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余,楊坤,施哲,張利波,羅永光
(1.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云南昆明,650093;2.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曲靖,655011)
世界上約80%的金屬鋅是采用焙燒?浸出?凈化?電積的工藝進行生產[1]。由于近幾年鋅礦石品位下降,鋅二次資源用量加大,進一步加劇了硫酸鋅溶液中氟離子的積累。當氟離子質量濃度過大時,會引起析出的鋅與陰極鋁板黏結,導致鋅片難以剝離,加大工人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效率[2]。工業(yè)生產硫酸鋅溶液中的氟離子質量濃度一般需要控制在50 mg/L 以下[3]。研究成熟的硫酸鋅溶液脫氟方法主要包括石灰乳沉淀法[4]、鋁鹽絮凝沉淀法[5]和萃取法[6]等,但存在脫氟效果差、鋅損失量大、操作條件苛刻和流程長等不足,阻礙其在工業(yè)生產中的推廣應用。
近年來,吸附脫氟法以其吸附效果好、吸附劑可再生和流程短易操作等獨特優(yōu)勢,逐漸引起廣泛關注。目前研究較熱的吸附劑包括生物質類吸附劑[7]、泥土類吸附劑[8]、天然礦物沸石[9]、骨炭[10]和鋁鹽吸附劑[11?12],尤其是聚合鋁鹽吸附劑,具有吸附和絮凝雙重作用,除氟能力高、再生過程損耗低,已成為應用最廣泛的除氟劑,在氧化鋁中添加鎂鹽和錳鹽,能將廢水中的氟去除98%以上[13?14]。由此可知,將聚合鋁鹽吸附劑用于硫酸鋅溶液脫氟前景巨大。劉爭偉等[15]采用Al,Ca 復合除氟劑對加氟硫酸鋅模擬溶液中的氟離子進行脫除,最佳條件下,氟離子的脫除率可以達到96%;FANG 等[16]研究了焙燒改性氫氧化鋁在模擬加氟硫酸鋅溶液中的脫氟效果,其最大吸附容量可以達到3.68 mg/g;TIAN 等[17]制備一種層狀的鋁基復合物吸附劑,研究其在工業(yè)硫酸鋅溶液中的除氟效果,最大吸附容量可達5.62 mg/g。盡管效果較好,聚合鋁鹽吸附劑脫除硫酸鋅溶液氟離子的研究仍尚未成熟,且上述脫氟劑制備成本較高,吸附效果不穩(wěn)定。
針對目前聚合鋁鹽吸附劑制備成本高和吸附效果不穩(wěn)定等缺陷,本文作者提出一種硫酸鎂改性氫氧化鋁制備的鋁基吸附劑,研究工藝參數對工業(yè)硫酸鋅溶液中氟離子的脫除效果的影響及脫氟機理,確定合理的脫氟工藝,查明F?在硫酸鎂改性鋁基吸附劑的吸附分離機制。
硫酸鎂改性鋁基吸附劑的制備采用浸漬法,將氫氧化鋁浸泡于0.05 mol/L硫酸鎂溶液中,浸泡溫度為40 ℃,浸泡液固比為8∶1,達到平衡后取出在室溫下陳化20 h,干燥后于350 ℃下焙燒2 h,即得吸附劑。利用本方法制備吸附劑,其吸附活性組分僅分布在氫氧化鋁表面,利用率高,用量少,成本低。
將一定量的硫酸鎂改性鋁基吸附劑投加到工業(yè)硫酸鋅溶液中,利用H2SO4溶液調節(jié)溶液pH,控制反應時間和溫度,以140 r/min 的振蕩速度進行混合吸附反應,測定不同吸附劑用量、吸附時間、吸附溫度和溶液pH等條件下硫酸鎂改性鋁基吸附劑對氟離子的吸氟量和脫氟率。
實驗所用工業(yè)硫酸鋅溶液來自國內某鋅冶煉廠,溶液中Zn2+質量濃度為119 g/L,Mn2+質量濃度為4.6 g/L,F?質量濃度為116 mg/L,Cl?質量濃度為0.57 g/L,屬于高F?硫酸鋅溶液。
實驗樣品物相組成分析采用荷蘭帕納科公司的X′PERT3POWDER 型X 射線衍射分析儀,檢測角度為10°~80°,檢測速率為4(°)/min。組成物相形貌及賦存狀態(tài)分析采用荷蘭飛納高分辨率臺式掃描電鏡Phenom ProX(SEM-EDAX)。
實驗中采用氟離子計(F-1,南京科技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測量溶液中的氟離子,計算吸附反應后溶液中氟離子濃度。氟離子的脫除率(脫氟率)與吸附劑吸附容量(吸氟量)通過下式計算[13],
式中:A為氟離子脫除率,%;ρ0為工業(yè)硫酸鋅溶液中初始氟離子質量濃度,mg/L;ρe為吸附平衡時工業(yè)硫酸鋅溶液中氟離子質量濃度,mg/L;qe為吸附平衡時吸附劑的吸附容量,mg/g;V為溶液體積,L;m為吸附劑的質量,g。
實驗制備所得硫酸鎂改性鋁基吸附劑的主要物相如圖1所示。從圖1可見:吸附劑主要由Al(OH)3,AlOOH,MgAl2O4,MgAl2(OH)8和Mg0.338Al2.408O4組成。其中,Al(OH)3為吸附基體,而其他成分均為硫酸鎂改性焙燒后的產物。羥基氧化鋁(AlOOH)為無定形態(tài),對F離子的吸附性能要遠高于晶體態(tài)的氧化物,鎂鋁尖晶石(MgAl2O4,MgAl2(OH)8和Mg0.338Al2.408O4) 某些表面裸露的“—O—Mg—”結構能充當吸附活性中心,與“—O—Al—”結構相比,“—O—Mg—”中Mg2+具有更強的正點性質,對于硫酸鎂溶液中負電性的F?具有更強選擇性吸附作用[17?18],因此,本文利用硫酸鎂改性鋁基吸附劑脫除氟是可行的。
圖1 硫酸鎂改性后鋁基吸附劑的XRD圖Fig.1 XRD pattern of modified aluminum-based adsorbent
針對硫酸鎂改性鋁基吸附劑分析形貌和物相組分賦存狀態(tài),改性后鋁基吸附劑的SEM圖如圖2所示。
圖2 改性后鋁基吸附劑的SEM圖Fig.2 SEM images of modified aluminum-based adsorbent
從圖2可見:浸漬法制備得到的吸附劑主要為層狀堆疊結構,即吸附劑以層狀氫氧化物成型。層狀氫氧化物被認為具有優(yōu)良的陰離子交換性能,可作有害陰離子吸附劑。本文制備的吸附劑具有結構優(yōu)勢。
圖3所示為改性后鋁基吸附劑的面掃圖。從圖3可見:吸附劑基體上附著較均勻的元素Mg,且與元素Al 和元素O 共生,證明鎂鋁尖晶石(MgAl2O4,MgAl2(OH)8和Mg0.338Al2.408O4)的存在,Al元素部分與元素Mg和元素O共存,部分僅與元素O 共生,證明存在Al(OH)3和AlOOH 相,SEM面掃描結果與XRD分析結果吻合。
圖3 改性后鋁基吸附劑的面掃圖Fig.3 Surface scan images of modified aluminum-based adsorbent
在硫酸鋅溶液的脫氟工藝中,主要研究吸附劑用量、吸附時間、吸附溫度和溶液pH 這4 個因素對氟離子脫除的影響,圖4所示為工藝因素對氟離子脫除的影響。
研究改性鋁基吸附劑添加量的影響時,控制溫度為40 ℃,時間為2 h,pH 為5.0。由圖4(a)可見:改性鋁基吸附劑的脫氟率隨著吸附劑用量增加而提高,且提高趨勢逐漸變緩,當吸附劑用量從10 g/L 增加至35 g/L 時,其脫氟率從48.18%增加至86.44%。而吸附劑的吸氟量隨著吸附劑用量增加而降低,且降低趨勢減弱,當改性鋁基吸附劑加入量為10 g/L時,氟離子的吸氟量為6.02 mg/g,隨著吸附劑用量增加至35 g/L時,吸附劑的吸氟量降低至3.09 mg/g。綜合考慮吸氟量和脫氟率,選取15 g/L作為最佳實驗加入量,工業(yè)硫酸鋅溶液中氟離子剩余質量分數為41.61 mg/g,已經達到國家限制標準,此時吸氟量為5.226 mg/g,脫氟率為62.7%。
在15 g/L 吸附劑條件下,考察溶液初始pH 對氟離子脫除的影響,如圖4(b)所示。由圖4(b)可見:脫氟率和吸氟量都隨著溶液初始pH增大而提高,當pH 為1~3 時,脫氟率和吸氟量都呈線性增加。當pH 為1 時,吸氟量僅為3.32 mg/g,此時脫氟率為35.99%;當pH 為3 時,吸氟量上升至4.01 mg/g,脫氟率增加至43.45%;當pH增大到3~5時,脫氟率和吸氟量提高的趨勢逐漸變緩;pH為5時,吸氟量為4.07 mg/g,脫氟率為44.15%。為了達到最大脫氟效果,選取pH 為5 作為最佳初始pH,此時工業(yè)硫酸鋅溶液不會產生氫氧化鋅沉淀,有利于鋅的回收率。
在溶液初始pH 5.0 條件下,考察吸附溫度對氟離子脫除的影響,如圖4(c)所示。由圖4(c)可見:吸附溫度對于硫酸鋅溶液氟離子脫除影響明顯,脫氟率和吸氟量均隨著吸附溫度上升出現了先提高后降低的趨勢。當吸附溫度為30~70 ℃時,吸氟量與脫氟率隨著吸附溫度上升而提高。當吸附溫度為30 ℃時,吸氟量僅為3.04 mg/g,脫氟率為35.35%;當吸附溫度達到70 ℃時,吸氟量和脫氟率均達到最大值,最大吸氟量為4.41 mg/g,最大脫氟率為51.33%;當吸附溫度超過70 ℃,吸氟量和脫氟率開始降低,這主要是由于溫度升高,改性鋁基吸附劑表面逐漸變得致密,結合氟的能力下降,同時水中游離態(tài)的OH?越多,會與F-發(fā)生競爭;當吸附溫度為90 ℃時,吸氟量下降到3.70 mg/g,脫氟率下降到43.05%。因此,選取70 ℃為最佳吸附溫度。
在吸附溫度70 ℃條件下,考察吸附時間對氟離子脫除的影響,如圖4(d)所示。由圖4(d)可見:脫氟率和吸氟量隨著吸附時間延長出現先提高后變緩的趨勢。當吸附時間從0.5 h 增加至2.5 h 時,吸氟量與脫氟率隨著吸附時間延長逐漸提高,脫氟率從40.8%增加至50.7%,吸氟量從3.615 mg/g增加至4.493 mg/g。而當吸附時間大于2.5 h時,整個吸附過程趨于穩(wěn)定,吸氟量與脫氟率幾乎不再變化。因此,確定最佳吸附時間為2.5 h。
圖4 工藝因素對氟離子脫除的影響Fig.4 Effect of process factors on defluorination of solution
綜上硫酸鋅溶液的脫氟工藝,當吸附溫度為70 ℃,吸附劑用量為15 g/L,吸附時間為2.5 h,溶液初始pH 為5.0 時,改性鋁基吸附劑對氟離子的吸附效果達到最佳,吸氟量為4.493 mg/g,脫氟率為50.7%。
利用吸附動力學和吸附等溫線研究改性鋁基吸附劑對工業(yè)硫酸鋅溶液中氟離子的脫除機理,以查明氟離子的遷移規(guī)律,F?與改性鋁基吸附劑之間的動態(tài)相互作用,及F?在硫酸鋅溶液與改性鋁基吸附劑之間的平衡分配。
目前,分析溶液中離子的動力學過程主要采用準一級吸附模型[19]和準二級吸附模型[20]。
1)準一級吸附動力學方程:
式中:qt為改性鋁基吸附劑在t時刻的吸氟量,mg/g;t為改性鋁基吸附劑的吸附時間,h;K1為準一級吸附動力學吸附速率常數,h?1。
2)準二級吸附動力學方程:
式中:K2為準二級吸附速率常數,g·mg?1·h?1;h為初始吸附速率,mg·g?1·h?1。
分別利用準一級、準二級吸附動力學方程對不同溫度下吸附數據進行擬合,擬合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改性鋁基吸附劑吸附動力學模型Fig.5 Adsorption kinetic models of modified aluminumbased adsorbent
從圖5可見:準二級動力學模型對吸附數據的擬合程度更高,準一級動力學擬合的相關系數(R2)僅為0.736,計算所得平衡吸附量qe(cal)遠低于實驗值4.41 mg/L,而準二級動力學擬合線性相關性很好,計算平衡吸附量(qe(cal))與實驗值十分接近。說明準二級動力學模型包含的吸附過程,能夠更準確地反映F?與改性鋁基吸附劑之間的動態(tài)相互作用,改性鋁基吸附劑的初始吸附速率h為21.75 mg·g?1·h?1,在t時刻的吸氟量為 21.75/t。
用于描述吸附劑吸附氟離子的等溫線模型主要包括Langmuir 和Freundlich 這2 種吸附等溫線模型[21],其相關線性方程如下。
1)Langmuir吸附等溫線模型為:
式中:qm為改性鋁基吸附劑飽和吸氟量,mg/g;b為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數,mg/L。RL為分離常數。
2)Freundlich吸附等溫線模型為
式中:KF為與吸氟量有關的Freundlich 經驗常數,mg/g;n為與吸附強度有關的Freundlich經驗常數。
分別利用Langmuir 和Freundlich 這2 種吸附等溫線模型對不同溫度下吸附數據進行擬合,擬合結果見圖6。
從圖6可見:實驗數據采用Langmuir 和Freundlich 吸附等溫線模型擬合的相關系數(R2)分別為0.972 和0.922,Langmuir 吸附等溫線模型數據擬合程度更高。由此說明,改性鋁基吸附劑對工業(yè)硫酸鋅溶液中氟離子的吸附更適合采用Langmuir 吸附等溫線模型來描述,其吸附以單層吸附模式為主[22]。且在Langmuir 吸附等溫線模型中,吸氟量飽和值(qm)為6.94 mg/g,接近實際最大吸附量6.02 mg/g;同時得到在不同氟離子濃度下的無量綱分離常數RL均處于0~1 之間(見表1),說明吸附過程為優(yōu)勢吸附,即F?在硫酸鋅溶液與改性鋁基吸附劑之間更趨向于改性鋁基吸附劑[23]。
表1 改性鋁基吸附劑在不同氟離子質量濃度工業(yè)硫酸鋅溶液中的分離常數RLTable 1 Values of separation constant RL of modified aluminum-based adsorbent in industrial zinc sulfate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fluoride ion mass concentrations
圖6 改性鋁基吸附劑吸附等溫線模型擬合圖Fig.6 Fitting plots of modified isotherm models of modified aluminum-based adsorbent
1)實驗制備所得硫酸鎂改性鋁基吸附劑的物相包括 AlOOH,MgAl2O4,MgAl2(OH)8和Mg0.338Al2.408O4,以層狀氫氧化物為主,具有物相和結構優(yōu)勢。
2)將硫酸鎂改性鋁基吸附劑應用于工業(yè)硫酸鋅溶液中氟離子脫除,其最佳脫氟條件如下:吸附劑添加量為15 g/L,溶液初始pH為5,吸附溫度為70 ℃,吸附時間為2.5 h。其效果如下:吸氟量為4.493 mg/g,脫氟率為50.7%。
3)準二級吸附動力學方程更為準確的反應F?與改性鋁基吸附劑之間的動態(tài)相互作用,改性鋁基吸附劑的初始吸附速率h為21.75 mg·g?1·h?1。用Langmuir 模型可以較好地描述F?在硫酸鋅溶液與改性鋁基吸附劑之間的平衡分配,吸附過程為優(yōu)勢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