瓶子草的獵物是蒼蠅、螞蟻、蜘蛛等小型動物,它們進(jìn)入捕蟲器后,被其中收集的雨水淹死,接下來就會被分解和吸收。捕獲斑螈的情況還是第一次被記錄到。
實際上,紫瓶子草的獵物捕獲率相當(dāng)?shù)停佑|紫瓶子草的昆蟲只有不到1%會掉進(jìn)瓶子里。
由于紫瓶子草別致的顏色和形狀,它成為了一種廣受歡迎的觀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