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統(tǒng)計局
CPI是度量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價格水平隨著時間變動的一個相對數,反映居民購買的商品及服務項目價格水平的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我國稱之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近年來,隨著網絡、智能手機與微信功能的普及,以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為首的中國十大電商平臺在國內用戶數量和交易額遙遙領先,各大電商平臺也從單一的網絡集市變成了包括團購、分銷、拍賣等多種電子商務模式在內的綜合性零售商圈,服裝、百貨、日用品、家電、圖書、虛擬產品等綜合品類,各種品牌,數百萬種商品,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已占居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半壁江山,國際領先的電子商務管理系統(tǒng),在系統(tǒng)平臺、采購、倉儲、配送和客戶關系管理方面都達到了當前國際領先水平。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也是無比的享受。面對這樣種類繁多、品牌齊全、交易額巨大、幾乎覆蓋了家家戶戶的電商平臺數據,有的人就提出是否可以用電商平臺的數據來完全替代傳統(tǒng)CPI的數據編制?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傳統(tǒng)CPI的編制方法:
首先傳統(tǒng)方法的CPI編制,是國家統(tǒng)計局根據全國城鄉(xiāng)居民家庭消費支出的抽樣調查資料統(tǒng)一確定商品和服務項目的類別,設置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y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八大類262個基本分類,基本涵蓋了城鄉(xiāng)居民的全部消費內容。全國抽選約500個市縣,確定采集價格的調查網點,包括食雜店、百貨店、超市、便利店、專業(yè)市場、專賣店、購物中心、農貿市場、服務消費單位等6.3萬個。然后按照定人定點定時的方式,調查員到調查網點現場采集價格,最后根據原始價格資料,根據各類別相應的權數,計算各個類別的價格指數。
傳統(tǒng)方法的CPI編制由于人工采集、匯總、計算,誤差大、反應滯后的缺點難以避免。
電商平臺數據優(yōu)點:
1.電商平臺消費數據量大。據網絡平臺數據統(tǒng)計,2019年雙十一全網成交額為4101億元,由此而產生物流訂單12.92億單。
2.時效性強。電商平臺購物在極大地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大數據真實記錄了電商平臺的數據,我們在電子商務服務模式革新中,充分利用大數據帶給我們的信息資源,整合消費數據,加強數字化利用。在電子商務平臺對用戶的消費過程進行查看,經過一定的分析處理,快捷地提取價格信息。
3.誤差小。大數據時代,通過物聯(lián)網和互聯(lián)網設備自動記錄電商平臺的消費數據,降低了數據出錯的概率。
電商平臺數據缺點:
1.商品很難標準化。在電商平臺,有些商品很難標準化,如一些服務類商品、虛擬產品,、服務內容、服務流程無法標準化,從而導致價格無法標準化。有些電商平臺為了宣傳推廣自己的商品,還有一些免費服務,這類商品更是無法統(tǒng)計。
2.電商平臺的消費人群并不是全部人群,代表性不強。由于電商平臺依靠網絡、智能手機的特殊性,限制了一些老年、某些偏遠農村人群的消費需求。一些老年人由于年齡、文化程度限制,并不能熟練地操作智能手機,無法進行網上購物,只能依舊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一些偏遠地區(qū),因為交通或其它原因沒有建成基站或者網絡信號受阻,仍處在網絡盲區(qū)。
3.電商平臺的商品并不是所有商品,范圍有限。我們日常所需要的服務類商品,有以下四個基本特征,第一無形性,同有形新產品不同,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是無形的和抽象的。第二差異性,服務不像有形產品那樣有固定的質量標準,本身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沒有統(tǒng)一的計價標準。第三不可分離性,有些服務的生產過程是與消費過程同時進行的,不好分離。第四不可貯存性,由于服務的無形性和不可分離性,使得服務不可能像有形產品一樣貯存運輸。服務類商品的以上四個特性,致使電商平臺沒法銷售。
4.資源共享困難。很多電商平臺并不具備數據分析處理能力,使得數據的處理、分析、收集與利用非常有限。除此之外,擁有數據處理能力的電商平臺,對于數據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認識,只追求自身的眼前利益,思想狹隘、保守而拒絕數據的分享與開放。
5.有效數據信息提取困難。電商平臺數據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數據量大。在繁多的數據中,提取價格信息,對我們統(tǒng)計人員的業(yè)務能力、計算機軟件性能也是極大的考驗,對我們傳統(tǒng)的統(tǒng)計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綜上所述,電商平臺的數據雖然量大,誤差小,時效性強,但由于商品的難標準化、消費人群限定、數據代表性不強、商品范圍有限,并不能計算出全面標準的CPI。所以不能代替?zhèn)鹘y(tǒng)的CPI編制方法。
傳統(tǒng)CPI指數的編制方法,計算誤差和滯后的缺點無法避免。為更好地計算CPI,我們可以把電商平臺價格數據和傳統(tǒng)方法采集的代表商品價格數據相結合,然后根據電商平臺和傳統(tǒng)方法兩個支出的消費額比重,確定出一個一級權數。再根據各自范圍內各類商品和服務的消費支出詳細比重確定各自的二級權數,而后運用加權平均方法逐級計算類價格指數,直至總價格指數,從而得到對市場價格反應敏捷、更加科學的消費者價格指數。